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信银行(60199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中信银行:“342强核行动方案”下的科技图景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4-06  中信银行内幕信息

来源 :BanTech智库2022-04-06

  近日,在中信银行举行的2021年报发布会上,该行行长方合英阐述了中信银行的“342强核行动方案”,即构建三大核心能力——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筑牢四大发展支柱——数字化转型、中信协同、风控体系、企业文化;夯实两大经营基座——科技和人才。此外,发布会上,该行表示正在构建以财富管理为主体的“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价值链。方合英在发布会上强调,以财富管理为核的“新零售”,将成为中信银行的第一战略和最大增长点,未来2~3年时间,零售营收占比要超过50%,规模和实力要进入同业第一梯队。

  无科技不金融,智慧化时代,不论是宏伟的战略行动方案,还是契合时代趋势的新增长模式,金融科技已成为支撑并驱动其顺利实施的关键要素。因此,本文从“总体战略目标、金融科技组织架构、科技人员占比、科技投入占比、金融科技重点布局、数字化转型成效”等六个方面解构中信银行“342强核行动方案”下的金融科技战略布局,以及科技赋能价值创造银行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总体战略目标

  中信银行坚持强核发展,加速提升市场竞争能力。聚焦“稳息差、拓中收、去包袱、做客户”四大经营主题持续发力。坚持创新驱动,持续增强引领发展活力。成立数字化转型办公室,强化数字化转型的支柱作用,全力以赴抢抓进入数字化竞争时代的“入场券”。

  在强化金融科技赋能方面,中信银行始终坚持以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为核心动力,为业务发展全面赋能,推动该行成为一流科技型银行。中信银行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驱动业务和运营模式转型,打造数据驱动型业务发展模式。投产国内中大型银行首个自主分布式核心系统,金融科技综合赋能能力实现全面跃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创新应用由点及面深度渗透到业务各领域,成为发展的重要生产力。

  此外,方合英在中信银行年报致辞中提到,“从技术应用、模式创新、流程再造到组织重塑的系统性变革,在中信银行内部已经全面铺开。这一切的变革,都是为了在以科技为主导的高维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以极致赋能让我们的客户体验到‘更加懂你’的服务。今天,很幸运我们能与众多同行携手共建金融科技这片蓝海并走在前沿;未来,‘以科技引领业务、以科技驱动创新’仍将是我们不变的追求。”从中也可看出该行对科技赋能的一贯重视。

  二、金融科技组织架构

  2021年,中信银行进行了科技条线的组织架构调整,成立了大数据中心,形成“一部三中心”的架构体系。此外,该行还成立了数字化转型办公室,以进一步强化数字化转型的支柱作用。

  

  三、科技人员占比

  中信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该行科技人员(不含子公司)达4,286人,科技人员占比达7.73%。

  四、科技投入占比

  2021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中信银行集团信息科技投入75.37亿元,较上年增长8.82%,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3.68%。

  五、金融科技重点布局

  1

  打造信创云核心平台

  中信银行坚持以科技塑造新优势,打造垂直式服务生态,不断筑牢科技底座。在突破传统业务平台无法支撑数字化转型桎梏方面,瞄准“云计算”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打造承载数字化系统的核心平台——信创云,抢占数字化转型未来“云”技术制高点,成为唯一荣获人行金融业优秀信创试点机构的股份制银行。

  2

  加大科技投入

  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在年报致辞中提到,“作为一名‘老中信’,我见证了中信银行由科技年投入不足20亿元、总行端科技人员不足300人,向年投入超70亿元、全行科技人员规模近4,300人的跨越式发展。这不仅是时代进步下的历史必然,更是中信创新基因传承下的主动进化。”

  3

  优化组织架构

  目前,中信银行已完成了科技条线的组织架构调整,新成立了大数据中心,形成“一部三中心”的科技架构体系。此外,成立数字化转型办公室,强化数字化转型的支柱作用,全力以赴抢抓进入数字化竞争时代的“入场券”。

  4

  深化数业融合与数技融合

  2021年,中信银行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全面深化数业融合与数技融合,财富客户旅程、对公数字化营销平台、全面风险智慧管理平台等一批重点项目陆续落地。

  六、数字化转型成效

  中信银行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强行战略,以客户价值为导向,以客户旅程重塑为抓手,推动前、中、后台联动升级;以金融科技为永续动能,全面塑造全行经营管理的数字化能力,打造智慧、生态、有温度的数字中信,提升全行竞争力和市场价值,全力支撑强核行动高质量落地。年报显示,2021年该行数字化转型主要取得以下成效:

