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证券报2022-08-11
在提前锁定未来一到两年内的硅片销售后,京运通继续加码布局光伏赛道。8月10日晚,京运通发布公告,拟将原募投项目“乌海10GW高效单晶硅棒项目”变更为新项目“乐山22GW高效单晶硅棒、切片项目”,新项目总投资达53.64亿元。
预计总投资收益率达16.69%
公告显示,新项目实施主体为乐山市京运通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在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新型工业基地。预计投产时间相较于原项目延期至2023年12月。
对于项目变更原因,公司解释称,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的募集资金于2021年1月到账,2021年年初以来,在“碳中和、碳达峰”整体目标的带动下,“能耗双控”相关政策整体趋严,对公司乌海二期项目取得能评手续并推动实施造成了实际影响。因能评相关手续暂未取得,公司无法按计划开工建设,导致原项目进度有所滞后。针对暂无法取得能评的情况,公司积极寻找其他合适的项目地址。目前公司拟在四川省乐山市投资建设的“乐山22GW高效单晶硅棒、切片项目”已取得项目备案、土地不动产权证书等手续,并于2022年7月取得能评相关手续。综合考虑原项目和新项目的实际实施情况及预计实施进度,并结合宏观政策、行业发展情况、市场需求、公司战略规划等因素,公司经过谨慎论证决定进行项目变更。
公司强调,新项目与原项目相比,规模有所提升,并配套切片产能规划,不仅顺应光伏行业持续发展的趋势和背景,也与公司继续扩展新材料主营业务的战略发展方向相契合。
针对投资所需资金来源,公告显示,除使用前述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约21.5亿元(含利息收入)外,新项目投资的其余资金为公司自筹资金(包括但不限于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或在对新项目实施主体不丧失控股权的前提下引入其他投资者等)。
对于项目投资收益情况,公告显示,经综合测算和分析,新项目达产后,总投资收益率达16.69%,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8.26%,投资回收期为6.02年(含建设期1年),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
行业或迎来洗牌
作为曾经的设备厂商领域龙头,京运通曾是除晶盛机电外国内第二大单晶生长炉厂商。不过,随着2018年到2019年间该公司正式迈入硅片赛道,其主营业务结构开始向新能源领域倾斜。2021年年报显示,京运通硅片业务的收入占总营收近半,报告期内硅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04亿元,同比增长59.25%,毛利率为26.83%。
业内人士表示,京运通在光伏硅片领域大幅扩张和下游较为旺盛的需求有关。2021年,京运通先后在年初和年末与江苏润阳、通威太阳能、晶澳、爱旭、江苏新潮等多家光伏巨头签订单晶硅片销售长单,销售总量总计约45.4亿片,销售额超200亿元。2022年3月,天合光能与京运通签订了长单,年内采购2.90亿片单晶硅片,销售金额总计约24.51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除京运通外,在硅片领域中,隆基股份、双良节能、高景太阳能、美科等硅片公司也在加紧扩产。按照目前各家公布的扩产计划,未来硅片的产能或远超装机量的需求。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55家主流光伏上市公司中,有13家公司今年一季报出现“增收不增利”情况。5月3日,京运通发布2022一季报,公司主营收入为19.37亿元,同比增长76.79%;归母净利润为892.47万元,同比下降95.89%。对此,公司也坦言,新材料业务方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但盈利情况同比下降,除公司新建生产基地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出货量和毛利率水平不稳定以及相关基地停产检修等因素外,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增长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也是重要原因。
“随着新建硅片产能不断释放,2022年光伏中游硅片环节将迎来愈加复杂激烈的竞争格局,行业洗牌在所难免。”瑞银证券光伏及可再生能源分析师严亦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