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成都银行(60183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成都银行资产规模突破10000亿元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8-21  成都银行内幕信息

来源 :成都商报2023-08-21

  扎根地方,拥抱变革,一路破解发展的瓶颈……在银行改革发展大潮里,总有一些不甘平凡者,能抓住时代红利和市场机遇完成惊人一跃。

  8月16日,成都银行发布业绩快报,该行总资产10282.51亿元,这不仅意味着成都银行跨过“规模万亿级、管理一梯队”战略里程碑,更意味着西部地区首家规模破万亿元城商行诞生。在此之前,A股资产规模破万亿元的城商行仅有6家,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尤其集中在长三角一带。

  数字是成长的记录。近年来,成都银行以高成长性受到投资市场青睐。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成都银行较上一年跃升19位,名列第181位;截至8月16日收盘,成都银行股价以13.68元位居A股上市银行股价第4高位。

  对于成都银行来说,“万亿规模”不仅是量变,更是一个质变。跨入万亿级行列,不仅仅是资产规模的跃升,更意味着成都银行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跃上新的台阶,彰显更强的经济韧性和更大的发展潜力,为下一步高质量发展开辟更大空间、注入更强动力。

  5年翻番经营增速居行业前列

  五年意味着什么?对于成都银行人来说,或许是从青涩懵懂到专业精通的业务成长,或许是支持的科技企业从初创到小有名气……五年对于成都银行本身来说,是脱胎换骨的变化。

  2018年1月成都银行登陆A股,彼时的银行刚刚完成历史不良资产包袱的清理,上市之初总资产规模仅有4345.39亿元。

  借着上市的契机,成都银行开启新一轮战略规划,扎根地方,着力挖掘自身优势,持续推动“数字化、精细化和大零售”三大战略转型,不断补足“短板”。

  回顾过去这5年,面对着趋严的监管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城商行面临的挑战其实远胜以往。时间是开拓者前行的刻度,见证着奋斗者筑梦的足迹。在这5年时间里,成都银行成功实现了再造一个“成都银行”。

  5年翻倍成长,资产站上万亿台阶。截至6月30日,银行总资产规模10282.51亿元,较年初增长12.05%;2017至2022年的5年间,总资产、存款规模和贷款规模分别实现111%、105%和228%。

  盈利能力迈上新台阶。2022年成都银行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突破两百亿、一百亿历史大关;净资产收益率19.48%在所有上市银行中排名第一位。今年上半年,成都银行营业收入111.10亿元,同比增幅11.1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76亿元,同比增幅25.11%。

  资产质量持续提升。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成都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提升,截至6月30日,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0.72%,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资产质量已优于同业标杆银行。

  国资控股构建公司治理新格局

  回顾银行业的发展史,纵观国内外市场,小银行的逆势突围从来没有容易二字,成都银行如何在短短5年时间跻身“尖子生”行列?

  “成都银行是一个非常具有反省精神的银行,我们时刻在想,缺什么,又该补什么?”成都银行董事长王晖表示,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一路以市场化为核心,不断完善现代化公司治理,提升内控制度水平和市场化运营能力。

  在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当中,股权管理既是难啃的“硬骨头”,也是稳健发展的源泉与根基。早在2007年,成都银行引入的境外战略投资者马来西亚丰隆银行,为银行带来国际化和市场化视野,至今仍在零售业务、资金业务、风险管理和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持续赋能。

  经过股权变更,成都银行前十大股东中6家为国有法人股,实际控制人成都市国资委合计持股31.24%,为成都银行挖掘对公优质资源奠定雄厚基础。目前成都银行形成由国资、外资、产业基金和民营资构成的多均衡股权结构。

  近年来,成都银行高速发展也为股东带来丰厚的回报,自2018年上市以来,该行分红比例分别为27.19%、27.33%、27.58%、29.06%、30%,领先于上市城商行的平均分红水平。

  在公司治理方面,从2020年开始成都银行以中央及省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为引领,全面对标、严格打表、勇于攀高,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攻坚任务,逐步形成了风险控制稳健、成长动能充足、经营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今年2月,该行董事会被授予“四川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成为推动银行改革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软实力。2022年成都银行对企业文化进行全方位系统化梳理,提出“诚于心、信于行”的价值观,以“与客户共发展、与员工共成长、与城市共繁荣”为企业使命等的企业文化,铸就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动力源泉。

