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恒银科技(60310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恒银科技真倒霉 买了信托踩雷正邦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9-27  恒银科技内幕信息

来源 :古东社群2022-09-27

  前有恒大拖死广田集团,后有富安娜踩雷中信证券理财产品,现在信托也不安全了,9月26日,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银科技,603106.SH)发布公告称购买信托产品发生了逾期兑付。

  上市公司想赚一点钱也是如履薄冰,不仅要时时刻刻担心客户拖款,还要担心买的所谓理财,结果100%暴雷。只能说,“心里苦,有苦说不出”。

  恒银科技公告表示,该公司于2021年9月10日购买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信托”)的“长安宁—盈祥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到期日为2022年9月9日,截至本公告日,其共计收到该产品投资收益63.67万元,本金1500万元及剩余投资收益到期未兑付。

  这笔信托财产的融资方不是别人,正是正邦集团,一个猪周期,不仅让正邦深陷泥潭,还拖着大家一起往下掉。

  不过这个锅,还真得恒银科技自己背,委托理财合同条款显示,盈祥1号资金用于正邦集团有限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盈祥1号总规模为3亿元,投资起点100万元,信托期限12个月,投资收益率7.5%-8%。

  恒银科技自己也承认,此次投资款项的收回时间尚存在不确定性,并基于非保本理财产品的性质,故存在本息无法全额收回的风险。

  这让我想到了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经提醒过广大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恒银科技这是买了一个打问号的理财产品。而且2021年,猪周期已经来了,去年头部梯队的四家养猪企业,除牧原外,全部由盈转亏。新希望归母净亏损约96亿元、温氏股份归母净亏损134亿元,正邦是其中亏损最多的,归母净亏损达到188亿元。

  正邦亏损如此巨大,为何还要在2021年9月通过信托的方式,投资正邦呢?当时恒银金融到底是怎么想的,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为了保证不进一步遭受损失,长安信托已冻结正邦集团持有的正邦科技非限售流通股股票6762万股,按照现在的股价来算,超过3个亿。

  如果这笔钱收不回来,会不会影响业绩,恒银科技称,结合该信托产品赎回情况,对信托产品本金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测算,预计信托产品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能影响该公司2022年度财务业绩,但不影响正常经营活动的现金周转,具体金额以会计师年度审计结果为准。

  不过在经济学当中,机会成本也算是成本,为了追回这笔钱,恒银科技要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专人负责项目跟踪,如果发现进一步的风险,还要启动诉讼程序以保障公司权益。叠加上人力成本,诉讼时间成本,恒银科技这次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如果心情不太好,就看看别人,会发现,踩雷年年有,今年特别多,8月22日晚,两家地处浙江的上市公司华媒控股、微光股份相继公告,购买的同一信托产品(中建投信托的安泉544号信托)到期未能兑付,涉及两家公司投资本金合计约6700万元。

  还有今年7月份,米哈游和莉莉丝分别起诉五矿信托,揭开暴雷大幕,公众才知道,五矿信托踩雷的不仅仅有世茂,还包括恒大、金科、阳光城等房企。其中,与恒大关联的“五矿信托-信泽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31期”出现风险,该产品总规模达33亿元。今年1月,五矿信托已接手该项目公司全部股权及管理权,亲自下场当起了“开发商”。

  这一系列的暴雷事件给投资人的警示就是,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买理财产品赚利息并不是一件好事,一定要关注这些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是什么,不然真的就变成“你想要人家的利息,人家要你的本金”。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