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国石油(601857)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中国石油大涨!老国企有新情况?

http://www.chaguwang.cn  2021-09-15  中国石油内幕信息

来源 :上海证券报2021-09-15

  这段时间,全球能源期货市场可谓烈火烹油,A股能源板块也是红花怒放。

  继昨日早盘罕见大涨超8%之后,今日中国石油又大涨近5%,市值重回万亿元上方。8月下旬至今,公司股价已累涨近40%。

  

  与其说这般难得的涨势是“铁树开花”,倒不如说是能源巨头们“老树发新枝”的苗头显露。红红火火的盘面之下,是热热闹闹的新能源赛道。今年以来,海螺水泥、深圳燃气等多家大型国企纷纷宣布“试水”光伏领域;“三桶油”“五大电”等能源央企则积极抢滩新能源赛道……

  从“落子”领域来看,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风光”最盛,氢能、储能等产业窗口亦加速打开。从转型动力来看,减排降碳、降本增效成为不少企业求新求变的直接推动力。而其背后更深层的逻辑是,能源结构的调整构筑起新的成本模式。绿色经济既是“新芽”,更是未来。

  能源巨头抢滩新赛道

  能源央企“大象起舞”,清洁能源无疑站在转型舞台的“C位”。以“三桶油”为代表的石化能源企业,与以“五大电”为代表的传统发电巨头争相下场,竞逐新能源赛道。

  睡狮,不,大象一旦惊醒,其爆发力可不一般。

  1.?中国石油:力拓“新”版图

  中国石油在经历二季度“顺周期”大潮之后,交出了一份不俗的半年报成绩:上半年,上市公司实现营收1.2万亿元,同比增长 28.8%;归母净利润530.37 亿元,扭亏为盈,业绩创近7年同期最好水平。

  

  业绩增长,有赖于上半年石油和天然气等需求显著回暖,及油价大涨。近期股价的强势,则与中国石油徐徐展开的新能源“版图”不无关系。

  

  中国石油董事长戴厚良在2021年中期业绩会上透露,下半年公司将大力发展油气和新能源业务,2035年左右天然气和新能源业务将占到该公司业务总量的三分之一。下一步,中国石油将设立新能源研究院,全面研发新一代新能源技术、着力研发CCUS成套技术等,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等。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日前表示,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已经在制定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的布局,也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的成果。

  身为“排头兵”,中国石油亦在其下半年业务展望中明确,将继续“推进光伏加油站、充换电站、加氢站、综合能源服务站建设”。

  

  随着中国石油服务北京冬奥会的首座加氢站正式投用,据悉,公司未来还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投运50座加氢站。

  2.中国石化:大练“氢功”

  今年上半年,中国石化同样录得好成绩:上市公司实现营收1.26万亿元,同比增长22.1%;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达391.53亿元。

  

  集团公司层面,中国石化目前氢气年产量已超350万吨,约占全国氢气产量的14%,并在广东、广西、浙江、上海、北京、重庆、河北等地建成多个油氢合建示范站,向广东、上海累计供氢均超200吨。

  不过,“第一大”并非集团的终极目标。中国石化品牌室主任周泉生昨天公开表示,“中国石化不仅要打造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还要打造中国第一氢公司,不仅仅满足于产能的最大,而是在氢的技术、氢的应用方面都要做到第一。”

  反映到股价层面,中国石化也是触底之后步步高升:

  

  此前,中国石化总裁马永生在业绩说明会上曾表示,中国石化“十四五”期间发展氢能产业的总体思路是推进加氢站建设及油氢合建站建设,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规划累计绿氢产量超百万吨,打造全国最大规模的氢气制备、储运及加注网络;在绿氢炼化领域,促进炼化企业转型脱碳,实现炼化行业绿氢利用规模全国最大。

  作为国内最大的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供应商,中石化集团“十四五”期间共规划布局1000座加氢站、5000座充换电站、7000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截至8月末,中石化集团已在全国25个省区市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205座。

  

  摘自中国石化官网

  3.中海油:争光提气

  据半年报显示,中海油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增221%至333.3亿元。

  

  中海油关于低碳发展的战略规划“路线图”也随之浮出水面:公司将成立新能源部,推动新能源业务与油气业务同步协调发展,在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的同时,择优发展陆上光伏和陆上风电。

