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鼎胜新材(60387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穿透“风波”中的鼎胜新材:联晟新材的收购“往事”是帮供应商锦江系“解套”吗?

http://www.chaguwang.cn  2021-12-06  鼎胜新材内幕信息

来源 :环球老虎财经app2021-12-06

  日前,踩上锂电风口的鼎胜新材被爆出公司董事长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市值超200亿的电池级铝箔龙头股价于今日一字跌停。市场有声音认为,董事长被立案调查或与其参与非法占用公司资金有关。追根溯源后发现,2019年的一项收购案似乎成了鼎胜新材资金问题的导火索…….

  一场发生于2019年的收购案,或将鼎胜新材推到了悬崖边缘。

  12月3日,鼎胜新材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披违法违规,2021年11月27日,证监会依法决定对公司及公司董事长周贤海立案。12月6日,消息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鼎胜新材封死跌停。股价报42.16元/股,封单手数约9.4万手,封单金额近4亿元。

  市场推测,此次公司董事长被立案调查或与公司2020年内控审计报告非标及背后的问题有关。今年年审期间,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鼎胜新材2020年度内控有效性审计后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认为鼎胜新材及其子公司2020年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控制的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形。

  此后不久,2021年7月,鼎胜新材及其控股股东周贤海、王诚、李香、宋阳春就因为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问题被上交所予以通报批评。根据公司此前的回复监管公告函显示,股东占用资金是出于公司对流动资金贷款周转等项目的需要,占用金额在5000万元至3.8亿元间浮动。

  一家市值超200亿元的上市公司竟连几亿元的“活水”都拿不出,以至于不惜触碰监管的底线,公司真的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吗?

  资料显示,鼎胜新材的资产负债率自2019年涨破70%大关后一直居高不下。根据公司历史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9.31%、71.26%、71.41%、70.05%。

  变化发生于2019年,正是这年,鼎胜新材收购了一家名为联晟新材的公司。而后者自带的高额负债以及相关利息支出正是让鼎胜新材陷入资金困境的“主要推手”之一。

  2019年11月11日,公司发布《关于并购合营公司股权的公告》称,公司拟以3.2亿现金购买内蒙古锦联铝材有限公司持有的联晟新材50%股权。本次交易前,公司持有联晟新材50%的股权,内蒙古锦联铝材有限公司持有联晟新材50%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联晟新材100%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联晟新材主要向公司提供铸轧卷、冷轧卷等铝加工半成品,是公司重要的上游供应商之一。鼎胜新材曾对外表示,本次交易有利于丰富和优化公司的业务结构,减少关联交易,有助于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然而,彼时的联晟新材并不能算是优质资产。根据当时公司发布的资产评估报告显示,2018年度及2019年1月至5月,联晟新材净利润均为负,而在此后的2020年,联晟新材又亏损了1.15亿元。

  不仅如此,资产评估报告还显示,收购基准日2019年5月联晟新材的资产总额为29.97亿,负债总额为26.3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8%,其中最为主要的资产便是高达17亿元的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

  高企的负债带来了高昂的利息费用,评估基准日2019年1-5月财务费用就高达5200万元。

  蹊跷的是,就是这样一家业绩表现平平的公司竟然在资产评估时出现了较高幅度的资产增值。根据当时的收益法评估结果显示,联晟新材股东全部收益的评估价值为6.41亿元,与账面价值3.65亿元相比,评估增值2.76亿元,增值率为75.55%。这也变相增厚了公司当年的利润约1.54亿元。

  增厚利润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这场交易总价仅为3亿元的股权收购却为公司装入了一项总投资高达28.83亿的年产20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

  天下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这笔交易的另一面,是高昂的负债压力。根据当时公司发布的收购公告显示,彼时联晟新材资产负债率较高,收购完成后将在短期内影响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截至2019年三季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7.66%,本次收购将提升公司资产负债率4个百分点左右。

  对比2018年以及2019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后可以看到,收购联晟新材前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上涨了近12%。

  将2018年以及2019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两相对比,收购联晟新材前后,鼎胜新材的资产负债率上涨了近12%。那么,鼎胜新材口中所说的的上升4%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实际上,在并购联晟新材前,鼎胜新材就已经动用将近8亿的资金对联晟新材的债务进行承接。而这笔近8亿的资金还有另一个“身份”——收购发生前由鼎胜新材支付给联晟新材的购货定金。

  再看鼎胜新材本身的现金情况。截至2020年度末,鼎胜新材货币资金余额为11.55亿元,而有息负债高达69.67亿元,货币资金与有息负债的比率为16.59%;2021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17.1亿元,有息负债高达81.09亿元,货币资金与有息负债的比率为21.09%。

  业内人士表示,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企业的货币资金/有息负债为20%左右,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弱,而且货币资金越少、有息负债越大,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可能越弱,偿债风险就越大。

  如此来看,鼎胜新材的偿债能力已经吃紧。而为了筹集资金缓解这一问题,鼎胜新材曾在2019年发行了12.54亿可转债,同年9月,公司按5.40%的利率发行了2.5亿期限为270天的短债,2020年4月,公司再次发行利率为4.6%,期限为180天的超短债。

  根据鼎胜新材2020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的财务费用高达近3.2亿元。截止今年Q3,公司的利润仅为2.6亿元左右。

  鼎胜新材会将这样一家业绩平平的如此迫切的装入自己的口袋?

