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紫燕,回家吃饭”,简单一句宣传语,传递了紫燕食品的温馨定位。然这个“佐餐卤味第一股”的最新财报,却让投资者有些喜忧参半。
4月19日,紫燕食品发布2023年报:营收35.5亿元,同比下降1.46%,归母净利3.32亿元,增长49.46%。2024年一季度营收下滑8%,净利增长20.87%。
增利不增收,本就较少见,何况还是年度季度均出现。难免让外界多了几分审视目光。
拉长维度看,这是公司近五年来营收首次下滑。2020年-2022年营收分别为26.13亿元、30.92亿元、36.03亿元,同比连续两年双位数增长。尤其2022年,营收增长16.51%,是4家卤味食品上市公司中增长最快的企业。但也是2021、2022年,净利却连续负增,尤其2022年同比降超32%。
从增收不增利到增利不增收,紫燕食品经历了什么、卖不动了么?净利增长又能持续多久?
1
主力产品滞涨
警惕上游变天
不算多苛求。4月30日,紫燕食品发布了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名单的审核意见、公示说明。1月8日,公司发布《激励计划(草案)》,拟向192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246.45万股。除了激励范围大,绑定核心员工及技术骨干,业绩设定目标也很吸睛:
2024-2026年收入同比增速目标+19%/+15.97%/+13.77%,净利增速目标+15%/+13.04%/+11.54%。即连续三年都是双位数增长,成长信心溢于言表,可看看上述营收表现,挑战也可想而知。
关于利润增长,紫燕食品给出解释为原材料价格回落、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但关于营收下滑却未作出更多解释。梳理舆论,有观点认为这或与主要产品收入减少有关、背后是消费需求端走弱。
公开信息显示,紫燕食品主要产品是鲜货类,包含夫妻肺片、禽类产品等。2023年该类产品营收约30.04亿元,虽同比下滑1.71%,占总收入比仍超80%。其中,夫妻肺片营收10.99亿元、同比下降1.71%,整禽类收入8.79亿元、下滑4.06%,香辣休闲类收入3.13亿元、同比下滑18.68%,其他鲜货7.1亿元、同比增长7.9%。
主力产品滞涨,显然不是好消息。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紫燕食品不仅2023年四季度业绩下滑明显,全年也未突破疫情前期的业绩高点,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增长的基础不良,缺少更好预期空间。产品和服务缺少品牌附加值的能力和差异化的优势,所以经营表现多数会处平稳震荡状态,却不足以激励投资者。
2021年-2023年,紫燕食品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1.84%、20.77%、17.98%。连续下降需要警惕有无销售不畅、现金流承压的隐患。
再看净利提升,原材料价格回落是一个重要考量。2023年,鲜货类产品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0.53 %,毛利率同比增加7.62 %。
紫燕食品表示,原材料价格趋近于往年区间,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生产工艺、加强技术改造,实现降本增效,净利润因此有较大提升。
分产品看,占总营收比约三分之一的夫妻肺片,2023年营业成本同比降幅20.52%,毛利率增加18.75个百分点,主要原材料牛肉价格在2023年大幅走低。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4月19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牛肉平均价66.01元/公斤。从2023年至今,牛肉基本保持价格下行走势,从2023年1月的77.88元/公斤一路震荡。
据红星新闻,紫燕食品曾提到,原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80.00%以上,其中整鸡、牛肉、鸡爪、牛杂、猪蹄、猪耳等约占原材料采购总额的50.00%以上。主要产品原材料价格下降,对降本增利形成很大助力。
问题在于,市场总是起伏变化的,原材料不会永远低行,即上述助力并不可控,有些“看天吃饭”。结合上营收下滑,一旦上游市场变天,后续业绩怎么走、净利能否持续改善要打一个大大问号。
2023年,紫燕食品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达5.54 亿元,同比增长57.99%,主要是成本下降、采购金额减少所致。但2024年一季度便骤降至-0.82亿元,同比大滑273.8%。
2
毛利率为啥低
重销售更要重研发
公开资料显示,紫燕食品成立于2000年,是国内规模化的卤制食品生产企业,主营卤制食品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为夫妻肺片、百味鸡、藤椒鸡等。虽被一些舆论称为卤味食品上市公司“F4”。可从品类讲,与绝味、周黑鸭还有所不同,后者以鸭脖及其他鸭副产品为原材料、主打休闲零食品牌。
