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成都银行(60183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成都银行研究报告:三大红利释放,成长可期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8-09  成都银行内幕信息

来源 :认是2022-08-09

  1.成都银行逆袭之路

  1.1.成都银行立行26载,转型效果明显,跻身城商行前列

  成都银行成立于 1996 年,前身是成都市商业银行,是四川省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 2007 年引入马来西亚丰隆银行入股,引入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2015-2017 年经济下行叠加风险暴露,公司经历蛰伏期。直到 2018 年,新管理层上任,风险出清,成功上市。2019 年公司开启三年战略规划,推进“数字化、精细化、大零售”战略转型。2020 年,在疫情对银行业形成普遍冲击的背景下,成都银行资产规模、营业收入逆势增长,跻身商业银行前列。

  股东结构以国有法人为主,背景实力强劲。截至 2022 年6月30日,成都银行第一、第三、第五大股东均为国资控股。第一大股东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要是为了整合地方金融资源、提升地方金融机构竞争力而设立的,持股比例20.00%。第二大股东为马来西亚丰隆银行,持股比例为 17.99%。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成都市国资委,直接或间接持有成都银行股份比例为30.03%。大比例的国资委持股,有助于成都银行获得更多政务业务资源。

  高管具有丰富的地方政府和大行工作经验。成都银行管理层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拥有银行业、金融监管机构、财政等工作背景。一方面,成都当地建行、工行长期位居存贷市占率前三的位置,经营优势突出;另一方面,大行领导在对接大型企业客户和政府客户方面具备更丰富的经验,对成都银行的业务发展有直接助益。除行长外,成都银行还有多位副行长、行长助理来自地方大行和监管机构。

  1.2.成都银行业务现状:规模扩张迅速,盈利能力突出

  截至 2022 年一季度,成都银行总资产规模 8378.0 亿元,位居 A 股城商行第八位,同比增长 17.4%。2021 年,成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178.9 亿元,同比增长 22.5%,增速位居 A 股城商行第四位。2017 年-2020 年,成都银行加权平均 ROE 保持在 16%附近的高位水平,2021 年业绩高涨攀升至 17.6%,持续高于上市城商行中位数,其中 2020、 2021 年均位居 A 股城商行之首。

  2.抓住三大红利,释放成长空间

  成都银行受益于区域发展红利,基建先行,为成都银行拓展优质资产、聚焦核心客群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成都银行找到与自身发展相契合的增长点,将沉淀的政务资源转化为可持续的市场化竞争优势,对公和零售业务基础扎实,形成“护城河”和市场竞争力,这是成都银行领跑行业的重要原因。

  2.1.区域红利:搭乘成都区域经济发展快车

  近年来,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快速崛起,为成都银行快速发展带来重大机遇。2021 年成都 GDP 达到 1.99 万亿元,在四川省内排名第一,在西部仅次于重庆,在全国排名第七;GDP 增速达 8.6%,处于较高区间。投资方面,2020 年以来国家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0 年成都基建投资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成都市 2022 年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高达 2.5 万亿元;人才方面,2020 年成都常住人口 2094.7 万,大幅增加 436 万人,成都快速发展吸引人才流入。成都快速崛起为辖区内金融机构带来业务增长, 2020-2021 年成都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平均增速分别为 9.8%和 12.8%,保持较高水平。

  展望未来,成都市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之一,区域战略地位提升将为成都银行带来显著的区位优势。产业规划上,成都市在十三届九次全会上提出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 2 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型材料、节能环保、工业软件等一批细分领域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具体项目来看,《成都市 2022 年重点项目计划》编列 2022 年市重点项目 900 个,总投资超 2.5 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3,475 亿元。成都银行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有望抓住政策红利,进一步发挥本土金融优势,拓展业务规模、调整业务机构,实现经营的高质量发展。

  成都银行扎根成都地区,坐享区域红利。成都银行以成都为中心,辐射川陕渝,截至 2021 年 72.3%网点布局在成都,71.9%的信贷投向成都,牢牢把握了成都区位红利。成都银行搭乘区域经济发展快车,资源集中布局成都地区。截至 2021 年底,四川省内仅有成都银行和成都农商行资产规模超过 5000 亿元,在量级上显著优于其他银行。同时成都银行聚焦主城区,成都农商行网点集中在非主城区,二者核心客群明显不同。