  业绩会上,中海油董事长汪东进也透露了公司布局新能源的具体“计划表”:“十四五”期间,中海油计划获取陆上光伏和风电资源不低于500万千瓦,业务投资占比约为公司总投资的5%-10%。同时,公司计划将天然气占油气总产量的比例从目前的20%提升至35%。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近期涨价不断。中海油的油气价值有待重估。

  4.五大电力巨头争“风光”

  相较于中石油、中石化对氢能的青睐有加,传统电力巨头则选择在风电、光伏等领域“排兵布阵”。

  根据中国华能官网披露的发展绩效,公司低碳清洁能源比重已从2016年的29%迅速提升至去年的36.61%。其中,光伏装机容量跃升明显,5年间从157万千瓦上涨至645万千瓦,涨幅311%;同期风电装机容量更是从1632万千瓦跃升至2530万千瓦。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华能系统共完成新能源项目核准(备案)956万千瓦、开工273万千瓦、投产138万千瓦,分别同比增长116%、7.6%、9.9%。

  8月12日,中国华能宣布其电力装机规模突破2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7.25%,较上年末提高0.64%。

  再如,中国大唐披露,集团去年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5860万千瓦,清洁能源占38.2%;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由中国国电集团、神华集团联合重组而成)去年火电总装机量1.91亿千瓦,风电总装机量4604万千瓦;中国华电集团在官网分别展示了火电、水电、风电、核电以及太阳能发电业务;国投电力的业务也在向清洁能源领域逐步延伸。

  

  

  传统产业跨界新能源

  1.海螺水泥

  8月30日晚间,行业龙头海螺水泥公告,拟以4.42亿收购海螺新能源100%股权。后者业务涵盖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系统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电力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管理等。

  

  收购海螺新能源,所图为何?海螺水泥交出的半年报或能揭示答案一角:公司今年上半年罕见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受原煤价格大幅上涨及期间费用增加影响,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96%。

  

  海螺水泥上半年成本费用分析

  事实上,海螺水泥的经营状况也是整个行业的缩影。今年以来,水泥行业整体需求向好,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11.47亿吨,同比增长14.1%,创历史同期新高。但期间煤炭价格大幅上涨,成本上升导致行业效益下降,上半年水泥行业仅实现利润730亿元,同比下降7.2%。

  受制于高煤价的海螺水泥坦言,自己是看上了标的手中的“电”:主营光伏发电的海螺新能源可为水泥生产提供电力支持,将对公司主业发展起到辅助支撑作用。另外,发展新能源业务有利于公司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级,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新能源所具备的环保效益,也契合“碳达峰”“碳中和”等政策要求,将助力公司乃至水泥行业的转型升级。

  2.露天煤业

  8月13日晚间,露天煤业宣布,拟收购陕西中核光伏公司100%股权,并继续开发建设淳化中核公司1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据介绍,该项目位于咸阳市淳化县西北部黄土塬梁区域,规划安装风力发电机组28台,单机容量3600kW。

  

  同日,露天煤业还披露了其布局新能源的一系列举措,包括与上海中来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开发建设鄂尔多斯市东胜区4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与紫优能源合资开发建设天津市宁河区50兆瓦风电项目等。

  这并非露天煤业首次触“新”。“坚持煤为核心,煤电铝一体化和清洁能源发展为重点,资本运作为平台,将公司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综合能源企业。”年报中,露天煤业将“能源转型”写入了自身发展战略。

  

  而具体项目落地上,公司去年年报显示,露天煤业开展的通辽发电总厂贮灰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150MWp光伏发电项目、阿拉善左旗40MWp光伏发电项目、右玉高家堡100MW风电项目和阿巴嘎旗一期225MW风电项目均已投产并网发电。公司去年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高,电力装机结构进一步优化。

  3.深圳燃气

  同样欲在综合能源领域施展拳脚的深圳燃气,近来又有大动作。公司8月2日晚公告,拟作价18亿元收购东方日升持有的斯威克50%股权,以实现对后者的控股。

  

  成立于2005年的斯威克,主要向光伏组件厂商供应光伏封装胶膜,包括透明 EVA 胶膜、白色 EVA 胶膜、POE 胶膜等高性能光伏封装胶膜及反光贴膜等。目前,斯威克有效产能为 3.6 亿平方米/年,去年在全球光伏胶膜市场销量占比17.81%,位居全球第二。

  此前,深圳燃气刚刚完成对深燃热电的并购,初涉热电联产综合供能领域。公司在半年报中透露,后续将进一步完善综合能源板块的组织架构,积极拓展光伏、供热等综合能源类项目。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