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无接触”的线上消费优势变得日趋显著。
小段是京城一名普通白领,常常在淘宝、京东、美团等下单,可以说线上消费已囊括了她衣食住行几乎全部的需求。就是这样一个网络购物的铁粉,世界杯比赛前于“绝味鸭脖”小程序下了一单,却感觉这个小程序与常下单的购物平台“不太一样”。
这“不太一样”正是源自她以下她的个人经历。
未点单先索取个人信息
作为国内现代化休闲卤味制品连锁企业的领先品牌,绝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绝味食品)始创于2005年,其开发的“绝味鸭脖”为一款线上点单小程序,同时它旗下还有“绝味麻辣鲜香”和“绝味鸭脖微信公众号”。
今年10月2日,小段在手机上通过“绝味鸭脖”下单购买麻辣鸭脖,小程序点开后,“门店自取”、“外送到家”和“一键登录,加入会员”等功能框出现,小段首先选择了“门店自取”,弹出“绝味鸭脖申请获取你的位置信息”。不想授权个人信息的小段选择了拒绝,出现“返回首页、获取地址位置”,见不授权位置信息就不能点单,无奈的小段只能选择授权,之后选择距离最近的店铺进入选择“招牌鸭脖”可以下单,但在提交支付时,又被提示“绝味鸭脖获取您的手机号”,拒绝后无法继续支付,最后小段只能继续授权手机号,完成点单。
回到首页后小段惊奇的发现,自己已经成了“微信用户”,且手机号自动填入。
直到意识到自始至终都没有看到任何隐私政策,点完单的小段不想继续再使用“绝味鸭脖”小程序,但她始终没有找到任何注销账户或删除信息的入口。
小段认为,“绝味鸭脖”的做法,已经违反了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制定的《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中的相关规定。
更让小段气愤的是,她只是将位置授权给了“绝味鸭脖”小程序,但绝味鸭脖微信公众号上也同步显示小段的个人信息,随后,不甘心的小段用另一部手机点击“一键登录,加入会员”,弹出《会员协议》和《隐私条款》页面,内有“用户同意提供及时、详尽及准确的个人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向绝味鸭脖合作伙伴共享信息”等内容标注。
至此,小段对“绝味食品”和它的小程序大跌眼镜。“从疑惑不解到恍然大悟!原来绝味鸭脖在未经我本人阅读并同意隐私条款之前,就已经收集了我的个人信息甚至将我纳入了会员,而且还可与第三方共享”小段强调说。这样的行为让小段出离愤怒,目前,她准备正式向监管部门投诉。
为证实小段的说法,《中国科技投资》记者来了一次亲身体验,登陆“绝味鸭脖”、“绝味麻辣鲜香”、“绝味鸭脖公众号”,下单操作的整个境遇与小段所述完全一致,不同的是,“绝味麻辣鲜香”只有会员协议,没有隐私条款。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包括《数据安全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自评估指南》、《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对个人信息权益保护做出了明确的规范。
针对网购规模激增的态势,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九部委发布《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半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又发布了《关于实施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的公告》,以切实强化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各大知名品牌线上销售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绝味食品也不例外。截止2022年6月,绝味食品线下门店数达到1.4万家,而线下引流、线上售卖的全渠道布局让其逆势扬帆。
来自绝味食品2021年财报揭示,2021年全年收入高达65.49亿元,其中线上营收较上年增长237.3%,这对绝味食品董事长戴文军更意义重大。
三个月前,戴文军在绝味食品2022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线上营收的比例在合理范围,持续推进线上业务,保持快速融合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力度,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就绝味食品是否存在违法违规收集的用户信息问题,《中国科技投资》记者11月7日致电致函绝味食品总部,11月10日,绝味食品发来未盖公章的回函,声称“不存在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内容或形式不规范等问题”。
监管重拳整治违法违规
以绝味食品小程序为代表的涉嫌违规获取用户信息的事件,绝非个案。在当下,窃取用户敏感信息、超范围获取权限已成为某些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法宝”,但也成为制约互联网平台发展的重要瓶颈。
2020年,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指导全国135家网络安全行业协会及相关社会组织,联合发起了2020年度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活动,调查活动采集有效样本超过150万份,报告发现,近四成受访公众网民认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状况不佳,其中,31.72%认为一般,37.87%认为不太好或非常不好。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成为2021年、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大会秘书处共收到30份关于网络与数据安全的议案、提案,较去年有所增加。
更值得关注的是,从2021年起,工信部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对App隐私合规和网络数据安全专项整治,2021年对208万款APP进行了技术检测,通报违规1549款,下架514款。截至今年8月,工信部在专项整治中通报了近400款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企业的名单,其中45.8%存在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其中不乏货拉拉、神州专车、丁香医生等知名应用。
在今年3·15晚会上,多个数字网络经济领域的黑色产业链被集中曝光,其中就包括用户人脸信息等个人隐私被非法采集,个人简历在招聘网站被下载后大量流向黑市等。
相关法律法规密集出台与实施,为什么各种应用软件违规采集个人信息的现象依然屡禁不止?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朱巍分析认为,收集个人信息是每一个APP都很愿意干的事情,因为信息越丰富,对用户的画像就越具体,各类数据信息交叉比对,产生的潜在商业价值就越大。
他强调指出,从目前国内多数网络平台来看,其所暴露出的问题已经不仅是个人信息的泄露,还包括信息过度索权、个人信息使用不透明等不法行为,而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过度搜集个人信息、擅自披露个人信息、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等行为都将成为重点审查对象。
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在全国两会上提出,要明确数据所有权、使用权、处理权、控制权、收益权等各种权利属性,确定各种数据权拥有者的相关权责。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高洁也在全国两会上建议,应坚持全链条惩治,加大对行业“内鬼”泄露个人信息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
“隐私,是每个人的自然权利,而对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个人信息和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都属于法律严格监管的范围,工信部等职能部门持续开展对国内App/小程序违规乱象治理工作,其中被点名的不乏上市公司,但始终屡禁不止。”北京金网科律师事务所主任朱昱辉律师向记者表示。
在众多卤味爱好者的助攻下,绝味食品2017年3月17日在上交所成功上市,股价从上市发行的16.09元一路飙升到最高95.8元,涨幅高达495%。
目前,绝味食品与周黑鸭、煌上煌、紫燕食品已形成国内卤味企业“四国杀”,作为千亿卤味赛道的领跑者,更应该自觉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在日常运营中自觉杜绝非法、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起到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