  2.2.资源红利:存贷业务高速增长,政务资源优势凸显

  2.2.1.资产端:优质政务资源带旺对公业务需求,低风险对公资产增速强劲

  贷款方面,成都银行以企业贷款为主,为优质资产沉淀奠定扎实根基。成都银行贷款规模呈现高增长趋势,2018-2021 年贷款总额、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同比增速平均为 28.6%、29.9%和 25.3%,其中企业贷款占比约 70%,贡献主要增量。截至 2022 年一季度贷款总额为 4203.6 亿元,同比增长 33.3%,增长势头迅猛。拆分来看,2021 年企业贷款大幅攀升,同比增幅高达 45.4%。企业贷款中,得益于成都政府紧密关系,以基建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为代表的政务贷款占比近六成,且持续增长。成都银行与成都政府形成紧密合作,2021 年末,成都银行基建及租赁和商务服务贷款余额为 1691.1 亿元,占比为 59.4%,远高于房地产、建筑等行业占比,且同比增长 54.4%。基建由地方政府主导,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指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和租赁公司,表明成都银行的政府相关业务资源丰富。

  除政务贷款,成都银行化资源为可持续性优势,着力提升产业金融、科创金融、小微金融精准服务能力。成都银行推进组织架构创新,推广“专营机构+专业团队+专项授信”服务模式,制定了“一圈一区一方案、一园一企新服务”金融服务模式。除了政务相关贷款,成都银行延伸至更广阔的行业,开发一批“特色化、标准化、本土化”信贷产品。

  例如,“科创贷”由银政保三方合作,成都市科技局牵头,成都银行、担保公司合作开发,通过股权关系、知识产权等进行担保,无需实物抵押,享受财政贴息,充分调动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积极性,破解小微企业融资痛点。此外,成都银行还设计了符合企业发展周期的“创业贷”“成长贷”“壮大贷”,以及适用于不同还款现金流的“易采贷”、“惠抵贷”等。截至 2021 年末,成都银行普惠贷款同比增幅达到 46.2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小微企业同比增幅分别为 70.72%和68.77%。

  个人贷款方面,逐步压降个人购房贷款,发力消费贷和经营贷。2018 年以来,成都银行个人购房贷款占比稳步下降,特别是 2020 年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新规出台后,成都银行加快压降步伐。2021 年末占比降至 86.6%,较 2018 年降低了 6.9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成都银行瞄准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赛道,21 年同比分别增长 110.2%、62.3%,合计占比达 9.6%,较 2018 年提高了 5.6 个百分点。

  2.2.2.负债端:以低成本负债为核心优势,稳定存款立行

  存款占负债比重位于城商行前列,对公存款为主。2021 年成都银行存款占负债比重为 76.0%,位居 A 股城商行第二位。存款属于被动负债,较为稳定,是成都银行优质负债。从结构来看,截至 2022 年第一季度,成都银行企业存款占比 56.1%,较 21 年末下降 2.7 个百分点,其中活期与定期分别占比 34.6%、21.5%;个人存款占比 39.7%,较 21 年末上升 0.4 个百分点,其中活期与定期分别占比 7.9%、31.8%。

  深耕政务账务,保持较高活化率,沉淀低成本资金。公司早年便将政务账务作为重点,成都银行中标大量各区财政资金,是成都政府部门及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工资代发银行之一,客户质量优异。此类存款存放时间长、活化率高,在项目期间具备极强派生性,且成本较低。虽然 2018 年以来活期率呈下降趋势,2021 年成都银行活期存款占比 44.4%,对公活期存款率为 60.3%,分别位列城商行第四和第二,为银行沉淀低成本资金。

  聚集核心客群,大零售稳步推进。此外得益于 B 端资源带来广泛 C 端客群和“大零售”战略,个人定期存款稳定增长、占比不断提高,有助于培养客户粘性,提供差异化服务,打开个人消费、理财等业务增长点。近 5 年以来成都银行零售存款同比增速稳步向上,零售存款中定期储蓄存款占比达 70%以上。

  2.3.经营红利:三大战略持续推进,资产质量向好,收入结构优化潜力较大

  随着成都银行“数字化、精细化、大零售”三大战略落地,深刻改变业务流程,转型效果显著。数字化方面,成都银行围绕“五类用户、十大方向、四个支撑”的数字化转型方向,驱动向数字银行、智慧银行转型,主要利用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客户画像等技术,提高零售运营条线效率和质量。精细化方面,成都银行推进组织架构创新,打通各条线,以客户为中心进行针对性营销。在贷款上,设立科技支行、文创支行、绿色金融支行、新经济支行等一批特色金融专营支行,推广“专营机构+专业团队+专项授信”服务模式,制定了“一圈一区一方案、一园一企新服务”金融服务模式;在存款上,做好精细化研判,“一户一策”分类施策,挖掘业务潜力。

  大零售方面,成都银行通过筛选目标客户、加强管理、开发产品等方式,在储蓄业务基础上,推进客群、产品、渠道、团队的专业化服务能力提升。深挖个人经营贷款业务活力,向个人客户 AUM 综合管理转型, AUM 管理规模不断提升。

