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全筑股份(603030)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押注”恒大 全筑股份陷巨额亏损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2-26  全筑股份内幕信息

来源 :和讯房产大本营2022-02-26

  建筑行业迎来业绩预告集中披露期。

  在已披露预告的企业中,有近半企业预期业绩下滑,甚至出现亏损。而亏损的原因表述中,受房企牵连成为高频词汇,尤其是昔日地产巨头恒大。其中,曾因押注恒大实现业绩快速增长的全筑股份(603030,SH)预告了大幅亏损。

  据全筑股份披露2021年全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净利润下降幅度预计达-1000%至-700%,预计归母净利亏损8亿元至12亿元。

  而在此前,全筑股份为保全业绩做出了诸多抗争,甚至不惜与大客户恒大对簿公堂,将公司与恒大多年的“纠葛”暴露在镁光灯下。

  身处与房地产关联度极高建筑行业,当房企暴雷时,全筑股份作为被“炸伤”的企业之一,业绩亏损在意料之中。受地产拖累看似是“天灾”不可避免,但全筑股份业绩增长过分“押注”恒大,则是公司管理层危机意识不强,风险管控不到位的表现。

  遭大客户“反噬”

  在房地产下行阶段,行业间的紧密联系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规模巨头恒大就像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倒下之际,身后牵连了多家上下游产业链上的企业。

  申万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月8日,共有68家A股建筑装饰企业披露2021年业绩预告,32家归母净利润亏损,占比约47%,其中有17家为首次亏损;另外还有10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占比约14.7%。

  “建材家居企业受到波及也是预料之中的事。”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梁楠表示,随着精装修交付现象越来越普遍,为加强销售建材家居企业倾向于与大型开发商捆绑合作,而在房地产政策的约束下房企资金承压,不能如期兑付商票或大额应付账款,使得与其深度合作的建材家居企业不能及时回款,出现业绩亏损。

  1月29日,全筑股份发布公告表示,公司预计 2021 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约8亿元至12亿元。

  风险始于去年4月。当时,全筑股份陆续出现商票逾期无法兑付情形,为规避风险,公司开始暂停与恒大新签合同。截至2021年6月,全筑股份仍持有恒大逾期商票约1.1亿元,涉及恒大应收款项25.25亿元。

  为追回债务,于去年11月全筑股份公开起诉恒大及其相关成员企业。后续情况暂未披露,但全筑股份已然面临亏损。截至2021年9月,全筑股份净利润-1.731亿元,同比去年下降265.34%,应收账款达23.02亿元,同比上升3.09%。

  同全筑股份一样公开追债的企业不少,但能够如数讨回的寥寥可数,大多彻底成为坏账或以产品抵债。

  押注恒大

  全筑股份作为上海装饰行业第一家主板上市公司,多次获得上海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颁发的奖项。

  自2015年多地全装修政策逐渐出台,行业蓝海开启。借住政策东风,全筑股份迅速开辟市场,全装修业务已遍布全国并拓展到海外,业绩表现亦有亮点可寻。

  2017年公司新签合同较2016年全年上涨91.8%;2018年第一季度,公司新签订合同较2017年全年上涨超120%。从收入表现看,全筑股份收入规模不断上升,从2015年年末的21.85亿元,上涨至2020年年末的54.24亿元。

  细数全筑股份发展历史发现,公司起起伏伏多与恒大有关。

  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14年12月,恒大销售占比近一半,达44.58%。至2018年,因频繁交易往来,且交易大多以应收账款计入,全筑股份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问询函要求核查是否与恒大有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安排。至2021年上半年,恒大仍为全筑股份第一大客户。

  同时,恒大关联公司亦是全筑的重要供应商。启信宝显示,广州恒大材料设备有限公司(简称广州恒大材料)为全筑股份第一大供应商。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14年年末,交易金额达3.67亿元,交易占比达39.39%。

