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安记食品(60369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掏空式分红、频繁减持,安记食品上市为了套现?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4-24  安记食品内幕信息

来源 :河南省资本圈2023-04-24

  安图生物:2022年净利润增长19.90%至11.67亿元,一季度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0.78%

  

  上市,是大多企业的重要目标,对公司来说好处很多。比如:拓宽融资渠道、低成本融资、提供变现场景、提升品牌形象、增加信用背书。

  但是每家公司寻求上市的主要原因又各不雷同,有的寻求融资扩张、有的为了降低资产负债、有的则是单纯的为了套现。

  业务停滞不前,大宗贸易粉饰业绩

  1995年,32岁的林肖芳怀揣着在阿根廷开餐馆赚的钱,回到泉州创建了安记食品的前身“安记有限”,专注于调味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有复合调味粉、天然提取调味料、香辛料、酱料、风味清汤五大类产品。

  2015年12月,业绩表现一直很稳定的安记食品登陆上交所。上市后,林肖芳作为安记食品实控人持股54%,其妻子及儿女通过控股东方联合、翔宇投资合计持股17.25%,是林肖芳的一致行动人,公司股权非常集中。

  2015年上市时,安记食品业绩一直十分稳定,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66亿、净利润0.53万,净利率19.98%,资产负债率低于10%,公司小且精致。

  上市时,市场普遍对业绩稳定的安记食品比较看好,上市后低成本多渠道的融资,可以推动安记食品市场进一步扩张。

  可就是这么个“三好学生”,让人大跌眼镜。

  首先是经营方面,安记食品上市后业绩表现平淡,且并不注重主营业务发展。

  

  (扣除大宗原辅材料贸易)

  安记食品自2015年上市后便出现连续两年营收、利润双降。公司称主要由于销售费用上升及产品调价所致。但通过产品结构和渠道营收分析来看,主要因为渠道的转型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

  

  产品方面,以复合调味粉为主,香辛料和酱类产品为辅。虽然安记食品主营业务营收在上升,但复合调味粉和酱类产品毛利率在持续下降。

  通过数据整理发现,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在于上市后安记食品的销售渠道结构发生了转变,上市时经销商渠道占总营收占比超90%,且利润率很高。上市后,经销商渠道占比持续下降,公司直营渠道不断上升,主要在于公司一直在发力对全国NKA及BC超市覆盖。这也导致了公司整体毛利率的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在经销渠道营收持续下降的同时,经销商数量却在持续增长,2012年经销商数量为404家、2021年为694家。经销商营收越来越低,但数量却越来越多,是个很矛盾的地方。

  

  2018年起,安记食品营业收入明显增长,利润却并未增加,奥秘就在于大宗原辅料贸易业务。

  2018年起,安记食品大宗辅料业务迅速扩张,公司称,通过大宗贸易可以抵御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能够保证公司生产成品所需的大量原辅材了供应,对冲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减少潜在的成本风险。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据数据披露,2018年至2022年,安记食品大宗原辅料贸易业务营收分别为6159万、13110万、12186万、23754万、33202万。据安记食品回复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披露时公布的数据,大宗原辅料贸易业务最高时毛利率不足4%。

  此业务为安记食品增加大量收入,但并不能产生利润,所以自2018年以后,安记食品的增长喜人的营业收入是严重虚胖。

  IPO募投项目7年未完成

  除主营业务停滞不前外,公司对经营的态度也值得关注。

  2015年底,安记食品IPO募集资金扣除承销费后净融资2.66亿,募投两个工厂加工项目,分别是“年产10000吨1:1利乐装调味骨汤产品生产项目”1.2亿、“年产700吨食用菌提取物及1625吨副产品生产项目”1.8亿。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此两个项目安记食品最早在2012年或更早就已经开始投入,截止上市前,安记食品已投入“利乐装调味骨汤项目”5517.79万元、“食用菌及副产品项目”4046.44万元,公司IPO后便使用募集资金置换了预投入资金9564.32万元。

  可截止2022年末,公司共计总使用募集资金投建项目20570万元,扣除置换预投入资金后,8年仅使用募资额11006万元。目前“利乐装调味骨汤项目”投资进度才22.67%、“食用菌及副产品项目”投资进度49.65%。公司曾经多次公告预计完工时间,可均未实现。

