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美凯龙(60182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昔日家居卖场“一哥”偿债压力陡增 红星美凯龙入局汽车业务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1-29  美凯龙内幕信息

来源 :中国经营报车视界2024-01-29

  在“卖身”建发股份(600153.SH)半年之后,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星美凯龙”,601828.SH)近期开始了新业务。

  日前,红星美凯龙于上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多只债券将于2024年1月22日起停牌。红星美凯龙方面表示,这是由于重大事项存在不确定性,为保证信息披露公平,维护投资者权益。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除了债券停牌外,在2024年1月初,红星美凯龙还发布公告表示,新增一笔未偿还债务。据了解,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红星美凯龙合并范围内新增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总金额为4.11亿元,至此,红星美凯龙的未偿还债务规模已经达到了20.74亿元。

  实际上,近年来,红星美凯龙一直在为债务问题发愁,一方面通过出售子公司资产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还债,另一方面则开始另觅造血盈利新途径。记者注意到,2024年1月初,红星美凯龙与建发汽车共同合作的首家π空间在成都开业。

  据了解,π空间业务是双方共同搭建的汽车经销业务,建发汽车方面表示,该业务将依托建发汽车专业运营经验,以及红星美凯龙全国数量最多、覆盖最广的家居卖场资源,将助力智能汽车品牌方快速复制,渗透一至五线城市,达成π空间“百城百店”与“当月签约、当月运营”的发展愿景。

  记者日前致电、致函红星美凯龙方面希望采访了解相关情况,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进一步回复。

  

  (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的红星美凯龙上海全球家居1号店。杨让晨/摄影)

  资金困境未解

  红星美凯龙在实控权易主后债务问题有增无减。

  记者注意到,在2023年,建发股份完成了对红星美凯龙的收购,成为了红星美凯龙的新实控人,而红星美凯龙的董事长车建兴则被委任为总经理,董事长一职则由建发股份董事长郑永达担任,这并未扭转红星美凯龙债务升高的局面。

  据红星美凯龙最新公告,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新增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总金额为4.11亿元,相关债务涉及多笔借款,包括质押借款和抵押借款,逾期原因则主要为未按期兑付。

  具体来看,此次违约债务共涉及三笔,其中最大一笔债务超过2亿元,债务人为厦门红星美凯龙影视文化娱乐有限公司,违约时间分别为2023年12月17日和23日,并且本息均逾期。

  “上述事项可能对债券持有人权益产生不利影响。”红星美凯龙方面表示,公司将密切关注上述事件的进展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将继续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做好偿债资金安排,积极履行偿债义务。

  事实上,在2023年被收购前,红星美凯龙的债务就已开始升高。在2022年第三季度,红星美凯龙的总负债一度达到约760亿元。而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有息负债已经达到了327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规模占比约22%,逾期债务总额已达12.35亿元。进入2024年后,上述负债不仅没有减少,还在持续增加。

  建发股份方面此前表示,红星美凯龙的负债问题在建发股份控股后所要增加承担的义务并不多,并且国资控股有利于降低美凯龙融资成本,改善盈利状况。

  据了解,在2023年1月,建发股份在对红星美凯龙的负债进行拆分分析后认为,红星美凯龙的700多亿元负债拆分后,实际有息负债为380多亿元,尽管负债规模较大但以长期借款为主,时间周期较长利率较低,规模约为300亿元。举债模式上每家自营商场对应一家子公司,子公司对物业进行抵押从银行取得贷款,担保方为上市主体,与控股股东关联较弱。并且初步审计中,没有发现美凯龙自营商场抵押给母公司供血的情况。

  面对红星美凯龙不断增加的未偿还债务,建发股份日前再度通过回应投资者提问表示,红星美凯龙负债整体风险可控。“整体来看经营现金流量情况较好,短期债务风险可控。”

  不过,多位分析人士表示,未偿还债务持续提升可能会对红星美凯龙后续经营造成一定影响。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记者,随着债务规模的扩大,公司的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加,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融资能力和资金成本。“债务压力还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使其更加保守和谨慎。”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也对记者表示,高额债务不仅会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还可能导致资金链紧张,从而影响其日常运营和扩张计划。“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债务增长并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可能会对红星美凯龙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风险。”

  跨界入局汽车业务

  事实上,红星美凯龙也在通过各种方式避免债务违约,但收效甚微。

  记者注意到,2024年伊始,建发股份旗下的百强汽车经销商建发汽车的一则新闻显示,目前红星美凯龙已开始涉足汽车经销业务。据了解,双方合作的首家汽车经销门店π空间已经在成都开业。

