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良品铺子(603719)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大股东频繁减持!良品铺子董事长杨银芬“革命”见效甚微

http://www.chaguwang.cn  2024-10-10  良品铺子内幕信息

来源 :证券之星2024-10-10

  良品铺子,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零食王国,如今却陷入了“基本不挣钱”的地步。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家企业的盈利能力急剧恶化?是行业竞争的加剧、消费者口味的变化,还是公司内部管理的失策?

  良品铺子,这家市值一度高达80亿的零食巨头,近期却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2024年10月9日,公司发布公告称,由于自身资金需求,达永有限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12,03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这不是达永有限第一次减持,自2023年5月底至今,达永有限累计减持已达3263万股。

  大股东频繁减持,通常被市场解读为对公司未来前景缺乏信心的明显信号。而公司披露的半年报数据,则进一步印证了市场的忧虑—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38.8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2.5%;净利润仅为2389万,同比下滑87.4%;销售净利率降至惨淡的0.6%,较去年同期下滑87.5%。

  良品铺子,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零食王国,如今却陷入了“基本不挣钱”的地步。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家企业的盈利能力急剧恶化?是行业竞争的加剧、消费者口味的变化,还是公司内部管理的失策?

  降价策略收效甚微,“伪高端”破灭

  去年11月末,良品铺子迎来了一位新掌门人杨银芬。按照传统,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新董事长也不例外。他的第一把火,便是大刀阔斧的降价策略——宣布公司旗下300款零食全线降价,平均降幅22%,最高达到惊人的45%。他声称这是基于对市场的精准判断和对公司现状的清晰认识,旨在回归良品铺子“良心品质,普惠于民”的初衷。

  然而,这位新领导的雄心壮志似乎并没有得到市场的积极响应。在新刊财经看来,这场降价运动显得不切实际,所谓的“品质好,价格亲民”的理想,试图在薄利多销的零食行业中实现利润和品质的双丰收,颇为艰难。

  良品铺子,这个轻资产的零食品牌,其产品主要依赖代工生产,本质上是一门流量的生意,特别是对线上流量的依赖尤为突出。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流量即是生命线,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良品铺子的身影。然而,近年来良品铺子的一系列决策,却似乎偏离了这一生存法则。错过了抖音这个流量宝库的布局,便是一个严重的战略失误。

  而后,良品铺子在电商平台业绩下滑之后,转而投向线下,似乎是回归了自身熟悉的战场。但殊不知,线下流量的枯竭和重资产模式的困难,早已是行业公开的秘密。此外,在没有任何基础支撑的情况下,盲目追求高端零食市场,更是步入了囧路。

  良品铺子的困境,不仅仅是一系列战略决策的失误,更深层次追问恐怕要指向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在这个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的市场中,良品铺子是否能够找回自己的定位,重新点燃那把曾经照亮前路的火炬,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

  曾几何时,良品铺子以“高端零食”的姿态横空出世,试图在竞争激烈的零食市场中划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海。然而,所谓的高端,不过是徒有虚名,一个没有核心产品支撑的概念,终究无法长久。

  良品铺子的产品,大多是贴牌代工,以高价销售,试图通过瓜子的长短筛选来塑造高端形象,却忽视了消费者真正关心的口味和质量。

  良品铺子的贴牌代加工模式与优质品质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据黑猫投诉平台统计,截至2024年10月9日,有关良品铺子的投诉线索高达2679条,涉及食品发霉、变质,甚至出现头发等问题。在社交媒体小红书上,消费者对良品铺子的吐槽更是层出不穷,从车轮面包中的石头到芒果干里的苍蝇,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无不暴露出良品铺子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的疏漏。

  在消费者越来越追求返璞归真、注重产品实际价值的今天,良品铺子的高端故事显得缺乏说服力。良品铺子的问题不在于高端离它而去,而是它自身的伪高端面目逐渐暴露。

  以汽车行业为例,比亚迪U8、赛力斯M8等车型销量很好,是因为真正打到了用户痛点,而那些所谓的伪高端品牌正在被市场淘汰。消费者越来越能够辨别什么是真正的高端,什么又是徒有虚名。

  良品铺子曾试图通过高端战略避开红海竞争,这一策略在初期或许曾闪烁过光芒。但随着市场的洗礼和消费者的觉醒,良品铺子的伪高端面纱被逐渐揭开。

  良品铺子真正需要做的是沉下心来,提升产品质量,研究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将高端理念贯彻到每一粒瓜子、每一片芒果干中。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清晰的市场定位和消费群体,任何企业都只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良品铺子的未来,取决于它是否能够痛定思痛,完成从营销驱动到质量驱动的华丽转身。