  1

  不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底座的构筑

  一是深化业技融合,以商业级敏捷为目标,持续深化业务与技术融合,业务需求交付数同比提升72.94%,交付时效同比提速35.00%。

  二是中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业务中台推出首批公共业务能力服务,打破了传统“竖井”系统建设模式;技术中台迈入大规模落地推广新阶段,初步建成支撑云原生开发模式的技术底座,实现研发效率的显著提升;数据中台稳步释放数据价值,全行级数据湖平台和国产数据仓库全面投产,数据整体处理效率提升5倍以上。

  三是持续深化基础架构云转型,基础设施云化率达到99.6%,单笔交易系统运维成本同比下降20.1%,基础设施资源交付能力缩短至“小时”级。

  四是抢占数字化转型下一代“云”技术制高点,作为首批启动金融信创全栈云工程的股份制银行,中信银行已完成测试云、生产云和生态云布局;建成业内领先的全行一体化运维、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三大体系;荣获业内首个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卓越级认证,全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2

  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一是“中信大脑”核心功能基本建成,基于完全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中信大脑”平台核心功能基本建成,全面赋能该行产品、销售、风控和运营。

  二是推出“效率+”平台,针对日常经营手工重复操作多、流程数据断点多等业务难题,推出集低效场景识别、工具研发、工具上架、工具服务于一体的“效率+”平台,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平台获得2021年《亚洲银行家》“中国最佳流程自动化项目”。

  三是完成区块链平台2.0升级,继续保持同业领先,一次性通过中国金融认证中心420余项专业测评,产品化能力持续增强,新落地供应链金融、家族信托、公积金网贷等多个业务场景,斩获2021年《亚洲银行家》“中国最佳区块链项目(资金管理类)”。

  四是面向全行业开源共享全套生僻字解决“中信方案”,惠及全国千万生僻字姓名群众,入选人民银行2021年金融信息化“10件大事”。

  3

  持续深化数字科技向业务领域的赋能

  一是面向公司客户,紧紧围绕汽车、医疗教育、跨境电商等行业生态,全面打造开放化、线上化和综合性的数字化产品平台,增强与客户的数字化连接;推出普惠产品信贷工厂,按照“流水化作业、模块化组装、开放式对接”模式,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至1个月,效率提升75%,快速响应一线产品创新需求。

  二是面向零售客户,上线零售经营平台(M+),实现全客户、全产品、全渠道的一体化经营,助力该行贵宾客户数破百万;投产零售客户资产配置系统,通过建立自上而下、全流程、专业化的系统工具,全面支持总分行投研投顾构建组合策略,赋能支行理财客户经理;聚焦高频行业和场景连接,推进开放银行数字化生态建设,业内首批推出依托鸿蒙生态的金融服务,通过标准化产品组件与行业共建场景超1万个,服务用户超720万人,累计资金交易达6,400多亿元。

  三是面向金融市场,上线集中交易平台,业内率先实现金融市场事前风险管控,做市和交易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本币做市子系统覆盖20个报价策略,报价量超10万亿元,同比提升10倍以上。

  4

  赋能中后台

  一是投产全面风险智慧管理平台,优化升级信贷风控和运营风控平台,实现业务风控场景全面接入,形成覆盖线上业务全流程的风控体系。

  二是落地新一代信创数字化办公平台,有效提升线上协同办公效率,打造绿色低碳办公环境。

  此外,中信银行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中信银行零售管理资产规模3.48万亿,零售信贷规模超2万亿,可比口径均位列股份行第二。零售营业净收入的全行占比已超过40%。在零售金融板块的各项业务上,中信银行的信用卡实现了亿级发卡;私人银行客户数超过6万户,近三年复合增长率21%;贵宾客户总数超过100万户,近三年复合增长率14%……可以预见,未来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新零售”板块将在中信银行打造价值创造银行的过程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未来,随着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ICT技术的加速演进,金融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深化推进,行业生态的加快构筑,以及“元宇宙”等新概念及新风口的出现……将持续推动金融业经营理念及服务模式的重塑与转型。2022年,已迈入自身发展第35年的中信银行,其金融科技将在坚持追求“以科技引领业务、以科技驱动创新”、打造新零售增长第二曲线、构建“价值创造银行”,以及开启高质量发展“强核”之路上释放怎样的关键动能,未来可期。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