  公司解释称,“利乐装调味骨汤项目”2018年6月申请上海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验收,2020年政府要求公司对此项目进行改造升级,提出该地块不再适宜建生产型工厂,应该向总部大楼和研发中心方向推进,所以公司拟将此项目变更至泉州市实施,已建好固定资产改为研发中心。

  公司披露,“食用菌及副产品项目”由于当地政府征地补偿的搬迁安置问题导致工期延误。2017年一期厂房已转固定资产,2018年二期厂房主体建设完成,由于钢结构验收不过关、消防设施没安装完成等问题,导致一直无法使用。

  十年,两个厂房项目完工率不足50%,这是安记食品速度慢呢?还是遇到的困难实在太坎坷呢?钢结构、消防安全,能阻止公司数年时间,真的有那么难解决吗?

  西游记唐僧取经用了14年,对安记来说,想要两个项目投产不亚于西天取经。

  

  从安记食品上市至今的机器设备、房屋及建筑资产额来看,自上市以来,除房屋及建筑额有部分转固外,公司几乎未对生产设备和厂房进行投入。

  两个项目自招股说明书披露最初数据的2012年便已开始投入,至今已超10年仍未完工。设备多年未进行投入,除公司阐述的客观原因外,主观上不愿扩张主营业务或许才是主因。

  上市至今,在两个项目多年难产之际,公司并未闲着,而是多次尝试并购和跨界。

  2018年2月,安记食品停牌重组,仅2个月便宣布重组失败,称并购味博食品价格未协商一致。

  2018年年报披露了一项并购,公司拟收购Probiotics International Ltd全部股权,但由于卖方对交易的交割时间及我方资金出境等问题的考虑,导致收购终止。这项海外收购此前未曾披露,只在年报中透露了聘请中介机构尽调花费了666.38万元费用,导致公司当年净利润下滑。

  除并购外,公司还在谋求热门行业转型。

  2018年,公司宣布进入大健康食品版块,创建“TOMODS”品牌,通过贴牌销售五款功能性益生菌饮料。但雷声大雨点小,2022年营收降至68万元。

  2018年8月,公司设立上海安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托马思益生菌保健产品,布局医疗行业。2020年8月设立泉州市托马思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目前未有业绩呈现。

  大健康、医疗健康,都是近几年热门行业,但凡沾边,股价就有腾飞的可能。不知安记食品又是否是真心看好这两个行业的发展呢,导致主营业务不扩张,而发展新业务。

  减持不停、分红不止

  伴随安记食品最惹人争议的莫过于减持套现和巨额分红。

  安记食品上市后,林肖芳、东方联合、翔宇投资作为一致行动人(下称实控人),合计持股71.25%。

  数据显示,自2018年底解禁后,实控人就开始不停歇的减持套现,每次减持期满后不久就再次发减持公告。

  

  自2019年至2022年,实控人减持计划从不间断,每次减持都是因个人资金需求减持不超过3%。共发布6次减持计划,实际减持4次,合计减持股份1071万股,减持金额1.15亿元。其中三次均减持在减持期间接近最高点,套现节点异常精准。

  除减持外,安记食品还进行“掏空”式分红

  

  据公开数据统计得知,安记食品上市9年以来,实现净利润合计3.29亿元。每年分红一次,合计分红3.17亿元,分红占总利润96.15%。

  其中2018年还出现一次异常分红,当年分红金额9828万元,占当期净利润比248.93%。而2018年底实控人股份才解禁,分红后便开始减持。另外,2018年初公司发布了员工持股计划,合计买入7101万元,占股1.72%。

  据数据统计,实控人上市来合计获得分红金额为22140万元左右,加上减持金额11480万元,合计得到现金33621万元左右,已超过公司上市至今总利润之和。

  上市公司分红是好事还是坏事,需要不同情况不同分析。企业处于发展期时,往往只会小额分红,因为账面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扩张。大额分红往往是行业前景不大且竞争激烈,扩张无望的公司。只守好自己的业务基本盘,无心发展,持有高比例股权,每年巨额的分红获得很大收益。

  这也意味着公司的业绩和股票不再有前景,在激烈竞争的行业中,公司把有限的资金用作分红,对公司发展产生严重阻碍,一旦行业内公司继续扩张,公司市场占有率和业绩会被挤压下滑。

  安记食品即大额分红又巨额减持,且并未向主营业务进行投入,无疑向市场说明已无心聚焦主业发展。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