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地产再现人事变动,12月12日市场消息,红星地产现任总裁赵彬将重返俊发出任集团总裁一职。接近俊发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人事公告为准。
此前,12月8日,红星地产董事会出现重大调整,“红星系”车建新、徐国峰、彭凛凛、储琴华分别退任董事长、董事、董事、监事,来自远洋集团的王洪辉、厉嘉锋、姜南、刘敏依次接任。业内人士认为,总裁赵彬去职成为情理之中。
追根溯源,今年3月,红星地产引入远洋集团旗下的远洋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7月,远洋集团宣布以40亿元获取红星地产70%的股权。
2020年以来,红星美凯龙一改往年逆势突进的画风,在业绩腰斩,债务压顶的情况下,“轻资产、重运营、降杠杆”成了主旋律。
易居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房玲表示,尽早脱手地产资产,输血家居业务,或可以缓解美凯龙当前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但长期看,仍需要关注业务自身的内在造血能力。
01.红星地产不要“红星”,要“远洋”
红星地产全称上海红星美凯龙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通过股权层层透视,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车建新为红星地产实控人,占股61%。
7月18日,远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表示,远洋集团、远洋资本与红星控股正式签署协议,以人民币40亿元获取红星地产70%股权。三方将有效持有重庆红星美凯龙企业发展有限公司35%、35%、30%的股权。
远洋收购红星注册的新公司名为远洋红星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远星”),王洪辉任远星公司董事长。
据悉,已经在合作的新项目,将来备案名字都不用“红星”IP,统一用“远洋”。
而此次交易从两家各自的公告可以看出,都是对主业的专注与回归。远洋集团持续推进其“南移西拓”战略,而红星控股方面则是通过推进地产轻资产战略从而专注家居业务的重要举措。
根据公告,此次转让的资产包括三大类,住宅、商业和物业。合计91个项目,一个不留,创业12年后“骨折价”脱手,车建新走的决绝。
红星地产被远洋拿下之后,有业内猜测称,或将成为一个被渐渐消化掉的“资产包”。按照“在未来两年每年贡献300-400亿元的销售”的计划进行下去,红星地产的“千亿待售货值”在未来两年内基本也就销售殆尽了。
02.房地产“打喷嚏”,家居行业就“感冒”
在过去十多年的发展中,依托红星美凯龙家居门店及家具商场经营、自建优势,红星地产在各地获取大量商业用地和综合类用地,促进了其发展。
凡事皆有利弊,自2020年以来,在多项有力政策,尤其是“三道红线”的出台让房地产行业的辉煌不再,美凯龙的投资性房地产“躺平”时代成为过去,甚至拖累主营业务的利润。
2021年中报显示,美凯龙的房地产收益为2.13亿元,而第三季度房地产的收益仅为0.12亿元,前三季度的房地产的收益为2.25亿元。
与此同时,红星地产为了冲击千亿目标,在全行业高负债的背景下激进拿地,去年全年拿地金额高达200亿元,进一步增大了负债周转的风险。
因此,红星美凯龙集团的负债规模一直在膨胀。2021年第三季度,红星美凯龙总负债为794.87亿,负债率为59.38%。
货币资金、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合计69.7亿元,同期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171.39亿元。显然,红星美凯龙现金储备无法覆盖其短债。
巨额负债还将面对巨额利息支出压力。今年前三季度红星美凯龙的利息费用为20.5亿元,接近同期的净利润22.87亿元,远超同期扣非净利润13.94亿元。
对于负债高企的红星美凯龙而言,红星地产虽然是营收支柱,但也成为了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暗雷。
所以出售地产资产对于债务压力不小的红星美凯龙而言,40亿的“回血”能够让自己暂时松一口气。
就在出售红星地产之后,标普全球评级表示,因母公司出售旗下地产开发业务子公司,家居装饰及家具商场运营商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评级压力将得到缓解。
事实上,美凯龙正通过出售资产等方式回笼资金。今年,美凯龙将西藏红星美凯龙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红星美凯龙(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全部股权转让,实现处置收益4.54亿元。
此外,5月14日,美凯龙向红星控股出售公司红星融资租赁及红星商业保理 100%股权,转让对价12.09亿元,交易已经完成。
10月15日,美凯龙拟将10家子公司80%股权转让给旭辉永升(海南)投资有限公司,交易对价6.96亿元。
不过,这些对比其短期负债171亿元而言,显得有些杯水车薪,在进一步实现聚焦家居主业的过程中,仍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这意味着其“瘦身”计划或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