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添加”概念风靡一时后,千禾味业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双下降。12月9日,千禾味业举行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回答投资者的提问,随着股价连续两年下滑,投资者对于千禾味业如何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寻求突破尤为关注。
12月10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联系千禾味业董秘办公室,其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针对当前业绩下滑,公司已经在9月做出营销、产品、政策方面调整来做出应对;对于千禾味业股价持续下行,该工作人员解释道,股价与业绩相关,后续还是会通过提升业绩来提振股价。
千禾味业股价走势
红利吃净、业绩失速
回顾千禾味业的业绩增速历程,在2022年底调味品行业“添加剂”风波动荡之时,千禾味业凭借主打的“零添加”概念,在2023年强势逆增长,成为一匹“黑马”。2022年,海天味业酱油产品被曝出国内食品标签显示含食品添加剂,而在日本售卖的海天酱油却未有标注,相关话题引发争议。
在此背景下,千禾味业凭借主打的“零添加”概念成为调味品行业的“黑马”,彼时,千禾味业的业绩也实现了空前增长,实现营收32.07亿元,同比增加31.62%,实现净利润5.3亿元,同比增加54.22%。
然而,随着各大头部企业均推出“零添加”产品,赛道越来越拥挤,加之“零添加”概念被指模糊不明,引起消费者质疑,千禾味业陷入业绩增长困境。
三季报显示,千禾味业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2.88亿元,同比下滑1.85%,实现净利润3.52亿元,同比下滑9.19%。第三季度实现营收6.99亿元,同比下滑12.63%,实现净利润1.01亿元,净利润下滑22.58%,拉长时间来说,从千禾味业近五年年报、季报、半年报来看,这是千禾味业首次出现营收、净利双降的业绩报告。
对此,在12月9日举行的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针对投资者关于产能利用及产能消化的提问,千禾味业董事长伍超群表示,公司的产能规划是基于生产工艺和市场趋势精心制定的,旨在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他表示,公司将采取多元化策略,拓宽线上与线下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覆盖,并不断创新营销手段,以期有效提升产能利用率。
“零添加”遭消费者质疑
需要指出的是,千禾味业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添加剂”风波后,千禾味业等主打“零添加”酱油的企业一度受到市场追捧;然而,近段时间,千禾零添加调味品在许多社交平台上引起了广泛讨论。有不少消费者质疑,千禾瓶身上的“千禾0”含义其实是公司的注册商标,而非指代产品零添加。
从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7年,千禾味业提出“零添加”概念,并于2008年推出首款零添加产品,数据显示,千禾味业食品有限公司商标信息有339个。其中,2018年9月,千禾味业申请并成功注册了30类“千禾零”、“千禾零加”、“千禾0”、“千禾0+”、“千禾零零”等商标。
有律师对记者表示,从商标法来看,“千禾0”作为商标本身是合法的,不带有欺骗或导致误认。若商家使用“千禾0”商标作为零添加酱油产品的包装,并在瓶身包装上用“0添加”等字样进行宣传,这就有误导消费者之嫌。
此外,在市场红利的吸引下,行业企业纷纷推出并推广该赛道的产品,海天味业、中炬高新、李锦记等行业企业均已布局“零添加”酱油新品,在上述“双标”事件之后,行业各企业更是全面布局“零添加”赛道,使得赛道越来越拥挤。
千禾味业财务数据
行业竞争激烈
千禾味业股东高位套现
实际上,从行业来说,行业增速依旧存在,千禾味业与同行企业也有较大差距。以行业龙头海天味业为例,财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海天味业实现营收203.99亿元,同比增长9.38%,实现净利润48.15亿元,同比增长11.23%。中炬高新实现营收39.46亿元,同比微降0.17%,但净利润扭亏为盈,达到5.76亿元。
此外,除了业绩不断受到外部影响外,貌似公司董监高自身对未来调味品行业也表现出一种不太乐观的态度。近段时间,多位高管股东多次减持套现。今年9月,千禾味业发布高管减持结果公告,公司董事何天奎、李进、董秘吕科霖三人因个人资金需求合计减持474,500股。减持价格区间在13.96-14.08元/股,算是近期股价高位。
不过,面对行业竞争和业绩下滑的,千禾味业也积极寻求破解之道。产能方面,其投资总额为12.6亿元的“年产60万吨调味品智能制造项目”,第一期年产20万吨酱油、10万吨料酒生产线建设已于2023年2月底竣工转固投入使用;第二期将完成年产30万吨酱油生产线建设。
“本质来讲,调味品行业的护城河在于渠道,而不是“产品属性”因为味觉的记忆是深刻的,随着反复食用,一旦形成美味的记忆,这种记忆就难以消除,这也导致了调味品的品牌忠诚度高,复购率高。”有行业人士解读到,在这一前提下,渠道建设成为核心护城河,毕竟渠道铺设得越广、覆盖的人群越多,那么消费者就越容易接触到产品。不过,今年以来,千禾味业的经销商数量增长缓慢,且经销商总数与海天味业总数还有一定差距。
在调味品市场的存量竞争日益激烈,产能相对饱和,单纯依靠规模扩张难以实现质的突破的情况下,千禾味业能否通过拓宽销售渠道和创新营销手段,扭转当前的局面,封面新闻记者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