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光大证券(60178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光大证券再现人事调整!高瑞东没干好研究所却能干好机构业务?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6-06  光大证券内幕信息

来源 :新浪财经2024-06-06

  近日,据界面新闻报道,光大证券(维权)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将兼任该公司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

  根据公开资料,高瑞东为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同时也是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在加盟光大证券之前,他曾先后任职于中泰证券、国泰君安等知名券商。2020年12月,高瑞东正式加盟光大证券,担任首席宏观经济学家、研究所副所长。

  2022年11月,原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王汗青,调任光大证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王汗青调任后,空缺的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一职由一名副所长暂代,直至2023年10月副所长高瑞东升任所长,由此看来,之前代管研究所的副所长应该是高瑞东。

  但无论是王汗青任内,还是其离任后的代管阶段,抑或高瑞东正式接任,研究所业绩始终未见起色,反而每况愈下。数据显示,光大证券研究所分仓佣金收入排名从2019年的第7名连续下滑,在2023年跌至第20名。

  

  离任的原光大证券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龚俊涛的去向同样值得关注,据悉,其下一站将是光大保德信基金,并出任副总经理一职。作为光大证券持股55%的控股子公司,光大保德信基金近年来规模持续缩水。2020年至2024年3月,其管理规模从1068.57亿元降至709亿元,与同期公募基金行业整体规模从13万亿元上升至29万亿元形成鲜明对比。

  

  作为公募基金领域的资深人士,龚俊涛曾担任光大证券资管业务副总经理,但该项业务的表现同样难言理想。2020年至2023年,光大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从22.9亿元下滑至12.71亿元。在此情况下,龚俊涛能否凭借其专业经验和管理能力扭转光大保德信基金的颓势,令人生疑。

  

  事实上,研究所和资管业务业绩的低迷也只是光大证券诸多业务线表现不佳的一个缩影。2020年,光大证券在时任总裁刘秋明的带领下对组织架构进行了大幅调整,将原有的五大业务板块重组为六大业务集群。其中,机构证券服务板块剔除了自营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保留主经纪商、投资研究服务和托管业务等,并更名为机构客户集群。

  组织架构调整后,机构客户业务实现了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该业务收入从10.63亿元上涨至13.8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6.88%。

  

  然而,被剥离出去的自营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表现却远不及预期。2020年,自营业务收入为20.48亿元,但在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出现亏损,分别为4.43亿元和1.27亿元,直到2023年才勉强扭亏为盈,收入为7.46亿元。而投资银行业务的手续费收入更是逐年下滑,从2020年的19.87亿元降至2023年的10.31亿元,跌幅近50%。

  

  

  光大证券近年来在多个业务领域的表现不佳,其背后原因固然错综复杂,但公司内部人才选拔任用机制的缺失无疑是导致这一局面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金融企业而言,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构建核心竞争优势的基石。然而遗憾的是,光大证券在人才选育、任用等关键环节上却存在诸多亟待改进之处,使得公司内部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甚至导致人才流失。

  据相关媒体报道,光大证券原研究所副所长秦波便是因对公司内部“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不满而黯然离职。而在此之前,也曾有媒体披露公司在薛峰时期的校园招聘存在黑箱操作等违规行为。种种迹象表明,光大证券内部在选人用人上尚未建立起成熟科学的制度规范。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