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环球网2022-06-23
贵阳银行是一家在2016年实现A股上市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开信息显示,经过多年的发展,贵阳银行探索走出了一条“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并重,稳健经营与开拓创新并举,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并进,深耕本地与辐射区域并行,经营效益与社会效益并显”的特色化发展路径。但与此同时,贵阳银行也存在不良率走高、逾期贷款质量恶化等问题。
公开信息披露显示,截止到2022年一季度末贵阳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41.87亿元,相比2021年末的37.04亿元净增加了近4亿元,不良率也从2021年的1.45%提升到2022年一季度末的1.61%。此前贵阳银行在2021年年报中披露,当年不良率从上年度的1.53%下降到1.45%,这也意味着在2022年贵阳银行的不良率有所抬头。
在2021年年报中,贵阳银行描述道:“不断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治理体系,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求,重点把好资产质量关,强调控源清淤、整体施策,通过新增贷款严管控、潜在风险早化解、逾期贷款防劣变、不良贷款快处置,实现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逾期剪刀差”三降“。”对于在2022年一季度不良率抬头的原因,贵阳银行并未接受记者采访。
尽管贵阳银行2021年度不良率虽然小幅下降,但是不良贷款余额却从2020年末的35.36亿元小幅增加到2021年末的37.04亿元,增幅仅在5%左右;而与此同时,贵阳银行2021年逾期3个月以上贷款余额增长却非常快,其中逾期3个月至1年贷款余额和逾期1年以上3年以内贷款余额,均同比大增了近80%,最终导致贵阳银行逾期3个月以上贷款余额从2020年末的不到22亿元,猛增到2021年末的33亿元以上,同比大增约50%,增幅显著超过了同年不良贷款余额的增速。
这也就意味着贵阳银行2021年末不良贷款对逾期3个月以上贷款余额覆盖度明显下降,仅为110%左右,逼近于100%的监管红线,这也指向贵阳银行逾期3个月以上贷款质量显著恶化。
值得关注的是,“息烽发展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是贵阳银行控股,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贵州省息烽县人民法院出具的《民事判决书》【(2022)黔0122民初134号】,其中载明:2019年5月10日,被告曹某作为借款人与原告作为贷款人签订《个人借款合同》,约定被告曹江玲向原告借款40万元用于钢材进货,贷款期限自2019年5月13日至2020年5月12日,贷款年利率9.6%(固定利率),利息从2019年5月13日起按天计算,按月结算,结息日为每月12日。本案中,“息烽发展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与借款人签订的贷款合同年利率高达9.6%。
与此类似的是,“息烽发展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为“息烽发展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根据贵州省息烽县人民法院出具的《民事判决书》【(2019)黔0122民初531号】,其中载明:2016年3月18日,原告与被告向彬签订《个人借款合同》,约定被告向原告借款60万元,借款期限自2016年3月21日至2017年3月20日,贷款利率12%,还款方式为按月付息,到期还本。也即在本案中,“息烽发展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与借款人签订的贷款合同年利率高达12%。
此外,根据《天眼查》检索信息显示,“贵州白云磨料有限公司”是贵阳银行的全资子公司,也是贵阳银行旗下唯一一家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销售棕刚玉磨料、其它磨料等,该公司在2017年年报申报中公布经营状态为“开业”、从业人数25人,当年主营业务收入161万元、资产总额1313万元;随后在2018年年报中经营状态已经为“停业”。请问贵阳银行针对这样一家已经停业多年的实业类型全资子公司,迟迟未予办理工商注销,原因是什么?另据《天眼查》检索显示,“贵州白云磨料有限公司”因劳务合同纠纷被自然人起诉,并于2019年2月开庭,此时相距该公司停业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时间。
据数据统计,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末时,基金对贵阳银行的持股数量分别为14572.65万股、7360.34万股和6929.54万股,呈现出逐年减仓的趋势;截止到2021年年报,贵阳银行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没有一家证券投资基金机构,而且贵阳银行的公开信息中也从未显示过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的事项。
不仅如此,中融人寿是在2021年第四季度新进入到贵阳银行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的,截止到2021年末持股数量达8857.44万股。根据上市公司中天金融披露的2021年年报显示,2021年中融人寿营业收入141亿元,营业利润亏损68.78亿,净亏损65.36亿、同比大降2624%);截止到2021年末,中融人寿净资产为-33.33亿、已经资不抵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