  企业文化“软实力”同样在“大零售”业务转型中润物无声。

  今年1月9日,成都银行正式发布IP形象——“蓉嘟嘟”。俏皮可爱的熊猫“蓉嘟嘟”拉近了人们与银行的关系,今年以来,无论是“蓉嘟嘟出行季”发布会现场还是“公园城市巡礼季”多场活动,只要憨态可掬的“蓉嘟嘟”一出场,就能吸引众多孩子的目光,给大家带来欢乐。

  扎根地方当好区域经济伙伴银行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多年以来,成都银行始终紧贴区域立体多元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在触摸区域经济的强力动脉中找到与自身发展相契合的增长点创新点,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中塑造“专业稳健”的经营口碑,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伙伴银行。

  伴随着区域经济腾飞,成都银行也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翻开中国的区域经济版图,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之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被寄予厚望的经济“第四极”。

  作为本地法人金融机构,成都银行积极利用决策链短、政策灵活独特优势,发挥本土法人金融机构的“示范引领”和“鲶鱼效应”,增强“粘合功能”,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工程等项目支持力度,吸引和撬动更多同业资源投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为省市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信贷支持超2000亿元。

  作为西部首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成都市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5年成为国内先进制造业领军城市。近年来,成都银行通过设立科技支行,文创支行,绿色金融支行,新经济支行等特色支行,持续在科创、文创、绿色、新经济等金融领域发力,不断助推区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

  在2023年四川省科技金融工作联席会上,成都银行成为首家入选四川省科技金融创新基地名单的银行机构,同时还获得2022年度“天府科创贷”工作突出单位奖项。

  成都银行瞄准“优势赛道、基础赛道、未来赛道”企业培育,聚焦推进产业“建圈强链”,锁定高能级企业、“专精特新”及科创领域目标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目前成都银行已基本实现全市20大重点产业信贷全覆盖,为2300多户链上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超380亿元。截至2022年末,成都银行省内科创企业贷款余额和增量在全省金融机构中排名“双第一”,成都市16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成都银行累计为13家提供贷款支持,占比81%,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覆盖率达到76%。

  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为引领,聚焦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调整,探索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助力全市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近三年累计为绿色低碳产业投放贷款超400亿元,绿色信贷复合增长率91.6%。截至2022年末,成都银行绿色贷款余额263.1亿元,在四川省银行业法人机构中排名第一,并成为碳减排支持工具试点发放对象。

  面向未来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6年时光荏苒,成都银行如今的“万亿规模”足够大了吗?是的,但这仅是“加速快跑”的新起点和新征程。

  展望前路,“万亿规模”的成都银行在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方面跃上新的台阶,不仅能进一步擦亮区域金融品牌形象,积极向资本市场展现银行蕴含的充足发展动能及可持续发展潜能;还能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把握时代机遇,持续打造辉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级的全国金融新名片。

  2021年12月印发的《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提出,加快推进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地方法人银行作为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重要市场主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总部为成都的上市地方法人银行更具有独特的推动作用和示范效应。

  “构建具有区域辐射力的金融市场体系,增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影响力”是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未来推进银行业务经营转型的“牛鼻子”。

  2022年成都银行启动新一轮战略规划,在以实际行动,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不断充实自身。

  在供给端,成都银行加快推动理财子公司设立外,择机选择金融类股权投资新方向,填补金融牌照空白,持续增强金融要素供给能力;在需求端,成都银行则将牢牢把握成渝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建设时代机遇,在持续扩大成熟区域网点覆盖率的同时,不断聚合资源,加大金融产品和工具创新力度,增强金融要素供给能力,为省市重大项目招引落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提供金融要素保障。

  “我们已经构筑起零售负债业务、实体企业业务、政务金融业务‘三大护城河’,经营特质已初步显现。”王晖在年报致辞中表示,新一轮规划期,成都银行瞄准“规模万亿级、管理一梯队”发展目标,坚持巩固既有经营优势与打造中长期可持续发展动能“双向用力”,在持续深化过往优势业务的同时,加快打造“新特质”。

  目前该行正全力推进的“3+5工程”,“3”即巩固和发展“三大护城河”,打造“四川辖内居民最信赖的首选主账户银行”“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伙伴银行”“区域内政府治理体系的首站首选银行”三大品牌。

  而“5”则将落实到实体业务、财富管理、消费贷款、金融市场、异地分行等具有广阔市场空间与强劲发展势能的“五大提能方向”,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业务品牌群落,不断加快中长期发展动能转化,构建特质更加鲜明显著的“成都银行第二增长曲线”。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