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威龙股份(603779)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国资撤退,威龙股份还能靠卖酒“回血”吗?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2-26  威龙股份内幕信息

来源 :风口财经2024-02-26

  有关于威龙股份(603779.SH)是否重组的子弹,飞出了新的动向。

  日前,威龙股份发布公告表示,控股股东山东息壤的第一大股东九合财金因战略调整退出。据悉,九合财金隶属于临淄区国资局。

  

  与临淄国资撤资相比,“威龙股份重组”反而激起了更大的水花。有投资者认为,临淄国资撤资有利于实控人地位的稳固,也给新资产的注入带来了更多空间与可能。

  威龙股份的实控人是闫鹏飞,有在多家人工智能企业任职董监高的背景。正因如此,在2023年6月新股东及闫鹏飞正式入主威龙股份时,就引起了不少关于是否会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资产注入威龙股份——也就是助推威龙股份资产重组的讨论。

  当时,新股东方面曾表示不会改变威龙股份的主业,新提名股东会给公司带来新的管理思维,助力发展。如今,面对威龙股份预亏超亿元的业绩和低迷的股价,“实权”增加的实控人又会如何“掌舵”带领企业力挽狂澜?

  实控人控股比例增加

  再次引起重组热议

  入主不到一年,威龙股份第一大股东发生重大变更。

  2月21日,威龙股份发布公告表示,控股股东名称由山东九合云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九合云投”)变更为“山东息壤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山东息壤”)。

  名称的改变与控股股东自身股权结构的改变有关:山东息壤的第一大股东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九合财金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九合财金”)因战略调整退出。

  

  威龙股份控股股东股权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九合财金隶属于临淄区国资局。九合财金撤出,不仅导致山东息壤的注册资本金由34000万元减少至15600万元,还标志着威龙股份股权结构中的国资元素消失。

  虽然临淄国资撤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威龙股份第一大股东的资本实力,但公司实控人的控股比例却有所增加。数据显示,威龙股份的实控人为闫鹏飞,其控股比例由5.34%增至9.27%。

  

  一同“增加”的,还有股民对威龙股份重组的讨论。

  山东息壤是一家从事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的企业,实控人闫鹏飞是山东息壤的董事长。除此之外,还有在多家人工智能企业任职董监高的背景,其中不乏山东爱特云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爱特云翔”)这样以大数据服务等为主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不仅如此,在山东息壤成为第一股东之后,朱秋红、张鹏、张志景等多位来自爱特云翔的董监高也先后成为威龙股份的董监高。其中,新任威龙股份董事长的朱秋红正是爱特云翔的总经理。

  正因这一背景,在2023年6月闫鹏飞入主威龙股份时,就有不少关于是否会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资产注入威龙股份的讨论。然而,当时山东息壤方面表示,不会改变威龙股份的主业。且受限于国资监管以及重大重组事项规定等约束条件,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12个月内,无对上市公司拟重大资产购买或置换资产的重组计划。

  如今,随着临淄国资撤资、实控人控股权的增加,有投资者认为,给新资产的注入带来了更多空间与可能。

  不靠人工智能和大数据

  预亏的威龙股份将如何“自救”

  此前,在威龙股份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中,朱秋红曾表示,威龙股份日常经营管理仍为原经营班子,新股东提名的高管有助于给威龙带来新的管理思维,助力发展。然而从实际经营业绩来看,新高管带来的帮助并不明显。

  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同比提升,营业收入同比增加5.24%;公司管理团队通过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成本、减少费用等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有效降低营业成本和费用,产品毛利率提升约4%,从而实现了扭亏为盈,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78.95万元。

  然而,进入2023年,公司经营业绩下降。此前,威龙股份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亏的公告,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13643万元至19707万元。具体来看,经营性损益带来的净利润影响占大头,约为11019万元,暴露了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的短板。

  

  深究下去,威龙股份的问题并非注入新高管血液就能解决的。回溯近几年的经营数据,威龙股份在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由来已久。

  以回款为例,数据显示,2020年,威龙股份的应收票据及营收账款同比大幅下降53.64%,但之后两年金额回升。2022年,这一金额为1.36亿元,超过2019年水平。除此之外,在威龙股份多年的财报中均提到了,对原酒、自制蒸馏酒精、生产性资产、固定资产计提预计减值超过1亿元,这些都是造成经营业绩下降的重要原因。

  

  威龙股份相关负责人曾多次表示,公司与爱特云翔并无关系,将继续专注葡萄酒生产,暂不考虑更换主营业务。下一步,不依靠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威龙股份将如何自救?“实权”增加的实控人又会如何“掌舵”带领企业力挽狂澜?还需要时间和市场来检验。

  股价曾因重组消息“大起大落”

  半年内三次大涨几乎都与红酒无关

  投资者之所以对公司重组的消息如此关注,与威龙股份二级市场的表现息息相关。表现最直接的,就是在2023年6月的6个涨停板与3个跌停板。

  从2023年5月底,威龙股份接连发布多份权益变动公告开始,到2023年6月19日威龙股份迎来新的控股股东与实控人,公司股价受股权转让等多重利好上涨,甚至在7个交易日内走出6个涨停板,一度从6.60元/股涨至近12元/股。

  之后,随着对威龙股份资产重组的讨论声四起,公司股价随之热炒,最终在6月19日涨至14.46元/股。然而,就在2023年6月19日,威龙股份控股股东表示公司短期内无主营业务及资产重组等重大调整后,威龙股份在第二个交易日立马收到一个跌停板。

  彼时,威龙股份披露的最新财报显示,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亏损1773.58万元,但这一波公司的股价与业绩并不相关,一时间威龙股份被称为“妖股”。无独有偶的是,此后近半年内,威龙股份还有另外两次大涨,同样与业绩无关。

  2023年11月初与12月末,龙年临近,A股再次炒起所谓的“生肖股”,名称中带有龙字的威龙股份成为标的之一,两次热炒的累计涨幅分别高达51%与44%。然而当时威龙股份的最新财报显示,公司2023年上半年与前三季度仍持续处于亏损状态。

  股价的涨跌关乎投资者利益。面对与经营业绩走势相反的股价,热炒的背后同样有不小的风险。无论是经营业绩,还是资产重组,都是对股价的直接影响因素。对于后续公司将如何提升经营业绩?是否会有资产重组计划?风口财经曾多次致电威龙股份,但截至发稿并未取得联系。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