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良品铺子(603719)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5年赚了10亿!高瓴资本“清仓式”减持良品铺子……

http://www.chaguwang.cn  2022-12-02  良品铺子内幕信息

来源 :资本市场研究苑2022-12-02

  11月20日,良品铺子发布一则减持公告。称高瓴系三家股东珠海高瓴、香港高瓴及宁波高瓴将计划于2022年12月13日至2023年5月21日,合计减持公司不超过2229万股,占总股本的5.56%。而根据公告内容,截至公告发布日前,上述三家公司持有良品铺子共2229万股,也就是说,如果这次减持计划实施完毕,高瓴资本“清仓式减持”,将不再持有良品铺子股票,也不再是良品铺子的股东。

  

  四次减持后已盈利

  高瓴与良品铺子的这笔投资要追溯到2017年。据良品铺子招股书显示,当年9月与12月,高瓴资本分别以B轮、C轮投资者的身份投资良品铺子。其中,当年9月,珠海高瓴约1.9亿元受让宁波军龙持有的3.16%良品有限股权,香港高瓴以约3.16亿元受让达永有限持有的5.26%良品有限股权,合计投资成本约5.05亿元,获得8.52%的股权。接着,当年12月高瓴资本参与了良品铺子改股后的第一次增资,其中宁波高瓴以1.8亿元认缴了1026万元新增股本,珠海高瓴以1.36亿元认缴774万元新增股本。在此轮增资中,高瓴资本的合计投资成本约为3.16亿元。也就是说,高瓴资本对良品铺子的总投资成本为8.21亿元。

  2021年2月,良品铺子上市满一周年,首批限售股解售,高瓴资本迅速开启第一轮减持。

  2021年8月,高瓴系完成第一次减持1078万股,占总股本2.69%,减持价格区间为33.07元至53.19元每股,合计套现4.56亿元。

  2022年4月,高瓴系完成第二次减持591万股,占总股本1.47%,减持价格区间为40元至40.81元每股,合计套现2.39亿元。

  2022年11月,高瓴系完成第三次减持782.2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1.95%,套现金额2.19亿元。

  三轮减持下来,高瓴系合计套现9.14亿元,已超5年前的投资额度。根据公告,截至11月19日,高瓴系还持有良品铺子2229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5.56%。按照12月1日股价计算,高瓴资本将套现8.9亿元。四轮套现共计约18.04亿元,5年时间大概赚了10亿。

  

  在资本市场,股东减持行为是一种正常行为,高瓴系套现走人也是一种正常退出模式。只不过高瓴系这种清仓式减持,多少令市场人士感到唏嘘而已。

  高瓴退出系良品铺子业绩下滑所致

  投资5年,高瓴资本清仓式退出良品铺子,与其业绩不佳,毛利率上涨不无关系。在国内,休闲食品赛道曾被投资人大肆吹捧,其典型的标签有“万亿市场”与“消费升级”。彼时,良品铺子顶着“高端零食第一股”的光环登陆资本市场,其当年的业绩确实配得上这一光环。2018年到2019年,公司净利润增速分别达520.65%和42.68%。

  然而,上市之后,良品铺子的业绩增速开始趋缓。2020年,该公司实现营收78.94亿元,同比增长2.32%;实现净利润3.44亿元,同比增长0.95%。但是2021年,该公司实现营收93.24亿元,同比增长18.11%;实现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减少18.0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6亿元,同比下降25.15%。属于是典型的“增收不增利”。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0.03亿元,同比增长6.61%;实现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减少8.84%。尽管前三季度净利润高于去年全年的利润,但第四季度,良品铺子往往会亏损。

  对休闲食品行业来说,第四季度包含“双十一”、“双十二”,电商促销节会带来销售额的增长。但这是一把双刃剑,营收增加的同时利润也受到了线上渠道占比提升等因素的负面影响。

  2021年第四季度,良品铺子的营收为27.55亿元为年内单季最高,但净利润出现3371万元的亏损,毛利率环比下降4.6个百分点至20.25%,两项数据与年内其他季度相比均出现短期下滑。这也变相说明线上平台大促、各平台商家“争奇斗艳”打价格战等对产品利润空间造成一定程度的挤压,对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究其根本原因,是休闲食品行业在疫情爆发后受到较大的冲击,上游原材料及运输成本也因防疫影响被间接抬升。这就导致了过去两年良品铺子“增收不增利”,毛利空间受到挤压。2021年良品铺子营业成本增长了24.39%,超过营收增速6.2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 26.98%,较同期下降 0.47 个百分点。在与日俱增的成本下,曾经被资本相当看重的营收高增速连续两季度跌破双位数,这与高瓴资本当初投资时预期的“一家高成长消费公司”背道而驰。

  同质化竞争重压下,资本热潮并未褪去

  自新零售火了之后,休闲零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导致该市场整体利润走低。除了良品铺子,另一家行业龙头三只松鼠也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今年前三季度,三只松鼠实现营收53.33亿元,同比下降24.57%;净利润9349.96万元,同比下降78.86%。在业绩下滑的同时,三只松鼠也遭到资本的抛弃。11月25日,三只松鼠公告称,公司股东NICE GROWTHLI MITED减持公司股份约1413万股,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份为3.53%。本次减持后,股东NICEGROWTHLIMITED持有约4658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比例为11.63%。NICE GROWTHLI MITE的背后是投资机构IDG。

  值得关注的是,在休闲零食这个投资机构所熟悉的万亿市场,正呈现出冷暖不一的境遇。有良品铺子们盈利难,也有资本新宠在崭露锋芒。今年9月份,知名坚果品牌薛记炒货完成了6亿元A轮融资,由美团龙珠、启承资本共同投资。这家2002年成立于山东济南的休闲食品公司,近年来在资本的加持下迎来高速发展期。仅2021年,薛记炒货的门店数量就翻了4倍至400多家,并预计今年年底突破1000家。同时熊猫沫沫也在近期宣布完成战略融资,刚成立1年多的熊猫沫沫,现已签约合作店70家,计划在今年年底突破300家门店。快消产品更新换代非常的快,消费者的口味也在不停地改变,如果不能跟得上市场的步伐,那么将很快被时代所抛弃。

  根据 Frost Sullivan测算,2018年,我国休闲卤制品、坚果炒货、烘焙糕点行业CR5分别为 21.4%、17.2%及11.3%。这也是良品铺子的主营品类。两成不到的集中度,意味着绝大多数市场份额被千千万个小公司瓜分。尽管从理论上讲,潜在的提升空间巨大,但考虑到休闲零食产品同质化的问题以及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诉求,龙头扩大地盘需要漫长的时间。

  良品铺子虽然以“高端零售”的定位自居,但短期内也无法改变行业层面这种“大行业小公司”的属性。这些均预示着,现阶段,至少在二级市场休闲食品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赛道。未来若能改变这种竞争格局,那么未尝不能在大浪淘沙中抢占先机。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2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