很多人把紫燕食品成功,归因于大单品策略,最典型的是夫妻肺片,不少人因这道菜才认识了该品牌,至今其仍是企业第一招牌产品。
诚然,2023年原料成本下降,减轻不少营业成本压力,可紫燕食品的综合产品毛利率依然低于同业对手。周黑鸭、煌上煌2023年销售毛利率分别为52.4%、29.06%,而紫燕食品仅22.54%。2022年,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紫燕食品毛利率为25.57%、55.03%、28.16%、15.98%,差距一目了然。
追其原因,与经营模式不无关系。相较绝味食品、煌上煌采取的特许加盟方式,周黑鸭以直营门店为主的加盟方式,紫燕食品主要采用以经销为主的连锁经营模式。2023年经销模式收入达30.51亿元,占营收比85.94%;直营模式收入6314万元,占比仅1.78%。
具体看,该连锁经营模式是二级销售网络,即“公司——经销商——终端加盟门店”;公司与加盟店间多了一层经销商,其也会从中分走一层利润。2023年,紫燕食品经销模式毛利率为22.88 %,直营模式则达49.21%,恰恰是经销模式拖了后腿。
当然,好处也肉眼能见,比如轻运营、扩张速度更快。据国际金融报,参与调研的机构投资者披露,2022年紫燕食品现有全国总门店数5695家,净增门店数535家,2023年门店数达6205家,同比增长8.96%。
2023年5月,紫燕食品成立海外事业部,并与大华集团和创丰集团在美国市场开拓方面达成战略合作。
考量在于,如此大力开拓,营收却不增反降,还让销售费急剧攀升。2021至2023年销售费分别为0.98亿元、1.37亿元、2.17亿元;增幅55.52%、39.91%、58.74%;远高于同期的营收增速。
2024年一季度,销售费3627.21万元,同比增长5.80%。财报坦言,销售费上升主因是“发展新的子品牌,拓展新区域,加大广告费投入和增加相应的销售人员”。
话虽如此,营收则同比下滑了8%。升降之间,投入效率、精准度如何?精细化水平有无提升空间?
再看关键的研发费,也由2022年同期的约845万元下降3.46%至2023年的816万元。
都说不创新无未来。销售费只是“面子”,仅能一时快拉业绩。长期稳健增长、真正黏住市场的,还要靠产品力“里子”,背后离不开高质研发、特色创新。研发费体量本就羸弱还出现下滑,靠啥驱动核心成长、赢在当下未来?值得紫燕食品冷思。
3
华东市场依赖感仍重
全国化扩张贵在质速并举
不算多苛求。开店速度体量只是一方面,能否活的久、活的好才是关键。
2023年6月30日,紫燕食品门店6137家,较2022年末净增442家。2023年末为6205家。而据沙利文联合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佐餐卤制食品行业概览白皮书》,截至2023年9月7日,紫燕食品当时门店数为6503家。若上述统计无出入,到2023年底,紫燕门店3个多月内减少近300家。
据界面新闻,2022年紫燕食品开店1300多家,关店量也达700多家,闭店率10%。后经界面新闻整理调研纪要,2023年公司计划将闭店率降低至2020年以前的5%-6%水平。
细分区域布局,店面仍较重依赖华东市场。2023上半年,紫燕食品超7成主营业务收入来自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占比11%,其余地区均不足10%。2019年-2023年,华东地区占比分别为75.23%、74.81%、73.51%和72.54%、68.93%。整体下降趋势值得肯定,但占比依然较高,集中依赖隐忧不可不察。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原材料价格下降为卤味业带来一定成本优势及利润红利。紫燕食品作为华东区域品牌,通过近年来布局全国化慢慢成为泛全国性的品牌,但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品牌,未来紫燕食品的全国化之路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行业分析师王婷妍表示,卤菜店天生小而散,口味带有浓郁区域性特征,较难形成标准化市场,对连锁经营形成天然属性挑战。另一方面,这个赛道又极易同质化,全国化破局关键是真正发挥供应链和产品品质体验优势。
浏览美团平台的紫燕百味鸡门店点评、天猫紫燕百味鸡旗舰店评论区,一些消费者反映产品味道变了、分量太少,还有吐槽“点的夫妻肺片里面有猪红肠等,并且还发生了变质情况,
浏览黑猫投诉平台,截至2024年5月6日20时,紫燕食品累计相关投诉量330条,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服务态度、虚假宣传等方面质疑。
如4月24日,投诉编号17372737893显示,一消费者称,食品紫燕百味鸡的食品后腹痛难忍,被确诊为急性肠胃炎。
再如4月12日,投诉编号17372501574显示,一消费者称紫燕食品客户态度差,要求改善服务的需求。
(以上投诉均已经过平台审核)
诚然,用户千人千面,人人满意并不现实,上述投诉或有偏颇片面处。但口碑体验也是企业发展基线。毕竟市场从不缺选择,面对质疑声,多些查漏补缺,多些质量速度并举总没有错。
4
分红、经销商面面观什么更香?
