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大扩产持续,产业中游光伏玻璃或将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6月2日,光伏玻璃龙头福莱特(601865.SH)又抛出重磅,拟募资60亿元再扩产。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福莱特几乎是年年募资扩产。2019年,公司IPO募资2亿元扩产,2020年、2021年,可转债及定增分别募资14.50亿元、25亿元。今年5月,40亿元可转债募资刚刚落地。如果本次60亿元定增顺利完成,短短四年,公司将完成5次募资,合计达141.50亿元。2018年底,公司上市前夕,总资产为69.54亿元。
截至2021年底,福莱特光伏玻璃产能为1.22万吨/天,略高于港股公司信义玻璃。公司预计,今年底产能将达到2万吨/天左右。
近年来,行业掀起了扩产竞赛,福莱特、信义玻璃、南玻集团、旗滨集团、海螺水泥、蓝思科技等均在扩产。业内人士分析称,如果这些产能全部投产,行业将面临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风险。届时,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
今年一季度,光伏玻璃价格下跌,福莱特的利润同比几乎腰斩。
四年或募资142亿扩产
福莱特继续在扩产路上狂奔。
端午节前夕,福莱特披露新一轮募资预案。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投资者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5.09亿股、募资不超过60亿元,所募资金用于三个项目,即年产195万吨新能源装备用高透面板制造项目、年产150万吨新能源装备用超薄超高透面板制造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拟分别使用募资19.30亿元、22.70亿元、18亿元。
据披露,年产195万吨新能源装备用高透面板制造项目有两个子项目,即年产75万吨新能源装备用高透面板制造项目、年产120万吨光伏组件盖板玻璃项目,计划总投资43.49亿元。年产150万吨新能源装备用超薄超高透面板制造项目总投资37.53亿元。年产195万吨新能源装备用高透面板制造项目,年产150万吨新能源装备用超薄超高透面板制造项目将分别新建5条、4条窑炉熔化能力均为1200吨/天的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建设期均为18个月,建成投产后6个月达产。两个项目实施地点均在安徽省凤阳县凤宁产业园区。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这是2019年上市以来,福莱特筹划的第五次募资扩产。
2019年,福莱特IPO上市募资2亿元,用于年产90万吨光伏组件盖板玻璃项目、年产10万吨在线Low-E镀膜玻璃项目建设。
2020年5月,公司发行规模为14.50亿元可转债,14.50亿元募资用于年产75万吨光伏组件盖板玻璃项目。
2021年1月20日,福莱特实施定增,成功募资25亿元,投向年产75万吨光伏组件盖板玻璃二期项目、年产4200万平方光伏背板玻璃项目,另外将7.50亿元募资补充流动资金。
今年5月18日,福莱特再度发行可转债,募资40亿元。这一次,40亿元用于年产75万吨太阳能装备用超薄超高透面板制造项目、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年产150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超白玻璃技术改造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综上,上述已经完成的四次募资,增发、可转债交替实施,所募资金大部分资金用于扩产。如果本次募资顺利完成,公司将完成五次股权融资,合计达141.50亿元,目的均为扩产。
四年五次募资扩产,福莱特的扩产步伐足够快了。
其实,福莱特的扩产行动还不止这些。今年3月,福莱特还曾宣布,拟投资60亿元在江苏南通新建6条光伏玻璃生产线,总产能7200吨/天。4月1日,公司再度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安徽福莱特拟投资建设4座日熔化量1200吨光伏组件玻璃项目,项目总投资额约38亿元。
当然,福莱特的扩产,是顺应光伏产业发展趋势而不断升级。
光伏玻璃是光伏组件的上游原材料,其强度、透光率等直接决定了光伏组件的寿命和发电效率。伴随着平价上网后产业链环节的倒逼机制,光伏行业开启新一轮的降本增效,新技术应用呈现超预期的发展态势。以光伏组件为例,大尺寸的182mm硅片和210mm硅片因具有提升组件的功率和转换效率,摊薄单位系统成本等优点,呈快速发展趋势,根据光伏行业协会预测,大尺寸的182mm硅片和210mm硅片2022年市场占比将达75%。随着国内外光伏组件厂商纷纷开始使用大尺寸硅片,对于封装的光伏玻璃也已经不再满足于原来的小尺寸。因此,福莱特在不断扩产中升级。
福莱特的三大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安徽凤阳、浙江嘉兴,越南海防市,截至2021年底,公司拥有1.22万吨日熔量的光伏玻璃生产线,较信义玻璃的1.2万吨/天并无明显领先优势。公司预计,今年底的产能将达到2万吨/天。
行业疯狂扩产警惕产能过剩风险
不只是福莱特在扩产,行业均在扩产。
福莱特的主要产品包括光伏玻璃、工程玻璃、家具玻璃等,其中光伏玻璃为公司主营业务。2021年,公司光伏玻璃业务约占总营收的81.73%。
目前,光伏玻璃市场呈现为双寡头局面。除了福莱特,另一家为信义玻璃,其光伏玻璃产能为1.2万吨/天。信义玻璃也在大举扩产,其在2021年报中重申其产能扩张计划,计划在今年新增8条日熔量各为1000吨的光伏玻璃生产线(4条位于江苏省张家港,4条位于安徽省芜湖)。
光伏玻璃企业大扩产,与相关政策调整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下,光伏、风电大型基地建设加快步伐,光伏玻璃限产能政策的调整,光伏玻璃作为光伏组件的必备辅材,也随着不断加速扩产,行业掀起了一轮扩产竞赛。
除了龙头福莱特、信义玻璃外,业内外企业纷纷加入光伏玻璃扩产大潮中。
今年4月,旗滨集团公告,拟在云南省昭通市投资约51.8亿元,新建4条1200吨/天的光伏玻璃生产线。目前,公司拥有超白浮法的光伏玻璃生产线1条(1000吨/日),在湖南郴州、福建东山、浙江宁波新建5条各1200吨/日的光伏高透材料生产线,郴州的1条1200吨/日光伏玻璃生产线已完成建设。
南玻集团也宣布,规划建设5条1200吨/天的光伏玻璃产能,计划于2022年点火投产。
手机配件生产商蓝思科技曾于去年12月宣布,与中国建材集团全资子公司凯盛集团合作,加快光伏玻璃项目的资源选建、窑炉建设、技术加工的全产业链布局落地。此前,公司设立湖南蓝思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光伏玻璃产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光伏发电项目等业务。
水泥制造龙头海螺水泥也曾于去年与安徽省凤阳县政府签约,规划投资项目包括石英岩矿山和深加工、光伏玻璃生产、光伏组件、太阳能发电等。
行业内快马加鞭式扩产,行业外加速涌进,光伏玻璃行业产能过剩难以避免。
券商研报指出,由于行业景气度提升以及光伏玻璃限产能政策的调整,许多企业加速产线布局。今年上半年,预计有27条新增产线点火,新增产能共计25530吨/天。今年下半年,预计有35条产线点火,新增产能共计36850吨/天。若全部产线按期投产,产能将严重过剩。随着产能的释放,2022年-2023年,行业将进入价格竞争阶段,拥有成本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福莱特本次定增募资的60亿元项目,公司预计将实现年均营业收入78.85亿元、净利润9.24亿元。
对比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87.13亿元、净利润21.20亿元,新的项目盈利能力明显下降。
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价格战引发的将是产品降价。其实,福莱特已经感到了经营压力。
今年一季度,福莱特实现营业收入35.09亿元,同比增长70.61%,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4.37亿元、4.20亿元,同比下降幅度为47.88%、4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