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雪球2023-08-24
建设银行今年的中报主要受到宏观经济影响,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行对净息差产生冲击,利息收入同比降低,导致营业收入增长为负,在营业支出方面经营及管理费成本维持上升导致营业支出增长大于营业收入增长,两者相加在3.5%左右。建设银行通过减少信用减值损失,非息收入增长正贡献3.68%,从而保证了净利润。纵观2020年大幅提高信用减值损失以后,建设银行每年都会减少信用减值损失来保证净利润增长。
第一部分:规模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到了2023年中报,建设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低了。但是总资产和风险加权资产同比增速一致,建设银行没有提高信用风险权重,而是增加了权益乘数,来保持盈利能力ROE的稳定。自从我几年前买入建设银行以后就看到建设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比较高,感觉没有充分利用起来。这次市场利率下行,净息差下降,就看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性了,建设银行通过提高权益乘数稳住了盈利能力ROE的下降压力。
第二部分:利息收入
由于宏观经济融资需求不够旺盛,市场利率shibor和LPR持续下降。利息收入受到市场利率下降影响,持续让利实体经济,净息差承压。利息收入中利率因子负贡献较大416.27,规模因子正贡献较小361.43,规模无法弥补利率的下行。
从净息差这个表可以看到,净息差同比下降30bp,贷款收益率下降最多,是LPR利率下降导致,让利了实体经济。在金融投资和同业投资方面,因为shibor利率是跌的,还能保持这个收益率,我猜应该是提高了资产的久期。负债端的同业负债应该也有类似的情况。
从贷款的公司个人境外三个分类可以看到,其实境外的贷款利率是上升的,收益率上升222bp,因为美联储加息。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出,境外资产占比较大的中国银行可能在美联储加息周期,净息差会相对其他大型银行要好看一些。境内人民币贷款由于利率下降贷款收益率下降。这里也可以看出,加息周期对于银行股来说是利好,可以扩大净息差。反之则是利空。
存款成本进一步上升。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这里是活期存款增速较低,定期存款增长较快,结构性提高了负债成本率,这是流动性陷阱的表现。流动性陷阱有一个表现就是储户不投资不消费买很多定期存款。在存款里,只有公司活期存款为货币供应量M1,公司和个人定期存款和个人活期存款为货币供应量M2。因此我们每个月看央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的时候可以通过M2-M1的剪刀差看出企业活期存款的情况。其实当经济活跃的时候,活期存款是比较多的,经济不活跃的时候定期存款是比较多的。因此对于流动性陷阱时期,我们会呼吁国家降低定期存款利率来对冲市场利率的下降,刺激定期存款的储户去投资去消费活跃经济。所以经济周期除了对银行资产质量有影响意外,还对银行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结构有影响。
第三部分:资产质量
资产质量分为两部分,其中主要是贷款部分和非贷款部分。这次建设银行减少了信用减值损失,其实就是减少了非贷款类资产的信用减值损失。而贷款类资产的信用减值损失还是保持稳定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建设银行的拨贷比是上升的,上升了1bp。所以是减少了非贷款类资产的减值计提。
在贷款行业分类里,我们可以看到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和采矿类是最高的,但是这两个行业的贷款分类是占比较小的。因此投资者在看到市场关于房地产的负面信息的时候也要理性认识到房地产行业在银行的占比不大。建设银行占比更大的五大行业(服务业,电力,交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贷款不良率都有所下降。
2023年中报逾期贷款2618.55亿,不良贷款3166.36亿,逾期不良贷款偏离率82.70%
2022年年报逾期贷款2188.12亿,不良贷款2928.25亿,逾期不良贷款偏离率74.72%
逾期贷款偏离率环比上升。依然在100%以内,不良贷款认定在同业中非常严格。
迁徙率也是一个较为直观的资产质量指标,在无法直接看到不良贷款生成率的时候看迁徙率是不错的方法。迁徙率上升了,我们需要保持关注。
总的来看,银行与宏观经济深度绑定,宏观经济周期深度影响银行的净息差和资产质量。我们在日常投资活动中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和预判宏观经济对银行净息差和资产质量的影响。然后在季度报表出来的时候进行验证,并非刻舟求剑和事后诸葛亮。希望投资者对报表保持正确的态度。在净息差方面,从最近高层流露出的文章上看,央行应该会维护银行的净息差和利润。预计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对冲利率下行对银行净息差的冲击,可能在负债成本率上会有一些操作来进行对冲。最近央行在降低MLF的时候就没有降低5年LPR为首次出现。
目前建设银行增长每股收益3%,预期明年分红10股4元,A股息率达到了6.66%,H股股息率更是超过了10%。估值水平很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