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亚振家居(603389)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三年亏损2.8亿元,知名牛散举牌“豪赌”亚振家居,股价连续两天涨停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5-15  亚振家居内幕信息

来源 :华夏时报2024-05-15

  股价处于低位之际,知名牛散高调“举牌”亚振家居(603389.SH)。5月13日晚间,亚振家居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亚振投资拟以4元/股的价格,向谢恺协议转让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313.7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

  5月14日,亚振家居涨停,收盘股价报4.70元/股,总市值为12.3亿元。5月15日,该股继续涨停,截至发稿已斩获两连板。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亚振家居最新股东户数为2.52万户。

  牛散“入局”亚振家居

  本次举牌主角谢恺身份并不简单,是A股知名“牛散”,近年来频频现身定增市场,曾经押中“10倍股”朗姿股份。

  而通过本次转让,位列亚振家居第一大流通股东的亚振投资,也将套现高达5255.04万元。

  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牛散“举牌”亚振家居可能会给股价带来提振作用,因为在市场上牛散的投资行为备受关注,他们的投资选择往往被视为一种信号,从而引发市场资金跟风追捧。但这种影响并不绝对,具体还需要看市场整体情况和其后续投资行为。

  世界数字技术院元宇宙委员会秘书长、全球环境人居论坛基金会顾问吴高斌向本报记者表示,牛散“入局”可能会吸引市场资金关注,从而影响投资者情绪,提振股价;但如果未来牛散谢恺对其举牌标的开启减仓模式,则可能对股价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因为减仓行为可能会被视为对市场信心的削弱,引发投资者的担忧和抛售,导致股价下跌。

  “从长期来看,股价的走势取决于公司基本面和业绩表现。”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如果业绩持续下滑,公司即使有知名牛散的“光环”加持,也难以阻挡股价下跌趋势。

  业绩连续三年亏损

  公开资料显示,亚振家居在1992年成立,主要从事中高端海派艺术家具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于2016年12月在沪市主板上市。

  从业绩来看,亚振家居“上市即巅峰”,营业收入从5.73亿元降至2023年的1.98亿元,除了2017年营收微增外,已经连续六年下降;净利润也持续下滑,2021年至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6683.49万元、-8928.69万元、-1.29亿元,三年合计亏损超2.8亿元。

  2024年一季度业绩延续颓势,公司营收仅有3207.15万元,同比下降30.73%;净利润则为-2826.66万元,亏损同比增加5.41%。

  事实上,因为业绩连年亏损,亚振家居曾陷退市危机,2020年公司股票一度被ST,靠着政府补助才将净利润“扶正”,撤销了退市风险警示。

  对于亚振投资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出售股权,詹军豪分析称,一般来说,上市公司重要股东转让股份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股东可能面临资金压力,通过转让股份来获得现金流;二是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持悲观态度,通过转让股份降低投资风险。

  “通过转让股权引入新股东,也可能给公司运营或管理上带来正面变化。”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谢恺举牌后能在公司获得一定话语权,推动公司在管理和运营上做出一些积极调整,未来可能会扭转业绩颓势。

  股价相较高点下跌80%

  业绩不振的同时,股价也跌跌不休。亚振家居自上市以后,股价巅峰时期曾在2017年一度涨至30元,但随后一路下挫,截至2024年5月14日收盘,股价报收于4.70元,早已跌破7.79元的发行价,总市值仅剩12.3亿元,相较最高点下跌近80%。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亚振家居“疑似减持受限”,该股存在破发、以及未达分红标准等情形。在减持受限的情况下,公司控股股东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大手笔出售股份,引发了市场对于其“绕道减持”的质疑。

  对于“变相减持”的市场质疑,《华夏时报》记者5月14日向亚振家居董秘办发送了采访函,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已收到邮件,会尽快回复”,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答复。

  袁帅表示,判断是否存在“绕道减持”行为,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股权结构、转让价格等。协议转让股份通常比直接在市场上减持更加灵活和便捷,如果转让行为符合市场规则和监管要求,那么就没必要过分担忧。但是,如果在减持受限情况下,公司财务状况不佳,且股份转让价格明显低于市场,那么可能存在一定规避的嫌疑。

  柏文喜则指出,如果股份转让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且能够为上市公司带来正面效应,例如引入有实力和经验的股东,那么这种转让行为可能会被视为正常的市场行为。不过,市场对此类操作的敏感性和质疑声也提示了上市公司在进行类似操作时,需要更加注重透明度和合规性,以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和市场秩序。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