  空谈创新,“健康”战略长路漫漫

  杨银芬的第二把火,则是高调宣扬要提升公司的效率和创新能力。然而,这番表态在2024年的半年报数据面前显得格外苍白无力。研发费用的急剧下降,从去年的0.24亿元暴跌至今年的0.1亿元,降幅高达58.3%,研发费用率仅为可怜的0.27%。

  通过数据调查发现,良品铺子拥有138项专利信息,听起来似乎颇有技术含量。但当深入了解后发现,这些专利中针对零食本身的发明仅有49项,且绝大部分的法律状态为“撤回”。良品铺子所标榜的“行业领先的深度研发能力”,在实际的研发投入面前,显得异常脆弱和不堪一击。

  在一个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良品铺子却反其道而行之,削减研发投入,这不仅是对自身品牌价值的蚕食。让人不得不怀疑其所谓的创新承诺究竟含有多少诚意。是真的致力于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还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宣传,以掩饰其继续依赖贴牌代工模式的事实?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没有持续的创新,就没有立足之地。消费者不会因为一句空洞的承诺就掏腰包,他们需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革新。良品铺子能否跳出这个迷局,真正投身于研发,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飞跃,将是其能否重拾市场信心、赢得消费者尊重的关键所在。

  21世纪的商业竞技场上,供应链效率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在这个舞台上,良品铺子的对手们如赵一鸣、零食很忙等量贩零食品牌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凭借其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和极致的成本控制,颠覆了传统零食行业的格局。

  这些新兴力量通过现金直采压低商品价格,利用中心仓直接向门店供货,极简化供应链,将成本优势发挥到极致。而良品铺子,这个曾经的行业巨头,却在这场效率之战中显得力不从心,无力抵挡这股汹涌澎湃的新势力。

  量贩零食店的盈利模式,就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狩猎—利用大牌商品吸引客流,而通过销售低利润的白牌商品实现真正的盈利。而零食很忙的无账期结算方式,更是让那些饱受长回款周期之苦的供应商难以抗拒。

  在这场生存游戏中,三只松鼠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追求高端性价比,而非简单粗暴的降价。因为降价只会让消费者感到被愚弄,意识到他们过去为品牌支付的高昂价格并不值得。而盐津铺子,这个被誉为“零食界华为”的企业,坚守自主制造,牢牢把控成本,其毛利率始终领先于同行。

  良品铺子,则试图在这片红海中开辟出一片“自然健康新零食”的蓝海。然而,“健康”与“零食”之间似乎存在着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美味与健康往往难以兼得,尤其是在减肥人群眼中,高盐、高油、高糖的零食无疑是禁忌。然而一旦零食失去了美味,它的命运便可想而知。

  良品铺子曾尝试涉足量贩零食渠道,并投资参股赵一鸣零食,但这场冒险并未持续太久。不到半年的时间,良品铺子便匆匆退出,并卷入了一场股权转让的法律诉讼。如今的良品铺子,可谓是群狼环伺之下,难以偏安一隅。

  人心的消逝

  在杨银芬的第三把火中,似乎打算通过一场彻骨的变革来唤醒企业的灵魂。他坚信,成人的改变虽难,但唯有痛感才能催生真正的求变。于是,一项将低价策略与员工绩效考评紧密绑定的政策应运而生。

  良品铺子的内部管理层设立了一条毛利红线,一旦超过这条红线,相关项目就会被无情“叫停”。这项措施的目的,在于倒逼内部团队挖掘每一分潜在的成本空间,以实现企业的降价承诺。然而,在这场成本削减的战役中,真正受到冲击的,似乎是那些默默耕耘的中间商们,他们的利润空间被无情压榨。

  在员工层面,绩效考核的标准变得愈发严苛。这无疑是一剂猛药,虽然短期内可能会激发一些销售人员的斗志,但长远来看,这种做法无疑是饮鸩止渴。它不仅可能导致销售团队士气的低落,更可能损害公司的长期发展潜力。

  良品铺子的这场内部变革,恰似一场无情的博弈,员工的热情和忠诚,在企业追求短期利益的过程中被消耗殆尽。

  小红书上有不少良品铺子员工对强大压力之下工作的吐槽,有员工甚至表示“两个人当三个人用,隔三差五的调陈列,休假也必须发企业微信一堆任务!还要直播!”

  借用《黑神话:悟空》中的一句台词“这人心若是烧没了,修好一座破庙,又有什么用呢?”良品铺子的这场变革,若是以牺牲员工的士气和企业的长期发展为代价,那么即便短期内业绩有所缓和,又能走多远呢?

  良品铺子的未来,悬挂在一个十字路口。是继续沉迷于过去的成功,还是痛定思痛,真正投入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中去,这是摆在良品铺子面前的一个严峻考验。市场在等待一个答案,一个关于良品铺子能否凤凰涅槃的答案。

查股网为非盈利性网站 本页为转载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QQ:767871486
Copyright 2007-2024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