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昭衍新药(603127)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昭衍新药——“弼猴温”不是铁饭碗

http://www.chaguwang.cn  2022-12-13  昭衍新药内幕信息

来源 :财圈社2022-12-13

  昭衍新药12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董事顾晓磊以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了公司A股股份270万股,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

  顾晓磊近半年大幅减持股份,截至目前,已合计减持超1280万股,套现约9.5亿元。

  

  昭衍新药近半年内的董监高及核心技术人员增减持详情如下:

  

  与频频减持相悖的是,昭衍新药的势头很好。昭衍新药表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76亿元,2022年1-9月净利6.07亿-6.57亿,同比增加145%-165%,在手订单饱满,支持高速增长,而溢价收购实验猴供应商是起到有利效果的。

  

  疯狂涨价的猴子

  “囤猴”是让昭衍新药在新冠疫情冲击下脱颖而出的重要举措。

  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大量研发药企对实验猴的需求增多,而昭衍新药不但“买猴”,更是不惜高溢价“买猴场”。原因在于,“囤猴”成为CRO企业维持研发和获得市场主动权的来源。

  4月底,昭衍新药分别以8.30亿元和9.75亿元收购云南英茂生物和广西玮美生物。因重金收购两家养猴企业,近乎10倍溢价,昭衍新药一度被外界戏称为“猴茅”,成为本轮“猴荒”中的最大赢家。

  

  昭衍新药表示,“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使用,更加长远的考虑是支撑现有的临床前业务。”

  5月以来,昭衍新药股价一路上行,一度高达每股98.56元。而截至目前,昭衍新药每股58.08元,股价跌了近五成。

  

  在实验猴价格飙升的背景下,囤猴确实能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但是一个新药的研发过程中一般只需要60只实验猴,其单价从7000元涨至16万元,其总价相比较生物药物研发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的成本而言,着实不算巨大的成本增加。

  

  求不来的实验猴

  所以说实验猴的紧缺最重点的部分永远不是钱的事情,而是实验猴本身数量的问题,是“有价无猴”的问题。

  自从2020年以来,随着中国生物大分子早期研发项目的快速增多,食蟹猴的供需关系进一步紧张,价格快速上涨;同时新冠疫情爆发后,新冠相关疫苗和治疗药物对食蟹猴的使用需求快速提升,进一步加剧了食蟹猴的供需关系紧张。

  虽然需求不断增大,但是供应端却远远跟不上。2020年初由于新冠爆发,《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的发布使得野生动物包括野生猴的进出口进入停滞状态。

  而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实验猴数量不可能短时间内迅速扩张。首先,母猴繁育后代有严格的周期限制,理想状态下,母猴每年繁殖1到2次,多数为单胎,且随着年龄增大,母猴的繁育能力也会下降。猴场老板说,“现在可以繁育的母猴基本都是我们通过留种自繁的,老龄化比较严重了,行业整体出栏率不到50%。现在又无法从国外进行引种,所以扩产这件事情急不来、也办不到”。

  固然昭衍新药于今年年中大手一挥,花了18亿买了2万只实验猴,但实验猴数量并不能像普通民众脑海中想象的那样,呈指数级剧增。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主任孙强认为,如果大企业能够用长远的眼光看待行业,在收购或注资猴场后,进一步提升繁育规模和管理水平,那有望扩大实验猴总量,缓解行业紧张。否则,随着实验猴资源愈发减少,产业端各方“自给自足”,无疑是重回“小农经济时代”。

  而实验猴不可能永远天价。

  12月11日国金证券研报写道:目前昭衍新药储备了较为充裕的实验动物资源,金额占比较大的主要系实验用猴,采取公允价值计价。截至2022三季度,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为7.85亿元。若未来实验用猴价格下降,存在较大的减值风险。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2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