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资本市场引发高度关注的高瓴资本,近来再度出手减持。11月20日,良品铺子发布公告显示,“高瓴系”股东拟进一步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总股本的5.56%。一旦交易完成,“高瓴系”将彻底告别良品铺子。
从5年前的入股到如今的清仓式减持,“高瓴系”赚得盆满钵满。不过,良品铺子的股价经历“上市即巅峰”的辉煌之后,一路下跌。在股东减持和股价下跌背后,良品铺子业绩持续下滑。
4次减持
11月20日,良品铺子发布公告显示,“高瓴系”股东拟进一步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总股本的5.56%。
这不是“高瓴系”第一次减持良品铺子。2021年2月,首发限售股解禁期一满,高瓴资本就迅速开启第一轮减持。
2021年8月,“高瓴系”完成第一次减持1078万股,占总股本的2.69%。
2022年4月,“高瓴系”完成第二次减持591万股,占总股本的1.47%。
2022年11月,“高瓴系”完成第三次减持782万股,占总股本的1.95%。
经过3轮减持,“高瓴系”累计套现资金9亿元左右,超5年前的投资额度。最新数据显示,“高瓴系”目前仍持有良品铺子2229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5.56%。
根据最新公告,“高瓴系”完成第四次减持后,大概率将不再持有良品铺子的股份,彻底清仓出局。这也意味着,良品铺子将无法成为高瓴“时间的朋友”。
五年前,新零售行业站上风口,成为资本追逐的最火赛道。2017年9月和12月,高瓴资本通过旗下子公司参与良品铺子B、C两轮融资,投资额共计8.21亿元。良品铺子IPO时,“高瓴系”合计持仓4860万股,占比达11.67%。
值得注意的是,高瓴减持并未卖在最高点。2020年2月,良品铺子上市,受到资本市场追捧,不到半年时间股价便冲到了87.24元/股的高位。然而,良品铺子随之演绎了一出“上市即巅峰”的戏码。2021年2月,良品铺子上市满一年之后,股价已经跌到56.43元/股,较高位回撤35.32%。
在良品铺子股价一路下跌过程中,“高瓴系”一路卖出套现。截至11月22日,良品铺子报收于35.68元/股,较高位回撤59.1%。在资本市场,股东减持是一种市场行为,“高瓴系”套现走人,也是一种正常的退出模式。只不过,曾经号称“做时间的朋友”的高瓴这种清仓式减持,多少令市场人士感到唏嘘而已。
“高端零食第一股”不香了?
在新零售行业飞速发展的时候,良品铺子顶着“高端零食第一股”的光环登陆资本市场。当年,良品铺子的业绩,确实配得上这一光环。2018年到2019年,该公司净利润增速分别达520.65%和42.68%。
然而,上市之后,良品铺子的业绩增速开始趋缓。2020年,该公司实现营收78.94亿元,同比增长2.32%;实现净利润3.44亿元,同比增长0.95%。2021年,该公司实现营收93.24亿元,同比增长18.11%;实现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减少18.06%。
2022年前三季度,良品铺子仍未扭转“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0.03亿元,同比增长6.61%;实现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减少8.84%。这显然是一份无法令投资者满意的财报。
业绩不佳,跟良品铺子所处行业密切相关。自新零售火了之后,休闲零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由此导致该市场整体毛利率偏低。这种同质化的竞争压力,让良品铺子也招架不住。那么,随着“高瓴系”的退出,是不是意味着良品铺子的成长性不行了?
在消费市场,从来不缺零食品牌,缺的是能够持续吸引消费者的产品。为了在休闲零食市场杀出一条血路,良品铺子2018年以来将“高端零食”作为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战略方向。方向虽然正确,但这条路走起来并不容易。
首先,休闲零食作为一种可选消费品,在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消费者更倾向于性价比高的产品,品牌的号召力远不如性价比来的实在。放眼国内市场,尚未出现市占率超50%的品牌,大部分的市占率仅有个位数水平。
这几年,良品铺子虽然疯狂出新,但结果事与愿违。这与该公司轻研发重营销也有关联。数据显示,2021年,良品铺子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仅为0.43%,不足1亿元;研发人员数量占总人数的1.45%。与此同时,2022年前三季度,良品铺子销售费用达到12.88亿元,花钱打广告一点不心疼。
这样的研发投入,难免让投资者对其“高端零食”的战略口号略生怀疑。或许也正是研发跟不上,导致其产品虽然屡有出新,但却难以形成爆款大单品。
正因如此,头条君认为,良品铺子欲在高端化路线方面取得更大进展,或许该加大产品研发投入,从产品力的角度建立护城河,而不是通过营销增加营收水平。在门槛越来越低的零食市场,只有建立起高端产品的护城河,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端零食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