  建发汽车方面表示,π空间是建发汽车携手红星美凯龙在打造汽车智能生态场域新闭环的最新探索。“建发汽车将充分发挥二十多年来在汽车经销服务领域的2C优势,结合集团资源,继续拓展国内汽车流通领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流通领域业务。”

  红星美凯龙执行总裁兼大营运中心总经理朱家桂此前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红星美凯龙入局卖车的核心优势在于能够把展示中心、交付中心、营销活动中心、体验中心一体化。“消费者只要进入我们的场景,就可以进行多个品牌的汽车体验、试驾等。”

  在柏文喜看来,红星美凯龙跨界进军汽车经销业务可能会对其业绩产生积极影响。“这一举措不仅拓展了公司的业务范围,增加了收入来源,而且借助原有的家居卖场资源和渠道优势,红星美凯龙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体验。”

  江瀚则对记者表示,汽车经销业务与家居业务在运营模式、客户需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红星美凯龙需要在汽车经销业务中积累经验,逐步完善运营体系。

  实际上,除了被建发股份收购之后推出新业务,近年来红星美凯龙就已通过多种方式筹措资金试图解除偿还负债的燃眉之急。

  在2021年,红星美凯龙将旗下7家物流子公司以23.12亿元的价格出售给远洋资本。同年,红星美凯龙将红星地产70%的股权出售给远洋集团和远洋资本,售价40亿元。随后红星美凯龙又将美凯龙物业80%的股权出售给旭辉集团旗下永升服务,涉及资金约6.96亿元。

  此外,红星美凯龙还将旗下资产作为抵押贷款发行债券用以偿还负债、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等。在2023年10月,红星美凯龙方面表示,子公司新伟置业拟将所持物业上海全球家居1号店南馆作为底层资产,通过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方式募集资金并设立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规模不超过人民币40.01亿元,期限不超过8年。

  记者日前走访了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的红星美凯龙上海全球家居1号店发现,尽管是工作日,该家居卖场仍有不少顾客前来,而入驻品牌方面囊括了包括欧派家居、老板电器、索菲亚、火星人集成灶等家居、家电头部品牌,不过也有部分门面处于装修或招商围挡状态。

  此外,红星美凯龙还通过减持套现进行还债。据红星美凯龙最新公告,2023年8月,红星美凯龙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发布了减持股份计划的公告,试图通过减持约4461万股套现,但该计划最终落空。

  亟须造血自救

  除了各种方式还债外,红星美凯龙自身的盈利能力也在进一步下降。

  记者注意到,在2023年1月,建发股份披露收购意愿时,红星美凯龙的净利润率尚为正值,但在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中,红星美凯龙的净利润率就已降至-6.46%。截至2024年1月24日,红星美凯龙在A股的总市值约为157亿元,已经较2023年年初跌去30%,较市值最高位已跌去约80%。

  市值下跌背后是红星美凯龙营收的下滑。据第三季度经营数据,2023年1—9月,红星美凯龙自营及租赁板块收入约为51.94亿元,同比下降15.9%。红星美凯龙方面在回复上交所下发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中表示,这主要系受国内经济环境波动影响,家居建材行业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双重压力,商场出租率出现阶段性下滑。“公司为了支持商户持续经营,对符合条件的商户给予租金及管理费优惠所致。”

  除了收入进一步下降外,红星美凯龙的委管商场数量也在进一步减少。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度、2023年9月末,红星美凯龙委管商场数量分别为284家、278家,2023年1—9月共关闭12家委管商场,2 家委管转特许经营。

  江瀚告诉记者,红星美凯龙可以通过持续优化家居业务,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供应链等措施,提高家居业务的盈利能力。“还可以通过关注其他具有潜力的业务领域,如智能家居、家居后市场服务等,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拓展业务布局。”

  柏文喜也表示,红星美凯龙可以与其他行业的企业合作,共享资源和技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实际上,这已在建发股份和红星美凯龙的计划之中,红星美凯龙在2023年9月举行的中期业绩会上表示,已经在业务端同建发股份展开合作,“公司已与建发汽车及国内最大的中高端二手车平台卡乃驰达成战略合作,将与建发股份共同加快在汽车领域的开拓。”

  不过,目前红星美凯龙面临的债务压力仍然不小。记者注意到,红星美凯龙在此前公告停牌的多只债券将于2024年内兑现利息,其中在3月10日,红星美凯龙将支付“H21红星1”债券超过1亿元的利息,而年内需支付债券利息合计将超过2亿元。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