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石大胜华(60302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股价几近腰斩!石大胜华:在最热的板块干出了最冷的行情

http://www.chaguwang.cn  2021-11-05  石大胜华内幕信息

来源 :大众日报2021-11-05

  连跌七个交易日!石大胜华最近有点儿难。

  11月4日,石大胜华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针对此前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的核实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大意总结为——目前公司披露信息一切正常。

  但即便如此,依然没能挽救持续下跌的股价,截至11月5日午间休盘,石大胜华下跌4.22%,报182.3元/股,总市值369.5亿。这也是石大胜华连跌六个交易日后的继续下跌,与9月17日最高位时348.88元/股相比几近腰斩。

  

  新能源细分龙头业绩不及预期

  “看盘面远未到底,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底?”“这一次是不是真的要凉凉了?”……石大胜华六连跌之后,股吧里的股民炸开了锅。11月5日,石大胜华继续下跌,截至午间休盘,报182.3元/股,下跌4.22%,截至发稿,累计跌幅已超过30%。

  针对这波七连跌的原因,有观点认为,主要源于石大胜华三季报业绩不达预期。

  10月28日,石大胜华发布2021年度三季报,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5.55亿元,同比增长7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185.7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未7.3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288.35%。

  然而,数据虽然亮眼,但却无法掩盖第三季度业绩失速的事实。三季报显示,石大胜华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亿,而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为5.9亿,前后相差近4倍。也就是说,石大胜华的经营业绩同比在增长,环比却在大幅下滑。

  此外,公司的营收也未能延续上半年的高速增长,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4.08亿元,同比增长19.18%;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50.61%,较上半年1499.39%的增速大幅放缓。

  财报公布后,石大胜华遭遇股民们的“用脚投票”,开启一路下跌。

  

  对于三季报表现不佳的原因,风口财经多次致电石大胜华,截至发稿对方仍未接听。此前,公司曾在投资者平台公开表示,公司三季度有检修的影响、战略退出装置的减值影响、阶段性薪酬发放影响等,所以三季度的利润并不能完整展现公司的盈利能力。

  据了解,石大胜华是电池级溶剂行业的龙头企业,电池级溶剂在电解液中的用量占比达到了80%到85%,因此,电池级溶剂未来的需求将深度受益于下游电解液及终端新能源汽车的增长。

  搭上了新能源概念,石大胜华一度成为散户们心中的“大牛股”,从2021年1月份到9月份,半年多的时间,石大胜华的股价从最低时的38.57元/股,最高涨至348.88元/股,涨幅近10倍。然而新能源也并非“万金油”,进入9月中旬以后,戏剧性的一幕开始上演,石大胜华开始一路狂跌,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市值已跌去近一半。“新能源玩的就是心跳。”网友留言调侃。

  集体减仓,基金出逃

  除去在股市上的失宠,基金对石大胜华也只是“短暂地爱了一下”。

  作为电解液领域的大牛股,石大胜华也曾受到基金青睐,去年三季度,中欧时代先锋股票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中欧中小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中欧创新成长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进入石大胜华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此外,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也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该股还吸引了社保基金的青睐,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三组合位列第9大流通股东。不过到了今年第三季度,这些基金均已不在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早在三季报公布之前,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富通股票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东方增长中小盘混合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便开始减持石大胜华。

  财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海富通股票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为石大胜华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为177.77万股;东方增长中小盘混合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为石大胜华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为174.04万股;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为石大胜华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为163.99万股。但截至9月30日,上述三只基金已不在石大胜华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护城河太窄,产品不具竞争力

  资本的嗅觉是敏锐的,短期内的业绩波动不会撼动资本的决定,基金的大规模撤退自然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石大胜华的护城河并不宽。

  公开信息显示,石大胜华是国内唯一一家能生产5种电解液的公司,为公司贡献收入最大的是碳酸二甲酯(DMC)系列产品,占到公司营收的55%。根据之前国信证券的测算,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到2025年全球电池级溶剂需求约为187.1万吨,其中,国内电池级溶剂需求量约为80.5万吨,届时DMC需求量将达到22.4万吨。

  乍一看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然而需求旺盛的同时,供给也在迅速增长。据了解,目前国内DMC行业投产产能增速非常快,同时其他化工企业生产DMC的难度并不大。据不完全统计,电解液企业新宙邦在惠州项目已建成碳酸酯绿色溶剂年产能约5万吨;奥克股份年产2万吨DMC生产装置也已于2020年四季度成功产出电池级DMC,公司四季度电解液溶剂产销量已达95%。

  

  随着新能源赛道的扩大,不排除其他企业抢占市场的可能。因此对于石大胜华而言,暴利可能会有,但不会一直持续。

  11月1日,特斯拉与赣锋锂业签订产品供应合同,约定赣锋锂业及赣锋国际向特斯拉供应电池级氢氧化锂产品,这也是特斯拉在磷酸铁锂电池之后,对电池材料的新选择。因此,有观点认为,处在碳酸锂产业链的石大胜华,多少可能会受到影响。

  综合来看,石大胜华目前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11月4日晚间,石大胜华在投资者平台表示,在公司当前酯交换法生产工艺中,一吨DMC大概消耗0.6吨二氧化碳。这也与“双碳”的大趋势不谋而合,但究竟投资者会不会买单?显然石大胜华还需要更多动听的新故事。(风口财经记者吕华)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