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玲珑轮胎(60196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山东轮胎“江湖”解读:玲珑轮胎强势领跑,青岛双星掉队

http://www.chaguwang.cn  2021-07-27  玲珑轮胎内幕信息

来源 :新浪山东发布2021-07-27

  2021山东上市公司观察:

  山东轮胎“江湖”:玲珑轮胎强势领跑,青岛双星掉队

  山东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橡胶强省之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我国橡胶相关企业共有157.3万家,山东省以19.4万家的企业总量排名全国第一。作为与橡胶产业密切相关的轮胎行业来说,A股轮胎企业共9家,其中,山东就占5家,分别为:玲珑轮胎(601966.SH)、赛轮轮胎(601058.SH)、三角轮胎(601163.SH)、青岛双星(000599.SZ)和森麒麟(002984.SZ)。

  

  △资料来源:企查查、爱企查、东方财富网、企业年报

  这5家轮胎企业虽均为行业佼佼者,但在业务和业绩方面已经拉开差距。日前,在山东省橡胶行业协会主办的第18届中国国际橡胶技术(青岛)展览会上,公布了2020年山东省橡胶行业综合实力50强名单,其中,在轮胎制造业(含摩托车胎)排名中,玲珑轮胎位列榜首,赛轮轮胎、三角轮胎、青岛双星、森麒麟分领第2、3、4、9名。

  

  

  △数据来源:企业2020年报、2021年一季度报

  而从更加直观的业绩角度来看,山东5家轮胎上市企业也表现出了与此次山东轮胎制造业榜单相符合的差异。其中,玲珑轮胎无论在总资产、总市值,还是在盈利能力方面,都表现得更为稳健,赛轮轮胎、三角轮胎紧随其后,相比之下,青岛双星和森麒麟逊色不少。去年,青岛双星甚至出现亏损,今年一季度虽然净利润由负转正,但增长幅度不大,未来发展仍然存忧。

  玲珑轮胎:一季度营收近50亿,继续领跑

  近日,玲珑轮胎可谓“双喜临门”,不仅被评为2020年山东轮胎制造业50强第一名,其董事长王锋还入选了福布斯中国50位最佳CEO之一。而在荣誉背后,玲珑轮胎的企业实力不容小觑。

  最新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玲珑轮胎实现营收49.87亿元,同比增长39.22%,实现净利润4.95亿元,同比增长33.12%,扣非净利润为4.58亿元,同比增长35.83%。

  此外,去年在经济环境萎靡的背景下,玲珑轮胎提前启动了“新零售”战略,在一年时间内新建旗舰店超过100 家,新建品牌店、挂牌店 1800 多家。

  “新零售”战略为玲珑轮胎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使得玲珑轮胎的业绩在去年逆势上扬,数据显示,玲珑轮胎去年国内零售市场总体销量增长约43%,其中,从3月实行“新零售”以来同比增速达50%。去年全年,玲珑轮胎累计销售轮胎6332.54万条,同比增长7.34%,营收和净利润则分别同比增长7.1%和33.13%。

  事实上,近年来玲珑轮胎的盈利能力持续向好。数据显示,2016年-2020年,其分别实现营收105.18亿元、139.18亿元、153.02亿元、171.64亿元、183.8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10.48亿元、11.81亿元、16.68亿元和22.2亿元,主要财务指标稳中有升。

  据悉,玲玲轮胎前身为招远轮胎制修厂,始建于1975年,其从不足300平方米的几间土房中从事轮胎翻新、修补起家,现已逐渐发展成为国内专业化、规模化的轮胎生产、研发、销售企业,其主营产品为全钢子午线轮胎、半钢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胎等。2016年,玲珑轮胎在上交所敲钟上市。

  如今,玲珑轮胎的产品销往全球 173 个国家,成为红旗、长城、一汽解放、奥迪、大众、通用、福特、本田等全球60多个汽车厂家的稳定供应商。

  今年6月,英国权威轮胎媒体《Tryepress》发布的全球轮胎最新排名显示,玲珑轮胎跃居全球轮胎企业第12名。此外,在去年3月由英国品牌价值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品牌金融)发布的“2020年全球十大最具价值轮胎品牌”榜单,玲珑轮胎成功上榜,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轮胎品牌。