从不到十平的档口小店,到超6000家门店的“佐餐卤味第一股”,原本夫妻店式的小买卖生生做成一桩大生意。紫燕食品三十多年的发展史堪称一个商业奇迹、足够励志。
不过一路走到今天,紫燕食品家族化企业特征仍较浓厚。据蓝鲸财经,截止2022年9月,钟氏家族的钟怀军、邓惠玲、钟勤沁、戈吴超、钟勤川合计持有公司85.98%股份,并拥有88.58%表决权。其中,钟怀军、邓惠玲为夫妻,钟勤沁为二人之女,戈吴超为钟勤沁夫婿;钟勤川为钟怀军之子。截止2024年一季度,钟氏家族控股比依然将近80%;
行业分析师王彦博表示,企业发展早期,家族管理有利运营稳定性、决策高效性。而成长到一定规模后,现代企业管理就是重中之重。家族企业治理的透明性、决策先进性、开放性、公允性,团队人才培养、提升空间等都是舆论焦点。
据招股书,紫燕食品经销商队伍里有不少是前员工。2019至 2021年,公司前员工经销商销售金额占营收比为86.61%、84.44%和77.60%。
且这些前员工中不乏创始人亲戚,进而引发外界公平公正的质疑。发审委层也曾询问企业经销商的相关问题。
如第二大客户邓绍彬是实控人邓惠玲的兄弟。报告期内,两公司关联交易金额为2.71亿元、3.64亿元、3.79亿元和2.19亿元,占当期总营收比13.5%、14.95%、14.5%、15.59%。
据证券之星,另一个大客户谢斌,是实控人邓惠玲姐妹的丈夫谢斌,报告期内,关联交易额为1.08亿元、1.1亿元、1.08亿元和0.55亿元。
监管部门曾要求紫燕食品说明,是否存在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发行人利润,对发行人利益输送的情形;是否存在经销商系由发行人的控制人继续控制的情况,是否影响发行人的独立性,是否构成对部分经销商的依赖,是否存在通过经销商调节发行人利润,对发行人利益输送的情形。
另一关注点是分红。2019至2021年,企业共分红4.91亿元,按85.98%持股比计算,钟氏家族可分得约4.22亿元。由此被质疑是否真正缺钱?上市募资的真正目的。
上市后,分红依然豪横。据长江商报,公司2022年和2023年(预计分红)累计分红合计6.39亿元,甚至超过两年5.54亿元的净利总和,其中钟怀军家族独揽超4.9亿元。
客观而言,分红有利投资者同享企业发展红利,是一种责任之举。但也要注意节奏分寸,过多分红会损伤企业后续成长性、压缩战略布局空间,长期以往反不利中小投资者利益。看看上述主业表现、营收状态,多用些研发投入、主业精进新业务孵化是否更香呢?
5
赛道不缺机会、新周期野望
好在,卤制业依然存在大把机会。
《2023年中国佐餐卤制食品行业概览》白皮书显示,近几年中国佐餐卤制食品增长迅速,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498.2亿元增至2022年的2349.5亿元。预计2025年超过3201亿元。
坐拥蓝海赛道,只要扩张能把握火候、有序进行,紫燕食品战略选择没有问题。2019年之后,企业几乎保持每年1000家的开店速度,市占率由2020年的2.6%提至2022年3.1%,领先于其他同行。
另一厢,紫燕食品瞄准海外增量市场。2023年不仅成立海外事业部,还对第一批开拓市场人员进行业务管理、模拟实操等系统培训。经过对澳洲、美国深入调研、环境考察,已签订澳洲代理协议,并与大华集团和创丰集团在美国市场开拓方面达成战略合作。
公开信息显示,大华在美国运营中高端华人连锁超市,创丰主要帮助中国餐饮品牌出海美国,此前成功代理了小龙坎火锅等品牌在美业务。
整体来看,市场足够广阔,叠加自身业务精进,紫燕食品仍有较充裕的查漏补缺时间、腾挪蜕变机遇。
不过还是那句话,市场一日千里,百舸争流、大浪淘沙中,留给每个企业的试错成长机会并不多。
从增收不增利到增利不增收,能够看出紫燕食品的种种努力、也能看出些许遗憾。叠加3.15刚过不久,给各家企业敲响品控警钟。如何不负“佐餐卤味第一股”期许,引领行业开启一个规模质量并举、更强产业链把控的新周期,紫燕食品重任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