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破产重整之后,力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科技”,601777.SH)近日交出首份半年报。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2021年上半年,力帆科技借助于原有的摩托车、通机业务的盈利能力,主营业务实现扭亏。在此之前,力帆科技的主营业务已连续亏损了9个季度。
快速扭亏的原因,部分来自于力帆科技借助破产重整,巧妙化解债务危机,将大量债权人变为股东,大幅降低资产负债率,同时在此前的连续巨亏中,大额计提资产减值剥离低效资产,为重新开始做铺垫。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力帆科技的原实控人、昔日的重庆首富尹明善家族,涉足汽车行业后折戟商海令人唏嘘,此次力帆科技重整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各入局者担任着什么样的角色?重启汽车业务又拥有哪些“底牌”?这些问题备受市场关注。
另外,对于重整后力帆科技实控人变更是否充分披露、汽车业务具体推进情况等,记者致函、致电力帆科技方面,对方对部分问题进行了回应。
2020年6月,力帆科技被申请破产重整之前,记者走访力帆科技总部,当时其内部人士在沟通中透露,地方政府正在撮合公司的重整事宜(《中国经营报》记者高沛通摄)
走出债务“泥潭”
记者注意到,力帆科技借助破产重整,对债务危机进行了巧妙化解。
事实上,力帆科技的债务问题已积攒多年,其常年采用高负债的方式运行,及至2018年下半年遭遇车市“寒冬”并伴随销量骤降,力帆科技主业连续陷入巨亏,资产负债率进一步快速推高。
情况究竟有多严重?截至2020年6月末,力帆科技资产负债率达到98.87%,短期偿债能力方面,其拥有货币资金3.90亿元,但短期借款高达75.54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达7.01亿元。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力帆科技被提出破产重整。
根据2020年底披露的重整计划,截至2020年11月,经审查初步确定的债权金额为105.97亿元,彼时披露的力帆科技资产评估值仅为38.40亿元,如破产清算普通债权人债务清偿率仅12.65%。
重整计划中,逐一列明了偿债的方式,以及资金方、产业投资人的引入。
具体操作方式上,彼时力帆科技拥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2.86亿股,以此为基数按每10股转增约24.99股的比例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共增发32.14股,叠加原限售条件流通股,在相关限售股后续注销后总股本变为45亿股。
上述转增的32.14股的分配方面,约9.65亿股用于清偿债务,在债务占比最高的普通债权清偿中,每家债权人10万元以内以现金清偿,10万元以上的部分以股票抵偿,抵债价格按15.97元/股。
另外转增的约13.50亿股,用于引入重庆满江红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满江红基金”),交易对价30亿元,根据后续披露的信息,满江红基金的有限合伙人股东中,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间接持股约49%,吉利系持股19.87%,剩余持股则吸纳了大量社会资本入局。
这也意味着,若持股比例对应出资比例,力帆科技的重整,重庆两江新区给出了大笔的资金支持,出资远高于吉利系,另外还引入了大量的社会资本。事实上,满江红基金也由此成为力帆科技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约29.99%。
剩余转增的9亿股,则用于引入产业投资方,为力帆科技注入产业资源,助力其成为吉利科技集团换电车型制造的唯一上市平台,根据后续披露的信息,该产业投资人被确定为吉利系控制的重庆江河汇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2021年2月,力帆科技发布消息称,重整执行完毕。
根据力帆科技最新披露的2021年半年报,其资产负债率已降至36.73%,账上拥有28.67亿元货币资金,短期借款仅有0.28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01亿元。
控制权变更之惑
根据最新披露的信息,力帆科技的实控人被披露为重庆满江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满江红企业”)。