  赛轮轮胎:净利润依赖越南子公司

  与始创于1975年的玲珑轮胎相比,赛轮轮胎属于后起之秀。2002年11月,其前身青岛赛轮子午线轮胎信息化生产示范基地有限公司成立,2011年于上交所上市,经过近20年的发展,当前的赛轮轮胎已是一家专业从事轮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近年来,赛轮轮胎业绩整体在起伏中缓慢上升。具体来看,2016年-2020年,其分别实现营收111.13亿元、138.07亿元、136.85亿元、151.28亿元、154.0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62亿元、3.3亿元、6.68亿元、11.95亿元和14.91亿元。

  今年一季度,赛轮轮胎实现营收41.49亿元,同比增长28.2%,实现归母净利润4亿元,同比增长47.1%,实现扣非净利润3.92亿元,同比增长48.37%,盈利能力向好。

  值得一提的是,有媒体指出,赛轮轮胎业绩的增长主要受益于其越南工厂的低廉人工、原材料及税率优惠。从年报来看,2018年、2019年,赛轮轮胎七成以上的归母净利润来自于其越南子公司。2020年,这种依赖有加重趋势,其赛轮(越南)有限公司的净利润为13.59亿元,占赛轮轮胎归母净利润的比重高达91.15%。

  而随着海外疫情的传播,有不少投资者对赛轮轮胎未来的发展表示担忧。近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问道:请问董秘,贵公司越南工厂有没有受到疫情影响?被迫停产?

  对此,赛轮轮胎表示,公司越南工厂目前正常生产,且越南工厂一直积极进行防疫管控,为避免员工外出感染,目前越南工厂除必要人员可外出,其余人员均不得随意外出。

  此外,据一季报,当前赛轮轮胎前10大股东中,有一半股东所持股份为存在质押情况,其中,第一大股东瑞元鼎实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3.51%)质押1757.05万股,其董事长袁仲雪(持股比例7.16%)质押13879.24万股。

  就在7月19日,赛轮轮胎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7月16日收到袁仲雪的辞职报告,申请辞去公司总裁职务(但仍担任公司董事长职务)。

  三角轮胎:股价节节走低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收盘,三角轮胎报收于14.35元,较2020年末的15.65元(前复权价)已下跌8.31%。

  事实上,自三角轮胎2016年上市以来,其股价就一直被投资者诟病。资料显示,2016年9月9日三角轮胎募集资金44.14亿元,首次发行2亿股,以22.07元/股的价格登陆上交所。但上市后,三角轮胎令人大跌眼镜,其上市开板后的一年里,从未涨停过,且同年9月20日创出50.59元/股的最高价后便一路狂跌至今。2017年12月5日,三角轮胎还跌破了发行价,被戏称为“最差次新股”。

  有媒体统计称,2016年末有11.21万投资者持有三角轮胎,到2018年3月31日只剩下7.58万,这意味着,3.63万股民不堪忍受阴跌的痛苦,选择了割肉离场。

  近日,接连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请问公司现在是不是遇到什么瓶颈了,现在的股价能够反应出公司的真实市值吗?”“贵司上市五年来股价持续下跌,说明资本市场并不看好贵司前景,请问贵司有做过什么有效措施来增加公司的价值吗?”

  而三角轮胎对此的回应口径为: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经营活动情况正常。

  但从三角轮胎近年来的业绩来看,经营状况同样存忧。有媒体统计指出,三角轮胎的营收曾在2013年达到过峰值,为101亿元,其后便走上了下降、小幅反弹的循环中,业绩动荡不稳,整体呈下滑趋势。

  2020年,三角轮胎实现营收85.35亿元,同比增长7.49%,实现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25.11%,但整体来看,其业绩还未恢复到2014年水平,营收质量不高。

