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第一家电网2023-04-21
购买的定制产品安装后才发现质量不过关,这是不少消费者遇到的问题。近日,有消费者张先生(化名)告诉新快报记者,2022年11月在顾家家居定制一款价值3000余元的浴室柜,待工作人员上门安装好柜子后,他发现柜子表面有明显瑕疵。经过与商家协商、向投诉平台投诉等一系列交涉后,直到今年3月中旬,张先生才了却了这桩心事:商家最终重新定制产品和赔偿200元,整个过程已耗费约4个月时间。
检索黑猫投诉、微博等公开平台,发现不少人在顾家家居都有过或大或小的消费纠纷经历,涉及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除此之外,顾家家居近年还因“重营销轻研发”、毛利率下降而备受市场争议。就消费者集中投诉的问题和公司经营情况,记者近日致函顾家家居官网联系邮箱账号,截至发稿时,该企业尚未对此作出回应。
产品质量屡遭投诉
据公开信息显示,顾家家居专注从事客餐厅及卧室家居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旗下拥有“顾家工艺”“顾家布艺”“顾家床垫”“顾家功能”“睡眠中心”“全屋定制”“健康晾衣机”“顾家按摩椅”八大产品系列,与战略合作品牌“LAZBOY”美国乐至宝功能沙发、收购品牌德国高端家具“ROLF BENZ”、意大利高端家具品牌“Natuzzi”、国际设计师品牌 KUKA HOME、独立轻时尚品牌“天禧派”、自有新中式风格家具品牌“东方荟”组成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矩阵。2016年10月,顾家家居成功在上交所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其他软体家居上市企业,顾家家居的投诉量并不算少。在黑猫投诉上,截至4月6日,顾家家居的累计投诉量已达到948起,近30天的投诉量有21起。其中,投诉内容以产品质量差、售后不及时等问题居多。单单是床垫一项产品,便有超过4起案例投诉顾家家居的床垫“异响明显且售后不作为”“使用1年出现凹凸”。
在历年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结果中,顾家家居与其关联公司也曾多次登上质量“黑榜”。2022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12种网售产品抽查情况通报,其中1批次标称由“顾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床头柜不达标,规格为PTDK501G/400*350*500mm,不达标项目为漆膜抗冲击。
2023年2月,因生产销售的电动晾衣机的“标志和说明”和“电源软线和外部连接”不符合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杭州顾家定制家居有限公司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万余元,前者为顾家家居的控股子公司。
重营销轻研发”问题待解
事实上,顾家家居近年来因“重营销轻研发”而屡遭市场诟病。根据公司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2年上半年,顾家家居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3.97亿元、17.89亿元、20.73亿元、24.94亿元、27.03亿元、13.49亿元,其中广告宣传促销费分别为3.98亿元、4.29亿元、5.39亿元、6.05亿元、10.66亿元、5.7亿元。
与此同时,2018年至2022年上半年,顾家家居研发费用分别为1.37亿元、1.98亿元、2.07亿元、3.02亿元、1.5亿元。其中2022年上半年,顾家家居研发费用仅为其广告宣传促销费的26%。
去年9月,有投资者在线上发布会提问,顾家家居销售费用率约为16%,远超出行业平均12%的水准,且与其他头部定制企业销售费用率相差较大,是否会有减少费用投放的规划时,顾家家居方仅回应称,“公司与定制家居企业经营模式略有区别,合并计算销售、管理、研发、财务四大费用率区别不大。公司将根据业务情况进行合理费用投放。”
不过,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向新快报记者指出,企业“重营销轻研发”所带来的发展问题不小,一方面可能导致产品质量水平下降,在品控方面存在隐患;另一方面,随着研发投入的减少,影响到企业的创新能力,使其在同类市场竞争中较难拉开差距。
扎实提升产品和技术仍是关键
与其他软体家居上市企业相比,顾家家居的毛利率逐渐走到“2”字头。2022年上半年,其家具制造毛利率为25.88%,仅比上年同期增长0.9%。具体到细分产品,顾家家居的沙发毛利率为31.20%,同比增长0.67%;床类产品的毛利率34.40%,同比微增0.15%。对于毛利率在低位徘徊的问题,顾家家居给出的解释是,“自 2020 年以来,行业均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部分大宗材料价格持续攀爬,将对收入与毛利率产生一定影响。”
梁振鹏同样认为,顾家家居的毛利率下降,是整个家居建材市场的一个缩影。近些年,在房地产行业下行、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随之水涨船高。在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空间本就有限的情况下,企业的毛利率持续下降,几乎成为行业普遍趋势。
据工信部近日发布2023年1-2月家具行业运行情况,2023年1-2月,规模以上家具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893.5亿元,同比下降15.7%。实现利润总额26.7亿元,同比下降23.5%。
在业内人士看来,企业要走出上述诸多困境,首要之举还是转变经营思路,扎扎实实推进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创新、设计等多方面,使得产品能够更加符合市场潮流的变化,产品的功能不断提升,打造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从而提高品牌的溢价能力、提升公司的毛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