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傲农生物(60336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卖子公司股权“补血”,傲农生物立于危墙之下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9-16  傲农生物内幕信息

来源 :钛媒体2023-09-16

  日前,傲农生物(603363.SH)发布公告,拟将所持福建傲芯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傲芯生物”)51%股权转让给漳州鸿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漳州鸿枫”)。

  对此,公司表示,根据评估机构评估意见,目标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14.67亿元。如果本次交易顺利实施,有助于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改善公司现金流,降低资产负债率。

  钛媒体APP注意到,漳州鸿枫股东与公司关系紧密,近年来其营业收入为0元,而净利润合计不超千万元,那么收购估值上亿元标的钱从何来?而傲芯生物系公司下属开展生猪育种的重要子公司,并且取得了不错成绩,为何公司要卖?虽然此次出售子公司股权公司可以获得不少投资收益,但是对于陷入困境的公司来说,可能也只是"洒洒水"。

  拟向营收0元的关联方转让股权

  据查,漳州鸿枫目前股东万文峰持股70%、福建芯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福建芯育”)持股10%、漳州莱福德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漳州莱福德”)持股10%、漳州市聚芯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漳州聚芯”)持股10%。

  据钛媒体APP观察,公司此次可以说是将傲芯生物的股权转让给了“员工”。因为漳州鸿枫的4位股东又与傲农生物关系紧密。据悉,万文峰目前担任傲芯生物总经理,公司董事丁能水、吴俊分别是福建芯育、漳州莱福德的控股股东,公司职工代表监事匡俊则是漳州聚芯的执行董事兼法定代表人。

  进一步观察发现,漳州鸿枫财务情况堪忧。截至2023年6月,漳州鸿枫最近一年又一期营业收入合计为0元,而净利润合计不超千万元。据悉,虽然本次股权的转让标的价格还没敲定,但是最终价格不得低于其评估值(14.67亿元)的51%,即不低于7.48亿元。那么以漳州鸿枫目前的财务情况收购钱从何来?反观,作为标的方的傲芯生物又值14.67亿元?截止2023年7月31日傲芯生物净资产为4.34亿元,而近年来其净利润也是连连亏损。对于标的估值,公司并没有披露评估报告和关键评估假设和过程,只是宣称这次交易是以第三方评估机构以标的基准日(2023 年7月31日)的财务数据作为评估依据而给出的估值,如此操作是否有说服力?

  为何出售重要的育种板块股权?

  资料显示,傲芯生物是公司生猪育种板块的主要控股平台。

  按照公司此前涉足养猪“先发展育种、再发展商品母猪、最后发展育肥配套”的规划推进发展,其分别于2018年11月引进1000头加系原种猪、2020年1月引进1000头丹系原种猪,并以此为基础来构建种猪育种体系。到2022年6月初,公司宣布已经拥有优质高水平曾祖代核心群7000多头,足量的优质高产种源不仅能够保障公司生产经营所需,亦可对外销售。

  由此可见,育种板块不仅对养猪行业非常重要,而且傲芯生物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么公司为何还要选择转让控股权?或许是靓丽成绩的背后也有着担忧。财务数据显示,傲芯生物在2022年、2023年1-7月归母净利润合计亏损9136.73万元;今年7月,傲农生物向傲芯生物增资达2亿元。而母公司也因陷入周期之困,业绩接连亏损,正临着频频加大的资金压力。

  据悉,养殖属于资金密集型的重资产行业,全产业链发展资金要求高,自2017年上市以来,公司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进行银行借款融资,为其扩大生产规模提供资金支持。但是另一方面,其负债规模也持续扩大,为后期的高负债率埋下伏笔。

  起初受益于“猪周期”上行,公司于2020年实现净利润5.73亿元,创下历史最高,同比增长近19倍。然而随着“猪周期”进入下行通道,2021年—2023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分别亏损15.2亿元、10.39亿元、1.8亿元,合计亏损高达27.39亿元。

  更为关键的是,公司在猪价下行周期逆势扩张,而持续投产的项目亦导致公司负债率不断攀升。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升至86.72%,在20家上市猪企中排在第三位。

  公司有多缺钱?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公司分别亏损15.20亿元、10.39亿元,合计亏损额为25.59亿元。而自2017年上市至2020年,其归母净利润总额仅为7.40亿元,也就是说,前4年赚的钱还不够过去两年中一年的亏损。

  而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流动负债合计116.41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分别达到40.92亿元、35.1亿元,而总负债高达148.63亿元,即使此前年年募资补流,而公司货币资金也仅为3.78亿元,偿债缺口巨大。

  困境反转尚需时日

  据悉,如果交易顺利,公司预计可获得资金7亿多元,产生投资收益超过10亿元。然而,此举对深陷财务困境的公司而言可能仅仅是“洒洒水”。

  2023年中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67亿元,同比增长14.17%。实现归母净利润-8.0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04亿元,亏损较上年同期明显扩大。

  从主营业务来看,公司营业收入主要靠饲料和生猪养殖业务。虽然公司以饲料起家,但是过去3年,其饲料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13%、6.11%、4.64%,整体呈下滑趋势,且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饲料业务的平均毛利率。而养殖业务情况更糟糕,2023年上半年,其毛利率为-13.27%。虽然公司也提出未来整体经营思路是以饲料和食品板块利润导向,生猪板块成本导向。然而,起步时间不足3年的屠宰和食品业务目前仅占总营收10%左右,加上饲料业务的微利,显然还难以对冲养猪业务带来的亏损。

  除此之外,公司还要面对难熬的猪周期。

  据了解,在上一轮的猪周期中(2018年5月—2021年10月),由于非洲猪瘟的加持,生猪存栏快速出清,供给严重不足导致猪价一路狂飙,最高时56元/公斤,要知道前几轮猪周期最高也就到30元。而从2021年10月至今,猪价整体处于下行周期,按照三到四年一轮的规律,猪肉价格筑底还没那么快结束,也就是说公司可能还要坚持一年以上才会迎来曙光。

  同时,当下国内的养猪行业是大集团之间的比拼,成本控制能力是养猪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力。

  据悉,牧原股份6月16日披露其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下降至14.9元/公斤左右;新希望披露今年一季度完全成本17.4元/公斤左右;但公司的成本在上市猪企中毫无竞争力,2022年成本高达19元/公斤,今年一季度的育肥成本依然高达18.2元/公斤。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从上年底的11.9亿元降至7.85亿元,降幅36.6%,对应能繁母猪存栏从上年底的31.07万头降至23.48万头,下降24.4%,两者下降幅度均位于同类上市企业之首。对此,公司是主动去产能还是被动去产能难以言说,但这也基本意味着,未来一两年,公司生猪出栏量或许将止升转降,在产能利用率较低的情况下,成本下降愈发艰难。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