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金域医学(603882)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检验需求大减后,金域医学这份“卸妆”后的成绩单怎么样?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9-14  金域医学内幕信息

来源 :投资时报2023-09-14

  2023年上半年,金域医学计提了3.17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且过去三年该公司积累的应收账款仍然庞大

  《投资时报》研究员罗艺

  没有了核酸检测业务,对ICL(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龙头金域医学(603882.SH)的影响显而易见。

  今年上半年,金域医学实现营收43.09亿元,同比下滑48.17%;归母净利润达2.85亿元,同比下滑82.66%。其中,医学诊断服务同比下降50.6%,为上半年营收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公司在财报中表示,上半年业绩下滑主要受检验需求减少,公司医学诊断服务收入下降影响。

  历年财报显示,金域医学2020年—2022年营收分别增长56.5%、44.9%和29.6%;净利润分别增长275.2%、47%和24%。经《投资时报》研究员测算,如果剥离疫情影响,比较2019半年报和2023年半年报,金域医学营收和净利润累计增长69.45%和65.7%,折合年化增长率分别为14.09%和13.46%。

  这份“卸妆”后的常规盈利成绩单看起来并不太好看,与公司上半年计提了3.17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不无关系。去年同期,该公司计提1.07亿元。让市场担忧的是,过去三年该公司积累的应收账款绝对值仍然庞大。2023年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金额约为63.32亿元,占总资产比重约为51.77%。

  尽管随着医疗秩序逐步恢复正常,金域医学上半年常规医检业务均实现同比增长,这能否抚平核酸检测红利消退带来的影响还存在较多不确定性。

  金域医学2023年上半年业绩

  数据来源:公司半年报

  净利同比降超八成

  金域医学的前身是广州医学院医学检验中心,是中国最早成立的ICL企业之一,也是国内第一个被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独立医学实验室。

  最初,作为一家地方性的医学检测中心,金域医学覆盖率有限。后在多方助力下,公司于2007年—2009年期间开始在全国各地拓展业务,一跃成为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的龙头企业。

  2017年9月,金域医学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16年,该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拥有35家检测实验室,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的区域,为国内2.1万家医疗机构提供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服务。

  从上市后业绩来看,金域医学发展较为平稳。2017年—2019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7.92亿元、42.25亿元、52.69亿元,增长率均在10%以上;净利润分别为1.89亿元、2.33亿元和4.02亿元,增速显著。疫情期间,金域医学作为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因检测业绩实现“腾飞”。2020年—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实现56.5%、44.9%和29.6%的同比增长,达到82.44亿元、119.43亿元和154.76亿元;净利润分别实现15.10亿元、22.20亿元和27.53亿元。

  但自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金域医学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开始出现同比下滑趋势,到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公司业绩仍在下降。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金域医学实现营收43.09亿元,同比下滑48.2%;归母净利润达2.85亿元,同比下降82.7%。

  金域医学在半年中表示,公司上半年业绩下滑,主要受检测需求减少影响。上半年,公司医学诊断服务业绩同比下降50.6%。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超70亿

  从财报数据来看,金域医学上半年的业绩不理想也与公司大额计提相关。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计提了3.17亿元的资产及信用减值,去年同期公司计提1.07亿元。

  据了解,疫情为ICL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在经历爆发式增长后,ICL企业几乎都面临应收账款高企的遗留问题。具体到金域医学,2019年—2022年中报,公司的营收分别为25.43亿元、34.75亿元、54.55亿元和83.12亿元,应收账款分别为16.44亿元、25.29亿元、39.47亿元和70.99亿元,占营收比从64.65%升至85.41%。

  2023年中报显示,金域医学期内营收为43.09亿元,但截至上半年的应收账款余额仍有70.47亿元。上半年金域医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的3.17亿元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约为3.16亿元。

  而从同业公司来看,2022年应收账款总额最多的迪安诊断,应收账款近百亿元,到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应收账款仍高达96.65亿元,占总资产比达48.86%,公司上半年应收账款计提2.52亿元。除此之外,兰卫医学、凯普生物、明德生物、华大基因、达安基因也均有大额应收账款。

  在此基础上,如果公司没有其他可替代且盈利可观的业务,公司营运将受到较大影响。财报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金域医学经营性现金流为3.54亿元,同比减少58.56%。

  让市场担忧的是,过去三年公司积累的应收账款绝对值仍然庞大,在总资产中占据高比例的应收账款,未来仍可能继续减值继而影响公司盈利。

  常规业务竞争力几何?

  此消彼长。随着我国医疗秩序恢复正常,患者的就医需求逐步得到释放,金域医学常规医学诊断服务收入正在恢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常规医学检测服务收入达40.14亿元,同比增长21.60%。

  东北证券研报显示,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的常规业务增速分别为4.8%、27.3%和17.6%。如考虑到疫情期间常规业务所受影响,今年上半年金域医学常规诊断的增速并不突出。

  半年报显示,金域医学的检测重点业务为感染性疾病、血液疾病、实体肿瘤、神经和临床免疫等。据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实体肿瘤、神经和精神疾病、感染性疾病、血液疾病、心血管与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业务分别增长27.31%、47.85%、59.49%、14.96%和31.24%。

  据公开信息可知,ICL可分为普检和特检两类,目前国内普检市场竞争激烈,而特检技术门槛高,附加值高,发展潜力也更大。市场信息显示,普检毛利率在35%左右,特检毛利率可高出前者10%至15%。

  在普检市场,金域医学优势较大。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普检市场中,金域医学、迪安诊断和艾迪康三家合计市占率达60%。2021年,金域医学普检规模达32.8亿元,但占比从2017年的55.7%降至2021年前三季度的48.5%。

  金域医学高层也曾多次对外透露,随着公司公司特检业务提高,高端项目比重进一步加大,未来利润将主要来自特检,这也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东北证券研报显示,目前,国内特检市场相对分散,2021年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的ICL特检业务收入分别约为33亿元和15亿元,市占率分别为27%和12%,金域医学特检业务的业务规模与同行相比更大。

  不过,在2022年报和2023年半年报中,金域医学未公布特检业务情况。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金域医学特检收入占比达50.45%,2022年前三季度达51.5%。

  值得一提的是,在相关领域,友商的追赶脚步也正在加速。迪安诊断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特检业务收入达11.18亿元,占营收比为41%,同比增长达31.53%。其中,在特检业务中市场规模最大的实体肿瘤业务上半年增长126%,神经免疫业务增长达119%,这对金域医学来说也是个挑战。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