  2.3.1.资产质量:总体较为优质,对公房地产不良小幅上行

  2015 年以来成都银行资产质量不断改善。“不良+关注”贷款率、逾期贷款率连续六年呈下降趋势,截至 2022 年第一季度,成都银行贷款“不良+关注”率为 1.36%,较 2015 年末降低 4.6 个百分点。增量风险防范进一步提高,拨备覆盖率不断提高,截至 2022 年第一季度,成都银行拨备覆盖率为 435.7%,较 2016 年最低位提升 280.3 个百分点。

  结构上,政务业务资产质量优质,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小幅上行。对公领域,最为主要的基建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21 年不良贷款率仅为 0.2%,基本盘稳定,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为 1.18%,较上年末提升了 1.17 个百分点,主要受地产行业基本面下行影响,其他风险主要集中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占比较小的行业,但总体敞口较小。零售类贷款中,2021 年占比 86.6%的个人购房贷款不良率为 0.3%,基本与上年末持平,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款分别为 19.4%和 4.8%,其中经营贷款不良率正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2.3.2.业务结构:依赖利息收入,中间收入发展空间广阔

  业务结构:高度依赖利息收入,收入结构优化空间较大。2022 年第一季度,净利息收入在成都银行营业收入占比为 79.43%,高于 A 股城商行中位值 74.2%。中间收入业务占比较低,2022 年第一季度占比为 3.93%,显著低于 A 股城商行中位值 11.5%。

  净息差平稳,存款成本呈现小幅上行趋势。自 2016 年以来,成都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与净息差均保持平稳趋势,截至 2021 年末,成都银行生息资产率和净息差分别为 4.3%和 2.1%,分别较 2020 年下降 0.1 百分点。存款成本方面,虽然存款成本呈现上行趋势,但是公司仍然显著优于行业中位值,2021 年末,成都银行存款总额平均成本率为 2.0%,低于 A 股城商行中位值 0.2 个百分点。

  成都银行中收规模较低,发展空间大。19 年成都银行成立理财子公司,开始“大零售”战略,理财业务呈现高增长趋势,2020 年同比增速高达 79.3%。截至 2021 年末成都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 631.0 亿元,同比增速回落至 19.5%的正常区间。总体而言,成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尚处起步期,而且需持续投入,未来成都银行依靠区域优势和深耕转化,将持续长期发展空间。

  3.投资分析:三大优势持续释放,成都银行转型之路大有可为

  成都银行的成功逆袭得益于区域、资源、经营三大红利,将先天区域与资源优势与后发市场化经营优势相结合,夯实高客户粘性、低负债成本的护城河。从区域来看,成渝都市圈未来仍是中国重要人口、产业和经济增长极,公司延续存贷两旺、规模扩张;从战略来看,大零售战略持续推进,零售业务和中间收入具有潜力;从经营来看,资产质量优异,低成本负债优势延续。站在当下,公司在成渝经济圈地区具有绝对的经营优势,在当前逆周期托底、新基建等宏观经济政策调节之下,成都银行将抓住区域经济发展大机遇,在成渝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方面稳步发力。

  盈利预测模型主要基于以下假设:一是从资产规模来看,成都银行规模驱动营收高增,预计未来将继续保持良好的扩张态势。根据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未来成渝地区将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算力枢纽节点之一。成都银行现已具备介入大型基建项目的资本实力,公司资本集中能力的提升有助于相关细分市场的拓展,未来预计对公贷款增量市场空间广阔,基建类贷款拉动作用显著。我们假设,成都银行 2022-2024 年的贷款总额的同比增速为 30%、25%、20%,而在贷款总额增长中,对公贷款将以 75%的重要占比持续发力支持成都银行资产扩张。

  二是从生息资产收益率水平看,预计成都银行息差将稳中有升。2021 年度 1-4 季度,成都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以 3.85%、3.95%、4.05%、4.10%的比例保持稳定增长。未来随着中国未来产业支柱的不断革新,经济也将不断复苏,长端收益率和贷款利率将在年内短期波动后,呈现逐步上行趋势,因此我们预测 2022-2024 年成都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4.07%、4.14%、4.22%,同时计息负债付息率也将在负债端结构优化、存款稳定性抬升情况下逐步有所回落,2022-2024 年分别给出预测为 2.04%、2.02%、2.00%, 2022-2024 年成都银行净息差预测值为 1.87%、1.99%、2.09%。

  总的来看,预计未来成都银行将保持发挥存贷两旺的规模扩张优势、以及对公业务高增的结构向好优势,发挥禀赋特征,盈利继续高增。我们预测 2022-2024 年成都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将保持 23.3%/26.0%/18.0%增速,对应 BPS 为 14.62/17.01/19.83 元。根据 2022 年 6 月 29 日收盘数据,可比公司平均静态 PB 为 1.18 倍,而同期来看,成都银行的利润增速显著领先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我们认为,成都银行在成渝区域经营优势禀赋凸显、对公业务高增和战略升级驱动的背景下,有望继续保持高成长性。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