记者注意到,力帆科技的控股股东为满江红基金,该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企业,其唯一的普通合伙人、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满江红企业,根据有限合伙企业的运作方式,满江红基金的控制方即为满江红企业。
不过,满江红企业的股权并非不能进一步穿透。事实上,根据披露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满江红企业由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间接持股51%,吉利系持股49%。
此前有律师在与记者沟通中分析,如果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与吉利之间没有一致行动协议、表决权托管等,管委会独立进行决策并且促使控股股东行使表决权,那么力帆科技的最终实际控制方为管委会。
那么,为何在实控人的认定上,力帆科技未进一步对满江红企业进行股权穿透?力帆科技的控制方究竟是地方政府还是吉利系背后的李书福?抑或是由双方协议共同控制?日前记者致电力帆科技董秘办,对方引用信披内容称实控人是满江红企业,至于满江红企业能否进一步穿透,其称背后的两个股东肯定是合力支持运转,是否协议共同控制则未回应。
另外,从董监高的职位分配上来看,当前力帆科技有9名董事,非独立董事有6名,3名拥有吉利系从业背景,3名拥有重庆两江新区旗下企业从业背景;3名监事中,1名拥有吉利系从业背景,1名拥有重庆两江新区旗下企业从业背景,1名长期在力帆科技旗下任职。
披露的高管任职名单中,则未见有担任副总裁的人士,仅有一名总裁杨波,其此前长期在力帆科技任职,当前兼任摩托车业务公司领导层职务。总裁、副总裁之外,财务负责人此前在力帆已工作多年,董秘则是年初外聘,披露的信息中未见其有两江新区方面或吉利方面从业背景。
汽车业务“重启”
记者注意到,破产重整完成后,在披露的2021年经营计划中,力帆科技在第一条中即提出“恢复汽车的生产及销售,启动生产基地的电动化车型生产能力改造,组建面向不同客户的销售运营团队”。
经营计划中,将力帆科技现有的业务分为四大类:汽车、摩托车、通机以及其他业务,提出2021年度营收同比增长50%以上,增长来源主要为汽车的新订单交付及摩托车出口市场的大幅增长。
就重整后交出的首份半年报来说,力帆股份表现较为亮眼,不过距离完成经营目标尚远。
具体来看,2021年上半年,力帆科技营收17.36亿元,同比增长9.59%,归母净利润0.3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为巨亏25.95亿元,主营业务盈利0.25亿元,去年同期亏损7.84亿元。
为何刚刚重启汽车业务,力帆科技即实现盈利?事实上,目前力帆科技基本由原有的摩托车、通机业务支撑,报告期内其摩托车营收14.25亿元,通机业务营收1.93亿元,被列在首位的汽车业务营收0.47亿元,占比尚微不足道。
值得注意的是,力帆科技破产重整不久就实现盈利,部分原因也来自于此前巨额亏损之际,力帆科技大幅计提资产减值、剥离低效资产,为重整后的力帆科技重新开始进行铺垫。
具体来看,2019年,力帆科技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损失分别达19.04亿元、3.16亿元,2020年,这两项损失分别为36.08亿元、11.36亿元,即仅在这两项力帆科技此前已确认69.63亿元亏损,这也规避了这部分资产后续对力帆科技的盈利产生冲击。
作为力帆股份的主营业务,力帆科技对于汽车业务的发展战略是怎样的?截至目前进展如何?
虽然力帆科技的实际控制人未被披露为吉利系背后的李书福,各种信息却显示,力帆科技的汽车业务运营由吉利方面占据明显主导地位。
此前的重整计划中显示,吉利方面会授权力帆科技生产一款车型,通过合作开发等多种途径开发后续车型。生产方面,通过改造生产线逐渐形成10万辆年产能;品牌建设方面,由吉利专业团队打造全新品牌,聚焦B端大众市场和C端中高端市场。
另有接近力帆科技的人士在沟通中表示,两江新区更多是财务投资者的角色,力帆科技的汽车业务推进由吉利系主导,力帆科技原有的汽车业务人员则进行配合,吉利方面的团队已经进入。
具体现实执行上,根据披露的信息,2021年上半年,力帆科技完成了对整车生产线15项技术改造,导入了吉利的质量控制体系、产品开发流程,恢复了整车生产能力,正与网约车运营商、出租车公司等进行对接,推动换电车型的生产、销售及服务的生态建设。
2021年5月,力帆科技首款换电新车型80v在两江新区量产下线,彼时力帆科技董事长、吉利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徐志豪称:“力帆80v的量产下线,是力帆科技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刻,也是力帆科技开启新征程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