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消息,2023中国经济传媒大会上,国创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建设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洪章就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谈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王洪章指出,支持高质量发展,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应有之义。在他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及现在提出高质量发展,这三项重大经济政策,保证了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针对每个时期的每项经济政策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王洪章强调,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助力器,在支持高质量发展中,需要努力结合实体经济强化三个转变:“第一,从注重总量到注重结构调整。第二,从强调规模到注重质量转变。第三,从注重效率到既注重效率又注重效益。”
与此同时,王洪章也指出,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中需要关注的三个方向:“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金融应给予更多的支持,这三个方面在高质量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文猛)
附:王洪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演讲全文
大家上午好!
应经济日报邀请,参加本届传媒大会,交给我的任务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个大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总书记讲的一个首要任务,一个第一要务,充分说明高质量发展在建设现代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高质量发展成为大家都在关心的重要问题,在抗击疫情三年,应对国际复杂经济环境中,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浙江是一个市场经济极度活跃的省份,也是全国创新高地、改革高地与开放高地。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年伊始,浙江继续擦亮创新、改革、开放这三把利器,部署了三项“一号工程”,这三项“一号工程”立足浙江自身发展优势,进一步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浙江已成为国家东部率先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2022年,浙江人均GDP1.7万美元左右,已经进入高收入国家标准的门槛,迈入现代化指日可待,按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目标,浙江以敢为争先的干劲开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气象、新突破,向中国式现代化迈进。
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金融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中国式现代化对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全方位要求,强调金融功能的有效发挥,着力解决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为实体经济服务。通过浙江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效果,金融在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方面还有许多工作需要继续做好。下面就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分享:
一、支持高质量发展,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应有之义
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既切合实际又是标准很高的目标要求。三年疫情以及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异常复杂,我们国家适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现在又提出高质量发展,这三项重大经济政策保证了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针对每个时期的每项经济政策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这些效
果证明,我们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影响,较好应对了国际经济贸易复杂局面对我国经济的巨大冲击,所以我们才有条件和可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助力器,在支持高质量发展中,需要努力结合实体经济强化三个转变:
一是从注重总量到注重结构调整。我国现有金融资产已达400多万亿人民币,支持着100多万亿的GDP创造能力。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结构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收入分配结构不均衡,等等。说明金融在支持高质量发展中,需要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实体经济服务,并实现有价值的增长。
高质量发展需要有一个最优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若金融支持了不合理的结构需求,则会违背经济规律和金融运行规律,并且对社会经济或金融自身产生负效益,历史和现在有这样的教训。金融的任务是服务实体经济,出发点应着眼于国家发展战略,包括各地方区域发展规划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这些规划和目标要求,会优化资源禀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加速资本积累,所带来的是技术创新和高附加值新型产业的涌现和产业升级,这与金融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当金融强调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在重视融资总量的同时,要特别重视与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规划相衔接,这样才能产生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
二是从强调规模到注重质量转变。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质量要高、效益要好。庞大的金融资产注入到实体经济,需要把握好投控方向、风险识别,确保实体经济效益提升。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需要细化每个经济实体个体产业是否升级,技术是否随之创新及有自生能力,生产成本是否降低并有竞争力,落后的生产工艺、生产力水平和质次价高的产品,无法实现资本积聚,更难以参与市场竞争,注定是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谈不上高质量发展。这些需要遵循有效性市场原则,让市场去检验各种要素的价格适应能力,并以此来引导企业去
适应市场要求,参与市场竞争。
