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桃李面包(60386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桃李面包业绩增速下滑,未来能否守住“面包第一股”?

http://www.chaguwang.cn  2021-07-27  桃李面包内幕信息

来源 :中国科技新闻网2021-07-27

  近日,桃李面包发布了2021年半年报,利润同比下降。在面包行业这片蓝海中,桃李面包凭借着高性价比从边陲小镇走出去,其足迹遍布东北、华北、华南等各个地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面包第一股”。

  然而,桃李面包的生产经营模式并非完美,其业绩在南方地区打了折扣,随着时间的推进,营收增速也在逐步放缓,较为依赖渠道的桃李面包,面对竞争者,未来如何构筑自己的护城河?

  上半年利润下滑积极扩充产能

  7月19日,桃李面包发布业绩快报称,公司2021年上半年的营业总收入为29.39亿元,同比增长7.32%;净利润3.69亿元,同比下降11.57%。

  对于净利下降,桃李面包在公告中表示,去年同期受国家阶段性社保减免政策影响,公司各项成本费用低于本期;此外,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促销活动相对较少,返货率及折让率都低于本期。

  据桃李面包2020年财报显示,由于疫情期间国家推出社保费用阶段性减免政策使得公司2020年度营业成本、销售费用合计减少8491.47万元,2018年至2020年其营业成本、销售费用增加额分别为6.16亿元、7.24亿元、6161万元。

  实际上,这些年桃李面包的生产经营模式就能很好的控制成本,它也正是凭借着高性价比打开了面包市场。

  我国面包行业按生产经营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设立连锁面包店,开设在城镇人口密集的商业区和居民区,通过可视化操作和专业化的现场加工,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在产品质量、口感和新鲜程度等方面的要求。

  一种是在销售区域设立中央工厂,对本区域产品进行统一生产和集中配送,将产品以批发的形式销售给商场超市和经销商,这种大规模的生产可降低公司的单位生产成本,直接销售给商超等终端,大幅降低公司的销售费用。

  桃李面包就属于后者。

  据了解,对比“连锁店”模式,“中央工厂+批发”模式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优势,大规模的生产可有效降低公司的单位生产成本,该模式下,销售费用低于“连锁店”经营模式,但同时厂房、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较大,而连锁店模式多为租赁门店,固定资产投入相对较低。

  数据显示,在“中央工厂+批发”的模式下桃李面包销售费用率约为15%~25%,而“连锁店”模式下同为经营烘焙行业的元祖股份销售费用率为40%~45%,克莉丝汀销售费用率约为50%~60%。

  而桃李面包在发挥规模优势下,为终端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产品售价自然比“连锁店”模式低,因此,毛利率也相对较低。

  数据显示,2020年元祖股份的毛利率为65.60%,克莉丝汀的毛利率为40.03%,85度C的毛利率为59.46%,桃李面包的毛利率则只有29.97%。

  中国科技新闻网注意到,桃李面包的这种模式较为依赖于渠道。桃李面包2020年经销商数量增加92家,截至年底总计有780家。而在新兴的社区团购方面,桃李面包也有所涉猎,但目前的进展还不得而知。

  中国科技新闻网拨打桃李面包董秘办电话,对方表示,负责人在出差,目前无法回复。

  与此同时,桃李面包也在积极扩产。截至2020年年底,桃李面包共有19个生产基地已投入使用,在建生产基地7个,其投入使用的基地的产能利用率大部分都在80%以上。

  数据来源:桃李面包2020年年报

  南方子公司亏损营收增速放缓

  随着环境的变化,桃李面包的生产经营模式也会受到挑战。

  据悉,烘焙食品于 20 世纪 80 年代从香港台湾地区引入中国大陆,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西方食品、原料和技术的进入,我国的烘焙行业从 20 世纪末开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彼时,桃李面包的创始人吴志刚凭借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发现了这一蓝海,但是当时的他资金短缺,于是就采用“中央工厂”模式,每天按时按量给商家配送,此后这种模式也一直延续至今。

  后来,桃李面包的规模越做越大,从鸭绿江畔的边陲小城丹东推进到省会城市沈阳,继而占领东北市场,随后又拓展到华中、华北、华南等地区,然而在进入南方以后,由于南方的经济状况相较北方更好,青睐于高端产品的消费者人数更多,桃李面包的定位就显得不太适宜。

  桃李面包2020年财报显示,公司销售占比较高的东北及华北市场,如沈阳、长春、哈尔滨、石家庄等地区的营业收入合计超过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30%以上。

  数据来源:桃李面包2020年年报

  据媒体公开报道,截至2020年上半年,桃李面包在全国的37个分公司中,有17个处于亏损,主要包括上海、深圳、武汉、江苏、浙江、厦门、南昌、泉州、海南等地,亏损额度从400余万到几十万元不等。

  中国科技新闻网走访超市时发现,超市内陈列的面包产品大多来自桃李、曼哈顿、宾堡,其它品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一家北方地区便利店的售货员告诉中国科技新闻网,桃李面包卖得很好,曼可顿被它“压着打”。

  一位住在南方地区的消费者则告诉中国科技新闻网,“我们这边的超市曼可顿比较多,桃李的市场占比少,而且知道的人比较少,因为南方一般糕点吃得多。”

  近年来,桃李面包的业绩增速放缓从数据上已经有了直观地反映。数据显示,2016-2020年,桃李面包的营收分别为33.05亿元、40.8亿元、48.33亿元、56.44亿元和59.6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95%、23.42%、18.47%、16.77%、5.66%。

  而桃李面包业绩的提升更依赖于销量的增长而非价格的提升。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桃李面包的平均销售单价分别是17.76元、17.46元、16.82元,毛利率分别是39.68%、39.57%、29.97%。

  桃李面包表示去年的毛利率受“产品配送服务费”调整至“营业成本”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开始执行新政策等影响所致,扣除所有影响后其2020年的毛利率应该是40.34%,与往年无明显变化。

  数据来源:桃李面包2020年年报

  此外,中国科技新闻网发现,桃李面包的配送费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这或许会影响到它的盈利能力。2015-2019年桃李面包配送费分别为1.74亿元、3.06亿元、4.31亿元、5.82亿元、7.09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6.79%、9.26%、10.56%、12.04%、12.56%。

  2020年财报里虽然没有明确指出配送费用,但是就桃李面包表示产品配送费调整至营业成本影响毛利7.2亿元可知,其2020年配送费大概在7.2亿元。

  据媒体报道,目前桃李面包的市占率虽然第一,但是占比也仅为10.5%,桃李面包的利润微薄,在较为分散的面包市场,相比定位高端的企业或许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

  另外,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消费观念的不断升级,消费者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面包产品,他们更多关注面包的安全、营养、口感和功能等特性。桃李面包2020年年报显示,其推出了华夫糕点、1995吐司面包、南瓜切片面包等新品,销量方面并未提及。但中国科技新闻网发现,超市内桃李面包的产品种类远不及线上店铺品类丰富。

  桃李面包在2020年年报中提及的未来计划,无论是将大力开发市场终端的数量、还是增加网络营销比重等,基本上都还是在渠道方面“作文章”。作为“面包第一股”的桃李,未来能否更上一层楼,需要时间检验。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