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资本充足率承压,另一方面不良贷款率一直没能得到有力控制,这或许正是紫金银行业绩徘徊不前的“隐疾”所在。
近日,A股上市银行紫金银行发布公告,就公司董监高人员违规增持的情况向投资者致歉,一同公布的还有相关后续处理计划,即将所涉高管的股票禁止交易期延长半年。
部分高管将自掏腰包增持自己公司股票股票,应对股价的表现疲软本是出于维护股东和消费者的利益。出乎意料的是,提早发了业绩快报的紫金银行,造成了自家高管的被动违规交易。
《眼镜财经》注意到,紫金银行自上市以来,业绩一直徘徊不前。在江苏9家上市银行中,市值倒数第二,仅比倒数第一多出不到10亿市值,不良利率一直没得到有效控制,上市三年,换了三任董事长。
高管增持“被动”违规
近日,紫金银行(下称“公司”)发布一则致歉公告:
公司于7月23日发布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未充分考虑发布时间与董监高人员购入股份的时间间隔,导致公司业绩快报发布日距离本公司部分高管购入股份的时间不足10日。
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2022 年修订)》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紫金银行在公告中对于其董监高人员买卖该行股票的基本情况作了公告。
去年年底,紫金银行披露了《关于稳定股价方案的公告》。由于其股价触发实施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该行确定采取由在该行领取薪酬的时任董事(不包括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股票的方式履行稳定股价义务,增持金额不低于该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上一年度从公司领取税后收入的 25%,即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173.61万元,增持实施期限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6个月,即2022年1月17日至2022年7月18日)。
2022年7月14日,上述稳定股价方案实施完成,有关增持主体以自有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合计61.0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2%,增持金额合计181.76万元,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人民币2.81元至3.19元。其中,该行部分高管于当日共购入股份28500股,购入均价为2.82元/股。
监管鼓励上市公司或市场行情低迷的时候进行回购或增持,是为了维护股东和投资者利益。可是,高管“不懂规则”或者上市公司失误,却导致事件性质变更,并最终演变成违规事件。
高管频繁变动
《眼镜财经》注意到,紫金银行高管操作失误,或许与其领导层频频变动有一定联系。
4月28日晚,紫金银行在发布2021年年报的同时,也发布了高管聘任公告。公告称聘任史文雄为行长,徐燕、王清国、许国玉、杭浩军为副行长,吴飞为董事会秘书。
而在此前的1月和3月,紫金银行已经相继发布了董事长、副董事长的人事变动。1月29日,紫金银行披露赵远宽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核准,3月16日披露朱鸣被选举为公司副董事长。换言之,2022年上半年,紫金银行管理层已完成一次“大换血”。
而上市后的3年里,紫金银行已经更换了三位董事长,中间还有多位董监高离职。
2019年,紫金银行原副董事长黄维平因个人原因被相关部门要求配合调查,之后不久正式离任;2020年,因张小军到龄卸任,董事长一职由汤宇接任。
2021年11月,紫金银行连发两份公告,董事长、监事长均有调整。汤宇不再担任董事长,改由赵远宽接任,此时,距汤宇的董事长任职资格获得监管核准还不足一年。
虽然对外表示,董事、监事离职大多系个人原因,“不会对公司经营管理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但对于投资者来说,稳定的高管往往代表公司有坚定的发展方向;高管频频变动,很难不影响公司长线的战略决策。
管理层频频变动,不会直接导致业绩徘徊不前。但是结合历史来看,稳定的管理层确实对的业绩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
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
业绩快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紫金银行营收为21.66亿元,同比增长2.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4亿元,同比增长10.05%。可以看到,紫金银行的净利润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
《眼镜财经》了解到,2022年上半年,紫金银行的高增速是建立在2021年上半年低基数的基础上的。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紫金银行的营收为21.1亿元,同比下跌14.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9亿元,同比仅增长2.72%。
横向对比来看,2019年上半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紫金银行的营收分别为24.05亿元以及24.6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15亿元以及7.29亿元。可以发现,相较于两年前,紫金银行的营收规模甚至有所下降。
透过年度数据,?更能看出紫金银行上市后徘徊不前的业绩。财报显示,2019年-2021年,紫金银行的营收分别为46.75亿元、44.77亿元以及45.0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17亿元、14.41亿元以及15.15亿元。
不光业绩徘徊不前,紫金银行的资产负债还双双下跌。财报显示,2021年,紫金银行总资产为2066.66亿元,同比下跌5.05%;总负债为1906.67亿元,同比下跌6.01%。这是紫金银行上市以来首次出现总资产的情况。
资产下跌也直接影响了紫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3月末,紫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2%,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2%,资本充足率为14.59%,相较于2021年末,三大指数分别下跌0.45%、0.45%以及0.61%。
另一方面,虽然紫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稳步下降,但是对比行业同级别玩家,该数据依然处于高位。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紫金银行不良贷款为20.30亿元,同比下跌0.02%,不良贷款率1.45%,创上市以来最佳水平。但横向对比来看,与紫金银行处于同一梯队的厦门银行(601187)以及无锡银行(600908)的不良贷款率均在1%以下。
考虑到贷款利息收入是紫金银行营收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资本充足率承压,另一方面不良贷款率一直没能得到有力控制。这或许正是紫金银行业绩徘徊不前的“隐疾”所在。对此,《眼镜财经》会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