三是从注重效率到既注重效率又注重效益。近十年来,银行利用金融科技,开启了转型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大幅度提升,在提升实体经济服务效率的同时,近几年,由于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实体经济效益增长不均衡。根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统计公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2021年下降4%,其中股份制企业、外商企业、私营企业下降明显,分别下降2.7%、9.5%、7.2%,其中制造业是下降的主要行业,下降13.4%。另一个表现是,银行不良贷款率呈上升趋势,到2022年为1.63%,总体上资产质量是稳定的,但考虑到对部分领域贷款实行延期还贷和信贷总额增加较快因素,贷款质量存在承压的因素。这些不均衡给银行支持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支持高质量增长,在供给侧方面要积极促进生产要素最优配置,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原材料等要素的最优供给,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以高质量产品、技术和服务供给,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企业可持续生存、人民和社会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需要,在提升服务质量中提高经济效益。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部门的天职。实现这些是金融的重要责任。从金融的基础功能来看,金融当前最重要的是在资金融通、运营模式、产品供给方面进一步回归本源,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现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共生共荣。这是金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和良好价值导向应有之义,也是金融推进共同富裕,让全体老百姓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的唯一崇高目标。
二、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中需要关注的三个方向
我们在说到高质量发展中,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金融应给予更多的支持,这三个方面在高质量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
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影响综合国力竞争的唯一因素,国家已经把科技创新嵌入到各项经济
政策和区域规划之中。近些年国家批准众多的自贸区、创新试验区、示范区,企业的各类研发中心、开发中心也已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些创新机制已经形成了从众创空间、建孵化器,发展到加速器,最后形成完整的创新链条和良好的创新生态,有的创新试验区、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领头羊。通过浙江我们看到,浙江在新兴领域、新业态的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创新能力升至全国第4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8%。全国与浙江同样,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均把创新发展放在头等位置。这种对创新的渴望和时不我待的发展意识,对金融的要求是现实的,也是急迫的。对金融来讲,要构建涵盖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等多层次的投融资市场体系,建立政府、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保险、社会资本等不同来源、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期限的资金组合,形成尽可能多的服务方式。同时,加强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丰富市场供给。比如金融机构面对科技创新的强大需求,有必要建立专门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组建科技创新专业化团队,利用金融科技手段设计符合创新要求的服务模式。比如根据资本市场上的长期资金性质,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制度。债券市场、货币市场、信贷市场可通过“科创贷”、“智慧贷”、投贷联动、风险投资、知识产权抵押等方式,打造科技金融特色化、专属化、精细化产品和服务。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融通机制,促进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对金融来讲,金融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是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互联网技术应用和数字化经营转型持续扩大着金融服务触达边界,提高着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科技创新已成为抢占金融转型发展制高点的核心要素。金融机构有必要制定战略规划,使传统金融业态愈发向创新经济业态转型,为实体经济提供最佳的数字化服务。
最近,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风险认知事件,即美国硅谷银行倒闭事件,对银行服务科技产业出现了不同看法。美国硅谷银行倒闭与银行经营对象并无直接关系。硅谷银行成立40年
来,资产做到2000多亿美元,成为硅谷科技园区最主要的服务银行,对硅谷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它的商业模式是,向早期创业企业发放贷款并收取较高利息,并通过协议获取企业部分认股权或期权;集团直接持有企业上市股权或并购时行使期权获利;对前景看好的创业企业,通过创投公司,以风投方式直接投资,以获得资本增值。硅谷银行经过40年实践,通过多种金融功能和产品,支持硅谷地区企业创业创新,已证明是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只是因为美联储一年中9次加息,造成硅谷银行流动性风险。目前,我们国家尚无专业的科技金融机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支持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如何在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需要讨论研究。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碳金融任重而道远。
这次陆家嘴论坛,央行行长易纲仅讲了碳金融一个话题,说明碳金融在金融工作中的重要性。人民银行在此讲了“30·60”目标的两个难点。一是排碳企业和用户的碳成本大部分由社会承担,无法有效激励企业和家庭改变行为方式。二是传统化石能源没有承担全部碳排放成本,造成绿色能源成本高于化石能源成本的不合理现象。
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市场化的惩罚和激励机制,需要加快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完善,通过市场方式和价格调整降低绿色成本,惩罚高碳行业碳排放。在实现“30·60”目标中,金融承担重要责任。实体经济的绿色转型,需要金融给予综合性多功能服务,商业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多种绿色金融工具需要加快发展,目前绿色融资不到30万亿人民币,距离绿色投资百万亿元的需求和400多万亿元的金融总量,30万亿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宏观部门、金融监管和商业金融机构付出努力。
金融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也很突出。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需要缩小这种差距,使这些地区与全国发达
区域一样,同步进入现代化行列。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金融的任务很重,现在的问题是,存在差距的地区,其金融的差距也非常明显,金融总体表现偏弱。过去几年,P2P等金融乱象,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问题基本上都发生在这些地区。所以,按照中央的要求“金融活则经济活”,差距明显的区域可把金融再造做为突破口,打造诚信经济环境,优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