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呼唤新发展,企业的发展辉映时代的变革。国有企业发展壮大需要探路先锋走在新时代前沿。
中国石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持续进行管理提升,深化国际合作,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不断迈上新台阶。
中国第一大油气田长庆油田加强天然气开发,持续增储上产
绿色发展加快能源低碳转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石油将绿色低碳纳入公司发展战略,按照“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实施了“减碳、用碳、替碳、埋碳”四个方面举措,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从油气并重到多能互补,从绿色理念到绿色行动,从绿色企业到绿色产业,中国石油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低碳之路”。
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过渡的桥梁,大力开发利用天然气是贯穿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中国石油把天然气作为战略性、成长性和价值性工程,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推进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多渠道引进国外天然气资源,构筑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中国石油多年实施“油气并举”战略,天然气在油气产量结构中占比持续提高。2021年天然气年产量1378亿立方米,在中国石油的油气结构中占比51.6%,首次超过石油,成为“半壁江山”。
在黄河几字形半包围的鄂尔多斯盆地,坐落着中国最大的整装天然气田——苏里格气田。如今,16887口气井把深埋地下三四千米的天然气开采出来,通过管道,远输北京、上海、广州,点亮万家灯火。2021年苏里格生产天然气284亿多立方米,可供1.33亿户家庭一年的消费。苏里格为长庆油田贡献了60%的天然气产量,而全国1/4的天然气出自长庆油田。苏里格近十年间天然气产量增长1.1倍,正是中国石油天然气大发展的一个缩影。
中国石油坚持增储上产,稳油增气,2020年以来形成了国内原油年产量、天然气年产量当量、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3个1亿吨”的能源生产新格局,进一步端稳了能源“饭碗”,优化了供给侧能源结构。作为中国能源安全保障的主力军,中国石油贡献了占全国一半的原油产量、70%的天然气产量。同时集团的规模实力持续增强,2021年中国石油在全球50大石油公司综合排名第三,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家大公司排名位居第四。
国家的能源需求就是企业生产的指南针。为助力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石油加快构建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多元互补的现代能源供给体系,向油气热电氢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未来发展蓝图已经绘就:2025年,天然气产量占公司总油气当量产量的比重达到55%左右;2035年实现新能源新业务与油、气“三分天下”;2050年左右国内能源总产量达到4亿吨,其中新能源达到2亿吨油当量。集团争取用20多年时间,再造一个绿色的中国石油。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中国石油矢志追求,三次制订更新绿色发展行动计划。自我国“双碳”目标提出以来,中国石油把新能源业务作为主营业务发展,向绿色低碳领域进军。
望西部,祁连山下,玉门油田200兆瓦光伏基地拔地而起,风电光伏加上“绿氢”生产输送,促进多能驱动。玉门油田清洁转型示范建设基地建设快马加鞭,老油田借助新能源焕发勃勃生机。
看东北,千里平原,中国石油首个水面光伏发电工程在大庆油田实现并网发电,马鞍山“碳中和林”添绿美丽油田。吉林油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存储(CCUS)项目,作为全球正在运行的21个大型CCUS项目中唯一的中国项目,利用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油率,年产油能力为10万吨,年二氧化碳埋存能力为35万吨。
放眼神州,华北油田在北京、雄安新区及周边地区供暖项目相继推进实施,一批加氢站、综合能源服务站、充换电站和加油站光伏发电站接连建成投运……中国石油围绕风、光、热、电、氢实施一批新能源项目,截至2022年上半年,已有4个项目投产,38个项目在建。
中国石油绿色产业链不断延伸,在低碳能源产业链中勇担“链长”角色,拓展绿色金融、绿色贸易。中油资本绿色信贷规模达到1131.7亿元,累计协助企业节能减排近4600万吨标准煤。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与壳牌东方贸易公司签订全球首份长贸液化天然气(LNG)碳中和协议,已完成7船交付,扎实推进国际贸易绿色低碳转型。
2022年7月,大庆油田星火水面光伏项目并网发电
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勇攀高峰
科技创新,十年跨越。在国家创新战略指引下,中国石油绘制出一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设计图”。集团围绕增储上产、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重点工作,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龙头、公司重大科技专项为核心、重大现场试验为抓手制定“施工图”,以24位院士领衔的3万名科技人才队伍为创新主力,蹚出一条自主创新发展之路。
推进能源技术革命,高效开发资源。面对油气资源劣质化加剧、勘探开发对象呈现“非、深、老”等一系列新特点,中国石油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多措并举,最大限度挖掘油气藏潜力,保障资源有效动用。致密气、页岩气、超深层天然气规模效益开发支撑中国石油“二次创业”。
中国石油经过长期探索,“从0到1”,陆相页岩油地质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有效指导和推动了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等陆相页岩油勘探突破与规模建产,推动了中国陆相“页岩油革命”。西北致密油探区也传过来捷报。凹陷区砾岩油藏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的创新,指导发现了10亿吨级世界最大的砾岩油田——玛湖油田。
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建设“数智中国石油”。中国石油按照业务发展、管理变革、技术赋能三大主线实施数字化转型,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建设和云平台为核心的应用生态系统建设,打造“一个整体、两个层次”数字化转型战略架构。一个奋力创造新辉煌的“数智中国石油”正向我们走来。在勘探开发领域,“梦想云”让60余年勘探开发数据实现共享应用,在线协同研究效率提升20%,智能油气田建设如火如荼。在新疆油田百口泉采油厂,以往每人每天开车一天巡井51口,现在每天可通过井口压力数据远传、井场视频、远程计量随时进行电子巡井,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广东揭阳,一座世界级的炼化基地正在南海之滨崛起。31套直接参与生产运行的数字化系统,生产指挥系统可集成生产、计划、储运、设备、安全环保、能耗等多项业务信息,打造出“最强大脑”,助力广东石化建成智能炼厂。
