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倍大牛股国联股份,连续被媒体质疑、交易所问询后,股价不到一个月最多跌了53元(高点131.75元跌到78.59元),跌幅40.23%。
其中受伤最深,无疑是刘格菘基金相关持有人。
截至9月末,刘格菘掌舵的四只基金,仅次于控股股东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分别为第4到第7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约3886万股。
回顾20倍股的长成过程,刘格菘无疑是国联股份后期两倍涨幅(40元到131元),最大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其次是交银施罗德基金“三剑客”之一的王崇和周中。
(国联股份在刘格菘开始重仓参与期间走势图)
以上的股价走势图显示,从2020年4季度至今,国联股份有两段较大的趋势性大涨:
一次是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25日,股价从40元左右涨到79元(股价均按照前复权计算,下同),差不多翻倍;
另一次是2022年4月底至此次大跌之前,股价翻倍,从57元到131元。
巧合的是,在这两次大涨期间,均能看到刘格菘的大幅加仓。而在其他时间,国联股份的股价大体维持震荡,偶有几次波段性机会,区间涨幅40%左右。
结合基金定期报告和国联股份季报披露的数据,来回顾一下过程。
2020年基金中报披露时,刘格菘没有持有一股国联股份。
2020年3季报,国联股份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第十大流通股东持有242.5万股),未有任何基金机构或者保险机构,刘格菘所管基金披露的前十大重仓股中也没有出现国联股份。
2020年四季度,刘格菘开始大举买入国联股份。
截至2020年12月底,广发创新升级和广发科技先锋分列国联股份第一大和第二大流通股东,且为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唯二的基金或者保险机构,合计持有1137万股。
同时国联股份也首次进入广发创新升级前十大重仓股。
2021年一季度末,广发创新升级持股不变,广发科技先锋增持50万股至551.98万股,刘格菘管理的另一只基金广发双擎升级,以302万股首次进入国联股份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这三只基金合计持有1489万股。此外,国联股份还是刘格菘掌舵广发鑫享的前十大重仓股,持有78.15万股。
而在二级市场上,国联股份刚好在刘格菘重仓买入期间迎来了一波大涨:
(2020年6月30日至2021年2月1日股价走势图)
如上图:数月的盘整后,国联股份于2020年11月底启动,一直到2021年1月下旬,涨幅接近翻倍。
其中,2020年四季度涨幅46.5%。
2021年二季度开始很长一段时间,刘格菘的对国联股份的持股,仅从披露的公开信息来看,基本没有太大变化。或者说,交银则是此后一段时间做出行动的基金主力军。
2021年2季度末,王崇掌舵的交银精选进入国联股份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周中管理的交银新成长相比一季度末增持50%,两者合计持有1200万股。
截至2022年1季度末,刘格菘掌舵的上述三只基金合计持有2134万股(股份大幅变化是由2021年5月分红转股带来的),而交银上述两只基金持有的股份降至990万股左右。
第二次大涨的过程,最大变化来自广发中小盘和广发双擎。
截至2022年6月底,经过5月的分红转股后,广发科技先锋实际持1202.58万股,环比不变;广发创新持有1124.54万股(因股价上涨造成持股比例超过10%而被动减持),环比降低10.47%,广发双擎持有635.12万股,环比不变。
但是,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跃出水面,首次进入了国联股份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持有837.16万股。
2022年3季度,由于股价进一步上涨造成的被动减持继续,刘格菘进一步减被动少广发创新升级的对国联股份的持股,合计减少了286万股。但同时,他通过另外两只基金广发小盘和广发双擎,合计增持了372.85万股。
换言之,这四只基金相比二季度末,依然增加了86万股左右。
顺便一提,在经历了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的高光后,在今年波动的市场中,刘格菘的业绩已经疲态尽显。
(来源:天天基金)
而在这些基金中,基民怨气最大的无疑是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期。
截至2021年6月30日,他管理基金的总规模达755.79亿元,在所有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中排第4,超大规模和市场号召力之下,广发基金在随后的三季度依然为刘格菘发行了一只封闭三年的基金---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期。
该基金在8月23日首发当日就吸金百亿,宣布提前结束募集,次日启动比例配售,最终募集规模超过148亿元。
只不过截至目前为止,这些原本希望获得高收益的持有人,不但没有得到广发双擎2019年和2020年的高收益,而且还浮亏了近30%。截至2022年12月20日,该基金的净值为0.728元,今年以来亏了28%左右,是刘格菘所管基金中表现最差的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