  全筑股份同恒大在全装修上长期保持深度合作,同时业绩上也深度绑定。公司202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际收入22亿元,其中恒大项目收入约8亿元,非恒大项目收入约14亿元。

  在全筑股份看来,和恒大的合作是因为恒大的全装修管理模式水平高,可以规模化合作,与全筑股份主要业务相契合。

  同时,据招股书披露,恒大地产董事局主席之子许智健持有公司4.3722%的股份,为公司第六大股东。2010年,全筑股份再次向许智健转让部分股权,以每1元出资额对应转让价款43.5元的价格,转让实收资本金额约为57.47万元。

  全筑股份表示,恒大自2010年起即是公司最大客户,与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安排。

  深度绑定意味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受益于过去房企的高速发展和楼市的繁荣,家居建材业绩喜人。当地产下行,订单量骤降,家居建材企业经营危机也开始暴露。

  中国家居产业互联网战略专家王建国表示,产业链上下游的股权及业务关系的复杂交叉,除“关联交易”风险外,还存在业务过于集中绑定风险,这样的风险是肉眼可见的,企业不应该战略惰性。

  放眼至整个行业,押注某一行业或企业实现业绩增长的建材家居企业不在少数,如金螳螂、广田集团等。当恒大暴雷,两大家居龙头企业同全筑股份一样,遭受重创。

  究其原因,房企为减少表内债务,常以商票的方式同供应商合作。于供应商而言,因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话语权较低,为达成合作不得不同意接受商票支付。其中,恒大是全国商业承兑汇票签发量最高的公司。据中达证券统计,恒大2020年商票余额已经超过其后16家地产企业的总和。

  “真正市场化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不能依赖某一个或某几个大客户。”王建国称,“产品做的牛牛的,渠道做的多多的,才是良策”。

  房企数据研究院陈晟表示,房企对上下游造成了一定的资金压力的传递。为减少过度依赖,家居建材业可寻找新的市场,比如政策支持的保障性住房的替代需求,或者一些新兴国家的市场机会。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市场,不同区域的机会,来制定详细的全年计划。

  全筑股份表示,在保证核心住宅全装修业务量稳定的条件下,对客户结构、项目类型做进一步调整。具体包括积极开发央企、国企地产商客户;立足城市更新,大力发展长租房等业务;以及着眼于零售板块,推进 C 端家装业务。

  增长依靠应收账款

  从收入规模上看,全筑股份在行业处于第一梯队。虽然收入规模亮眼,收入的增长却是依托于应收账款的增长。

  数据统计,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全筑股份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总额分别占营业收入84.22%、95.14%、81%、166.29%。

  从利润上看,全筑股份承受着盈利下滑之痛。从利润增速来看,自2018年同比不断下滑。2018年,全筑股份实现净利润2.87亿元,至2020年为1.79亿元。2018至2020年,全筑股份净利润同期增速分别为68.12%、-3.90%、-35.31%;归母净利润同期增速分别为58.10%、-19.91%和-36.12%。

  从现金流量表上看,2021年上半年,全筑股份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全部为负。分别为-1.25亿元、-0.80亿元、-0.72亿元。

  同时,全筑股份资产负债率近4年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超过70%,远高于行业均值。2021年上半年全筑股份资产负债率达76.85%。

  有业内人士表示,不排除部分建材家居借房企下行风波进行业绩“大洗澡”。

  回到全筑股份上,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公司这种由盈利变亏损的业绩表现,很难认同是因为第一大客户的问题导致,除非只有恒大一个大客户,但这又不是正常的运营状态,

  关于全筑股份是否存在经营管理问题和过去业绩虚增的可能,和讯致函全筑股份。截至发稿日,未得到回复。关于应收账款,全筑股份在财报中表示,公司应收账款比较大,这是公司所处的建筑装饰行业性质决定的。

  王建国表示,经营、投资、大客户关联风险都成了暴雷区。企业还是应该回归经营管理本身,做好产品研发制造交付服务,把控好财务风险,在每个市场周期里保持战略定力、掌握先进学习力。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