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国石油(601857.SH)提交上一份满意的成绩单,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921.7亿元,为七年之最,同行业净利润最高。国内原油储量接替率221%,也创公司上市以来新高。
该公司践实着长期以来回馈广大投资者和股东,实现企业与环境、社会及所有利益相关方共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大幅增产,保障国民生产生活
2021年,在日益动荡的地缘政治与能源市场格局中,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国石油在勘探与生产的资本性支出达到70.97%,全力推进高效勘探和油气增储上产,在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四川等重点盆地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和重要发现,国内油气储量接替率147%,其中原油储量接替率221%,创历史新高。
坚持稳油增气,深入推进老油田稳产和新区效益建产,国内油气产量实现双增。其中国内原油产量753.4百万桶,同比增长1.3%;国内可销售天然气产量4.22万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5.7%,创历史新高,天然气产量占油气当量的比重持续提升。
优化海外油气资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不断提升资源获取能力和发展质量效益。原油产业链上增储、稳产、扩销、提效,天然气产业链则突出上产、保供、提质、创效,国内国外双管齐下,勘探与生产业务实现经营利润684.5亿元,同比增利453.6亿元,实现量效齐增。
在新能源、新材料方面,2021年中国石油围绕风、光、热、电、氢部署实施了一批新能源项目,其中39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每年350万吨标准煤,实现了新能源业务快速起步。
在新能源发展提速的愿景下,中国石油构建起“油气筑底,新能源外延”的业务发展格局,在保障国家安全、能源战略储备、支持工业发展、保障国民等方面释放着积极的作用。
超级工程,带动行业发展
“中国石油塔里木盆地新发现的10亿吨级超深油气区”列入“2021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榜单”,这是近10年来塔里木油田盆地石油勘探的最大发现。
8470米的钻井深度,创造了塔里木盆地最深出油纪录和油柱高度最大纪录,气区主力产层埋深8000米左右,是全球迄今为止发现的埋藏最深、规模最大的碳酸盐岩挥发性气藏。
这项工程攻克了高品质地震资料采集处理技术和超深复杂碳酸盐岩布井技术难题,推动了“死亡之海”中超深油气高效益开发。
此外,乙烯作为衡量一国石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中国是全球最大乙烯消费国,但国内乙烯产量尚不能满足自身需求。中国石油开发应用的百万吨级乙烷制乙烯技术,则提升了国家在该领域的竞争力。
2021年,中国石油上马自主创新国家示范性项目“长庆乙烷制乙烯”和“塔里木乙烷制乙烯”,开创了国内乙烷裂解制乙烯技术先河,工艺方面实现“低能耗”、“无异味”和“智能化”,原料成本降低30%,乙烯收率由30%左右提高到80%,大幅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了产业链价值最大化。
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对于大体量的央企来说,高效的体质机制建设与开源节流管控双管齐下,是取得良好业绩的有力支撑点。2021全年,中国石油的净资产收益率同比提升275%个百分点,投资资本回报率同比提升1.96%。
在开源节流方面,2021年中国石油管理费用大幅下降,单位油气运行费同比下降2.3%,吨油完全加工费同比下降了1.1%,销售管理费用同比下降6.2%,营业成本增长率低于营业收入增长率0.9个百分点,以市场为导向,成本倒逼机制,推动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进口、物流、库存逐节降本增效,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提质增效方面,中国石油投身系统性、持久性的内部挖潜,2021年在保障能源安全和油气保供的业务基础上,持续推进炼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优化调整油气和新能源、炼化销售和新材料、支持和服务、资本和金融四大业务板块,建立起一整套紧密协同、内在联系、相互支撑的制度机制,以管理变革为内生动力,以精细管理为活力,促进提质增效见实效,实现增利预期。
加速跑赢,把握机制再创佳绩
2021年,中国石油业绩大幅上涨,跑赢了震荡上行的油价,既有天帮忙,更是印证了该公司在治理和业务创新驱动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在做强做优做大央企的路径上更进一步。
董事长戴厚良院士始终秉持“中国石油绿色发展、奉献能源,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人民幸福赋新能”。2022年,中石油将继续在能源改革浪潮中,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绘制稳中向好、提质增效的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