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信银行(60199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中信银行的不完美底色:高额罚单频出 诱导消费者违规使用信用卡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9-08  中信银行内幕信息

来源 :零点财经2023-09-08

  今年5月,中信银行总市值达3699亿,其市值今年先后超越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在中国12家股份制银行市值排行中跃升至第二。

  结合中国银行业近三年疫情侵扰、银行业净息差普遍下行、提前还款等困局来看,中信银行能获此“成绩”确实可贵。

  但其实,深挖其经营数据会发现,这家银行的底色并没有那么“美丽”。

  01

  营收增长生于利息收入,衰于利息收入

  近日,中信银行披露2023年上半年业绩。

  报告期内,中信银行营业收入为1061.74亿元,同比下滑2.05%。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从近三年数据来看,该行的营收增速已不及往昔。

  据零点财经统计,从2020年上半年开始,中信银行的营业收入持续放缓。

  从2020年上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1020.13亿元、1055.92亿元、1083.94亿元,同比增长为9.51%、3.5%、2.65%,。

  今年一季度,中信银行创出自2017年以来单季增速新低,再次进入负值区间,即营业收入513.63亿元,同比下降4.94%。

  对此,该行分析,“在银行业净息差普遍下行的背景下,营业收入开始承压”。

  受此影响,净利润的增长也并不乐观,

  上半年,中信银行净利润为360.67亿元,同比增长10.89%,看起来不错的数据,其实已低于前两年。2021和2022上半年,中信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3.6%、12.02%。

  引人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的净利差仅为1.81%,且同比下滑0.23%。

  从营收结构来看,中信银行业绩增速放缓,与其主营业务的发展息息相关。

  据财报,中信银行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两大块,分别是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净收入。

  今年一季度,该行利息净收入占比 68.9%,同比上升 0.8 个百分点;非利息净收入占比 31.1%,同比下降 0.8 个百分点。

  

  由此可看出,中信银行对利息的收入十分依赖,而这也恰恰是其近年来营收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

  2019-2022年,中信银行净利息收入规模从1875.84亿增长至2113.92亿,3年时间仅增长了12.69%,同期收入增速也从13.79%降到3.34%。

  从最新披露的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其净利息收入更是直接降为负值,为366.26亿,同比下降0.87%;整个上半年净收入732.06亿元,同比减少6.42亿元,下降0.87%。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这背后最直接的原因,是其反映贷款定价的净息差指标下降较快,且公司贷款规模增速的减缓不足以抵消净息差下降损失。

  财报显示,2019-2022年中信银行净息差从2.12%降至1.97%,2023年一季度进一步降为1.87%,上半年净息差 1.85%,较去年同期下降 0.14 个百分点,已低于股份行1.89%的平均数据。

  在资产规模上,截至2023年上半年,中信银行贷款及垫款总额53,801.0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41%。

  而在一季度中,中信银行贷款及垫款总额为5.35万亿,相较于2022年末仅增长了3.88%,2019-2022年复合增速达9%。

  但据光大证券统计,2023年一季度股份行总贷款增速为6.3%,整个银行业增速则达11.6%,这也就是说,中信银行这样的增速在整个银行业额和股份行中,都相对靠后。

  净息收入之外,非利息净收入也在下滑,上半年收入为329.68亿元,同比减少15.78亿元,下降4.57%。

  其中,受全市场银承、债券承销规模下降影响,担保及咨询手续费 24.79 亿元,同比减少 4.96 亿元,下降 16.67%。

  其他非息收入几乎没有亮点,上半年,受债券和票据市场影响,票据转让和证券投资收益同比减少所致,该项收入 139.05 亿元,同比下降 18.06 亿元,下降11.50%。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上半年,中信银行多项核心值已逼近监管红线。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信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85%;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68%;资本充足率为13.22%。

  

  相比之下,同为头部股份制银行的招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09%、14.99%、17.09%。

  光大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04%、11.25%、13.51%。

  02

  高额罚单频出,诱导消费者违规使用信用卡

  核心经营数据增速放缓,在内控管理上,中信银行的“疏漏”也表现的格外明显,这通过监管部门开出的巨额罚单可能窥探一二。

  2018年12月,因理财资金违规缴纳土地款等6项违规行为中信银行被银保监会罚款2280万;2019年8月因违规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等13项违规行为,被银保监会罚没2223.7万。

  2020年2月,中信银行再次收到北京银保监局的罚单,其中,在19项违规事项中有13项涉及地产业务,被罚2020万。

  时隔一年,2021年3月,中信银行又因客户信息保护体制机制不健全,客户信息收集环节管理不规范、对客户敏感信息管理不善,致其流出互联网而被罚450万元。

  今年6月和7月,中信银行的罚单更是纷至杳来。

  6 月 15 日,因违反规定办理结汇、售汇业务,被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分局没收违法所得 2070 元,处罚款 40 万元;6 月 19 日,因擅自提供对外担保行为,未按规定办理经常项目资金收付行为等违法事实,被处罚款 1175 万元;

  7 月 5 日,因违反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管理规定,中信银行西安分行被给予警告,并处 5.4 万元罚款;7 月 11 日,因向未竣工验收的商业用房发放假按揭、假首付贷款,中信银行萍乡分行被处罚款 50 万元;7月19日,其青岛分行又因多项违规行为被罚款164万元。

  这也就是说,过去几年,中信银行几乎每年都能收到一笔罚单。但即便如此,中信银行并未有太多改进。

  且不说罚单从未停止,从公开渠道来看,用户关于中信银行的投诉也比比皆是。

  据黑猫投诉显示,截至目前,有关中信银行的投诉高达18687条,涉及主要内容包含暴力催收、威胁恐吓、手续费不透明、私自扣费、恶意侵占用户权益等。

  

  营收利润较稳但总体增幅不高,加之频频爆出的高额罚单,或导致中信银行正失去人心。

  从2021年三季度开始,中信银行的股东数量持续下滑,股价则主要在4.5块之间来回变化。

  此外,前不久,中信银行还因“力推”收藏品,建议用户“挪腾”信用卡资金涉嫌违规被媒体报道。

  据用户透露,中信银行向其推荐收藏品时承诺其为保值、增值收藏品,但事实是,用户购买后转卖时却发现其价格大打折扣。

  不仅如此用户称,在购买收藏品时,全程由中信银行信用卡工作人员操作,用户仅需口头确认,并对资金不足的用户建议可通过信用卡分期形式购买收藏品。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银行此举或违反监管相关规定,如信用卡资金用于投资等违规行为,银行存在监管不当的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信银行信用卡规模增速也在放缓。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中信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1.07亿张,较上年末仅增长5.21%,而上年同期增速为9.4%。

  另截至今年上半年,该行信用卡累计发卡 11,072.52 万张,较上年末增长 3.87%;信用卡交易量 13,555.33 亿元,同比下降 2.03%。

  在诸多银行中,中信银行的占位不差,但近两年营收增速放缓、主营业务业绩疲软也是事实。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这一方面是受银行业整体行业发展情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中信银行创新缓慢、行业竞争力不足的体现。

  8月7日,中信银行迎来新行长、新董事长,从其介绍来看,两位新领导无论是学历还是履历都很完美,但这会是中信银行从此走上更高台阶的信号吗?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