  而业绩的不景气或许源于其主营业务销量排名下降。在美国的《Tire Business》每年(根据世界各国企业轮胎销售额)评出的世界上销售额最高的75家轮胎企业中,三角轮胎排名逐年下滑,2016年-2020年分别位列第15、16、22、25和27名。

  青岛双星:上半年预亏2200万元-2700万元

  

  7月14日晚间,预计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200万元-2700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27元至0.033元。

  对于亏损的原因,青岛双星表示,受原材料快速上涨、人民币汇率上涨、出口运费暴涨和车载芯片短缺影响车辆生产导致配套销量减少,公司成本费用增加,预计上半年亏损。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青岛双星首次出现亏损。过去两年,在山东5家上市的轮胎企业中,青岛双星是唯一一家出现亏损的企业。

  具体来看,2019年、2020年,青岛双星分别实现营收41.24亿元、44.21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和-0.31亿元。

  对于去年业绩,青岛双星称,由于2020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因疫情导致出口运输受阻,海外市场同比有所下降;同时,2020年下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抵消了部分效益增长。

  资本市场方面,青岛双星的表现同样不被看好。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收盘,青岛双星报收于3.8元/股,较2020年末的4.24元(前复权价)下跌10.35%。7月15日,就在公布半年预亏公告的第二天,青岛双星盘中跌幅达5%。

  公开资料显示,始建于1921年的青岛双星并不是一开始就以轮胎产品为主营业务,在2008年以来,双星主业主要为鞋和服装。2008年鞋服产业全面改制后从集团分离,双星全面转行到轮胎产业。当前来看,青岛双星第一大股东为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32.19%,其背后实控人为青岛国资委。

  2014年,青岛双星开启了“二次创业、创轮胎世界名牌”的新征程,关闭了所有老工厂,淘汰了全部的落后产能,建成了全球轮胎行业全流程“工业4.0”智能化工厂;2020年,双星又开启了“三次创业、创世界一流企业”为口号的全新战略,由市属国有独资企业转为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但是从业绩来看,这些“响亮”的口号并未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

  森麒麟:跨领域收购难言乐观

  公开资料显示,森麒麟成立于2007年,其主营业务为专注于绿色、安全、高品质、高性能子午线轮胎及航空轮胎的研发、生产、销售,产品根据应用类型分为乘用车轮胎、轻卡轮胎及特种轮胎,是国内第一家生产航空轮胎的民营企业。

  由此来看,森麒麟在5家轮胎企业中更偏向高端、尖端产品的制造。据悉,森麒麟历经逾七年持续研发投入,成功掌握了航空轮胎技术及产品,成为国际少数航空轮胎制造企业之一。

  事实上,森麒麟这种对智能科技的“垂青”不仅表现在主营业务上,还表现在了跨界收购上。今年2月28日,森麒麟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青岛众城产业投资(有限合伙)签署了青岛科捷机器人的股权转让协议,然而科捷机器人在2020年1-9月的营业收入为4404万元,净利润为-1404.7万元,标的的亏损使得外界并不看好该收购案。有媒体评价称:跨领域收购的背后,森麒麟是否要投资其他方向,扩展业务领域,仍需观望。

  与此同时,森麒麟自身的业绩也“不温不火”,发展势头不强。2021年一季度,森麒麟实现营收11.95亿元,同比增长3.02%,实现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净利润为2.5亿元,仅同比增长0.57%。

  近年来,森麒麟还被指官司不断,为未来发展埋下隐患。

  其中,虽然森麒麟成立仅14年,但其与米其林公司的诉讼前后就已经历近10年时间。从2010年开始,米其林就在搜集森麒麟“傍大牌”的行为,并提起诉讼。招股书显示,2019年7月,森麒麟被要求赔付米其林金额30万元。另据天眼查显示,森麒麟至2013年起,被即墨市法院、青岛中级法院12次被列入被执行人行列。

  今年4月,森麒麟的IPO保荐人顾峥、焦阳还被中国证监会出具警示函,其理由为“森麒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保荐代表人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对森麒麟关联交易、成本核算等情况的核查不充分。”

  看来,森麒麟不仅在业务方面备受质疑,在诚信经营方面也要加强管理了。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