在石油装备领域,自主创新走向高端。宝石机械研发的国内首台“一键式”人机交互7000米自动化钻机成功问世,标志着中国油气钻井正式迈进“一键”操作时代。
大数据营销、一键加油、无感支付、数字人民币结算、机器人上岗、线上下单线下送货……中国石油销售分公司加快销售业务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步伐,为打造“油气氢电非”综合服务商插上了智慧翅膀。
省时省力,工作质量效率“双提升”;自动操控,增产增效不增人;效益增长,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塔里木油田、兰州石化、河北销售等14家单位围绕108个应用场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油气产业链的产品、服务和流程中,持续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一批综合性强、带动面广、价值效益高的业务场景逐渐形成。
中国石油广东石化集成数字化系统打造“最强大脑”,助力建成智能炼厂
管理提升激发活力提质增效
中国石油坚持把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深度推进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紧紧围绕提高效率激发活力做深做实市场化机制,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提升管理,公司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提质增效成效显著。2021年,中国石油集团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实现利润总额、净利润分别增长90.2%和99.4%。
中国石油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筑牢“根”和“魂”,将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17大类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和60个方面具体事项、额度标准等内容都明确了党组、董事会及其授权决策主体的决策事项范围,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
推进改革,优化组织体系,瘦身健体,提升运作效能。中国石油通过变革突出价值型总部建设,总部部门减少25%、处室压减20%、人员精简10%。组建油气和新能源、炼化销售和新材料、支持和服务、资本和金融四大业务板块,建立起一整套紧密协同、内在联系、相互支撑的制度机制。
管理体制调整和业务重组整合深入推进,业务模式与管理模式趋向匹配公司目标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4月末,集团公司二三级机构相比2020年初减幅14.31%。销售业务大力实施“大部制”改革,两级本部人员编制亦精简了33%。自2020年以来,中国石油经过三年改革行动的洗礼,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石油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崇尚精益管理,强化依法治企,以急需解决的管理难点痛点为突破口,全力以赴推动36项管理提升任务的实施,在优化管控模式、完善运行机制、梳理业务流程、推进“油公司”模式建设、完善客户服务和营销管理体系等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强化管理突出重点: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着力筑牢发展根基;提升精益管理水平,切实提高效率效益;提升示范引领水平,充分发挥带动效应。
生产上精耕细作,突出降本增效。新疆油田2020年动员油田上下和承包商企业统一认识、攻坚克难,未上市业务实现扭亏为盈,油气单位完全成本、油气操作成本控制同比下降。
管理上精雕细刻,深挖企业创效潜力。西北化工销售今年上半年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铁路、公路、行包车运费和自备车检维修费,节约财务费用744万元,实施8大类52项措施,实现提质增效9000多万元。
依法合规法企,加强风险管理。四川销售建立股权企业风险管理台账,编制“风险清查清单”,从9个方面梳理出135个风险排查点,确保股权企业管理总体平稳有序、风险受控。
新疆油田加强精细管理,油气生产降本增效
温暖护航为人民幸福赋新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石油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为人民幸福赋新能,以高品质的清洁能源供给普惠民生,救灾抗疫守护“山河无恙”,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中勇挑重担,高标准保障服务冬奥彰显央企责任担当。
用优质足量的油气供应来提升民众生活质量。中国石油用LNG槽车将青海涩北气田的天然气运送到拉萨,以流动的“天路”,加大供气量支持集中供暖改造。10年间,拉萨市年用气量从2012年的不足100万立方米增加到2021年的5400余万立方米。中国石油不断扩大“气化南疆”规模,南疆超过600万群众用上清洁燃气,结束了延续千百年的“柴薪时代”。
石油队伍冲在救灾防疫前线,送油保供,挺身抢险。从九寨沟地震、雅安地震、马尔康地震、泸定地震到河南洪灾、鄱阳湖险情……从应急救援到灾后重建,中国石油筑起一道道震不垮的“生命线”、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波堤”。从2020年的武汉抗疫,再到2022年的上海疫情阻击战,无数石油人逆行冲锋——他们是湖北销售公司50余名退掉春节回家车票的员工,是前往雷神山方舱医院、金银潭医院送油的油罐车司机,是步行130里翻山越岭徒步返岗的加油员……
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部署,中国石油致力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到2020年,10个帮扶定点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在河南范县和台前县、贵州习水县投入7200万元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增强贫困地区脱贫的内生动力。
中国石油服务保障北京冬奥,绿色赋能尽显责任担当。小海陀山3名加油员险峰加油800天,中国石油建成投运北京冬奥首座加氢站,勘探院科研团队研发的绿氢点亮了冬奥史上首支绿氢火炬,华油阳光团队冬奥村优质服务,赢得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点赞“中国速度”。
在一起奔向美好未来的征程中,石油人的步伐坚定且从容。团结奋斗的力量,终将汇集成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
十年磨剑,久久为功。中国石油始终将“中国石油是党的中国石油、国家的中国石油、人民的中国石油,一切工作一切奋斗都要为党为国为人民”铭记于心、体现于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奉献能源,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人民幸福赋新能”价值追求,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贡献石油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1年2月,中国石油合资建设的太子城服务区加氢站投入使用,这是北京冬奥首座加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