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紫燕食品(603057)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紫燕食品上市一周年 智能化供应链强化“佐餐卤味第一股”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9-26  紫燕食品内幕信息

来源 :财联社2023-09-26

  一年以前,紫燕食品以“佐餐卤味第一股”的头衔收获了市场的热烈关注。公司不仅在上市初期股价实现快速爬升,还以一年来持续向好的业绩,向投资者提交了一份优秀的经营高分答卷。

  作为餐饮品牌,面对消费者“紫燕百味鸡”品牌在菜品创新中持续成长。在日常经典菜品之上,不仅针对春夏季节的佐餐卤味推出酱香牛腱肉、爽脆三丝、爽口蹄花等新产品,还针对Z世代年轻消费者推出黑椒牛柳、肉皮三鲜、鱼香肉丝等快手菜品,收获了众多好评。

  最为直观的是营收数据,紫燕食品上市一年内的每个季度,营收均实现同比上涨。尤其是进入2023年,紫燕食品上半年实现营收17.43亿元,同比增长6.48%;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54.49%。

  与业绩同步增长的是紫燕食品旗下门店数量。截至2023上半年品牌全国门店总数达6137家,同比2022年末增长442家,增速达12%。近一年以来,紫燕食品都实现了在压力中保持开店速度,急流勇进率先抢占市场点位。

  在紫燕食品不断夯实竞争壁垒、扩大自身优势站位的过程中,当人们谈起佐餐卤味,“紫燕百味鸡”已成为消费者和新老竞争者口中无法绕开的品牌。

  佐餐卤味赛道,紫燕食品头部优势明显

  佐餐卤味对于亚洲消费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日常饮食。相关研报数据显示,2018至2022年,中国佐餐卤制品市场规模整体以较快速度增长,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498.2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349.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1.9%。

  在近些年消费需求和投资热潮驱动下,紫燕食品也抓住了扩大营收规模、融资上市的机遇,顺利登陆A股。“紫燕百味鸡”的品牌影响力也随着公司上市的举动,从华东、华中、华南走向全国更多的地区、县市,走上更多消费者的餐桌。

  实际上,与多数中国餐饮消费品一样,从竞争格局上看,全国佐餐卤味仍处于竞争的早期,个人商户、地区品牌林立,且受限于产能、口味偏好等,很难形成全国市场布局。

  头豹研究院数据,2022年中国卤制品公司注册量达10512家,此前5年间相关注册公司复合增速达34.6%。每年新增的公司虽多,但大都是个体工商户,竞争发展至今,业内为大部分消费者熟知、信赖的也只有包括“紫燕百味鸡”在内的少数头部品牌。

  正是在“有品类、无品牌”的佐餐卤味领域,谁能率先拥有规模和影响力优势,谁就可以在竞争中获得“先发制人”的机会。紫燕食品正是国内佐餐卤味领域,为数不多拥有先发优势的头部品牌。

  紫燕食品团队在该赛道深耕已超34年,相较于团队能力、口碑积累、品牌认知还是运营经验积累等先发优势,给消费者带来直接影响力的是线下门店数量。

  目前,中国大部分佐餐卤味的消费来自于社区门店、商超餐饮以及外卖等线下途径。尤其是在作为消费主力的新一线、二线城市,在居民区周边占领更多的门店成为“制胜关键”。

  纵观全国,紫燕食品拥有着佐餐卤味领域规模最为庞大的门店矩阵,总数逼近6200家,并且还处于持续增长、未见“天花板”的扩张形态。公司基于门店和区域扩张构建的全国五大生产基地,2022年累计年总产量已突破6.6万吨。不论是门店规模还是产能,紫燕食品都做到了在佐餐卤味业内独树一帜。

  上市一周年以来,紫燕食品已把握住了消费回暖的良机,实现营收稳定增长,净利润快速回升。随着国民消费需求的扩张,线下门店与线上生鲜渠道的完善,以及第三方冷链等物流体系的升级,预计在未来3年佐餐卤味市场需求和消费还将持续增长。

  在佐餐卤味下一个发展阶段,紫燕食品仍然将坚定守住门店与生产规模、供应链优势,持续巩固自身优势、强化品牌认知。

  成熟供应链,造就成熟品牌

  卤味食品,尤其是佐餐卤味多年以来往往面临品控、产能、规模等难题,小商户自主生产、小规模供应无法应对口味要求稳定、消费量大等客观需求。这也限制了各地好吃优质的佐餐卤味脱离地域和“家庭小作坊”模式走向全国市场。

  更关键的是,小规模的“小作坊店铺”缺乏有效品控和统一的食品卫生监督,往往导致人们对其食品安全和健康上的不信任。

  近些年快速发展起来的中央厨房模式、冷链物流网络,则为行业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紫燕食品率先捕捉到这一机遇,并快速推动生产转型,对于新模式、新技术的落地,也为公司的发展插上翅膀。

  紫燕食品首先通过小基地转移合并、新建,老基地集中化整合等方式,形成了宁国、武汉、山东、连云港和重庆五大生产基地。

  在整合生产的过程中,紫燕食品积极通过自研技术、改进生产线等方式,提升工厂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其中,熟食输送带保鲜灭菌、智能料理机、包装机,以及关注环保绿色的芝麻清洗机、真空包装机等设备均由公司自行研发。

  据介绍,新鲜食材将经过控温生产车间、控温包装检验车间、全控温标准配送厅,最后通过公司自建冷链配送车队发往各地门店。紫燕食品针对物流冷链研发的内部TMS系统,可实现以生产基地距离作为辐射半径、快捷供应、最大化保鲜的供应链体系,实现前一天下单、当天生产、当日或次日配送到店的稳定供给。

  除了工厂、车队等硬件基础设施外,内部软件管理系统也成为紫燕食品供应链的一大发展重点。

  “智能化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发展方向。我们积极对生产基地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升级,建设智能化分拣包装生产基地。”紫燕食品董事长戈吴超公开表示,目前紫燕食品通过引入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已经落地了自动化储存、自动化订单处理、智能订单拣选流水线等功能。

  这不仅可以节约仓储成本、损耗,还可以提升货品运转效率,实现每单均可追溯,保障食材和成品的新鲜品质,反哺与拉动作用明显。最终实现紫燕食品工厂、物流、仓储的数字化管理,进一步构建起与赛道内其他品牌难以超越的竞争领先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紫燕食品规划的宁国工厂二期和海南加工生产基地已持续推进,落成后将用于辐射华东、华南两大增长市场。同时,公司对于优化生产基地、完善供应链管理和数字化转型的信心十分坚定。

  一手助推了公司生产改革和转型的董事长戈吴超相信,当前紫燕食品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为全球食品公司提供借鉴和参考,助力提高行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不久的将来,紫燕食品或将以更为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模式,走向更为繁荣可持续的未来。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