  资料显示,联晟新材成立于2013年,由两名自然人以及锦江系旗下公司锦联铝材出资成立。2015年底,鼎胜新材通过镇江鼎胜成为联晟新材股东。

  一份鼎胜新材的发债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年末,锦江系主要成员杭州正才曾为公司第二大铝锭原料供应商;到了2016年,即鼎胜新材入股联晟新材的第二年,杭州正才从其前五大供应商名单消失,取而代之的正是联晟新材。资料还显示,鼎胜新材2015年的第一大供应商河南神火也为锦江系大客户。

  2019年11月,鼎胜新材通过镇江鼎胜从锦江系手中将联晟新材全部股权收入囊中。而作为锦江系铝业版图主要“操盘手”,杭州正才当年的评级报告显示,2019年全年公司铝合金锭的第一大客户正是是联晟新材,采购金额高达20.8亿元。

  股权层面的变化并不影响联晟新材与锦江系的内部链接。杭州正才2021年债券评级报告显示,2020年年度,联晟新材仍是杭州正才的第一大客户,全年销售额22.86亿元,但不再列为关联方。

  巧合的是,锦江系布局铝业版图的齿轮,也是在此时开始转动。2019年底,锦江系将所持深圳华联控股集团的全部股份悉数转让。在此之前,锦江系曾在这个A股优质无主标的潜伏16年。

  次年,锦江系的浮出水面——将公司旗下的三门峡铝业以借壳上市的方式推上资本市场。2021年10月15日,福达合金披露重组预案,本次交易包括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股份转让以及募集配套资金等四个部分。交易顺利实施后,三门峡铝业将实现重组上市。

  多方几轮运作之后的结果是,时隔7年后,联晟新材成为鼎胜新材的全资子公司,锦江系也通过转手联晟新材股份,剥离了与联晟新材的关联交易。

  再看鼎胜新材,浪潮涌起的时候,无人在意岸上的人是否在裸泳。作为A股当红的锂电概念股,尽管吞下了连年亏损的联晟新材,鼎胜新材仍备受资本市场追捧。

  鼎胜新材的成色究竟几何?

  鼎胜新材是国内铝箔领域龙头企业。主要从事铝板带箔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绿色包装、家用、家电、锂电池、交通运输、建筑装饰等多个领域。

  各大业务中,公司电池级铝箔业务是二级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

  据中泰证券测算,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铝箔需求量约5.5万吨,鼎胜新材当年有效产能达到3万吨,市占率达到约60%,位居国内首位。截至目前,鼎胜新材已具备9.4万吨/年的电池级铝箔的生产能力,同时依据订单情况陆续通过现有设备转换调试生产电池箔。

  正是因为市场对于该部分业务的高预期,公司的股价节节攀升,今年6月至今,鼎胜新材股价一路拉升,在半年时间内实现股价阶段性涨幅213%,并一度在9月中旬走出50.79元/股的历史新高。

  公司股价上涨期间,众多机构都对公司进行了布局。根据财联社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第三季度末,华安基金和申万菱信基金均有两只基金产品持有鼎胜新材股票,持股数量分别合计208.18万股和190.71万股。

  此外,“上海复胜资管-复胜步步高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邮储银行-东方增长中小盘混合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新进为鼎胜新材前十大股东,分别持有561.91万股和487.78万股。

  与资本市场的疯狂不同,公司的股东陆续选择了逢高减持。根据公司历史公告显示,6月18日,持股6.46%的股东陆金澈拟减持不超过867.26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7月9日,五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963.59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04%;8月4日,两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942.96万股,合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只不过,从公司的业务结构上看,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依然是传统业务,电池级铝箔的营收占比依然较小。根据公司2020年年报显示,2020年,锂电铝箔板块营收同比增长三成至6.48亿元,但在公司营收中占比仅为5%左右。

  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公司空调箔、单零箔、双零箔和普板带在营收中占比分别为30.28%、19.44%、17.95%和16.41%,毛利率分别为6.84%、7.73%、11.27%和5.88%,分别同比减少2.4个百分点、2.31个百分点、2.35个百分点和2.97个百分点。

  不仅是新能源业务占主营业务比例较低,其IPO锂电铝箔项目的投产已多次延期。

  根据公司招股书显示,2018年,公司IPO时,鼎胜新材募资中有6.11亿元投向“年产5万吨动力电池电极用铝合金箔项目”,根据测算,电池箔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均可实现收入14.66亿元。然而该项目前后两次延期。原投产日期为2019年12月,后延期至去年12月,现又因疫情影响延期至2022年12月。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