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601766.SH,以下简称“中国中车”)与4家战略合作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创新试点合作以来,已经为53家供应商提供了近2.5亿元的资金融通支持,平均融资成本低至3%,大幅低于市场融资成本。3月15日,中国中车党委常委、财务总监李铮在中国中车产业链资金链数字融通大会作出上述表示。
具体合作为,由中国银行对接中车株洲产业集群,建设银行对接长春产业集群,招商银行对接青岛产业集群,中信银行对接中西部地区,从“东南西北”4个区域分别覆盖了中车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的重要产业链条。值得一提的是,上面提到的这53家供应商均为民营小微企业,其中13家是专精特新企业。
李铮还透露,即日起,中国中车供应链金融平台将正式向4家战略合作银行及供应商开放,标志着中国中车产业链资金链数字融通进入了“快车道”。在大会现场,中国中车供应商西安捷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自身信用资质,一笔金额为361万元的订单融资贷款在“中车购”平台发起授信申请后,由中信银行放款,16分钟实现资金到账。
2023年12月,正在中车铺镇公司生产线上组装的地铁列车。路炳阳/摄
2022年现代产业链链长行动计划启动后,国资委先后分两批遴选16家“链长”企业,在重要行业、关键领域进行布局,形成以十大工程类别、30项重点任务为核心的产业链建设履职工作指引,以链带面、织链成网。
中国中车是16家“链长”企业之一。以生产一列“复兴号”动车组为例,需要4万多个零部件,涉及20余个省份的2100多家配套企业。中国中车主要供应商有1.8万余家,超过70%为民营及中小微企业,具有群体数量大、自身规模小、地域分布广、产业链条长和融资信息不对称等特点。
中国中车方面称,此次产融结合新模式探索就是聚焦中车产业链上民营、小微供应商的发展痛点,探索充分发挥数字协同优势,发挥“链长”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建立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资金链融通新模式。
“十四五”期间,中国中车将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要素,实现了“中车购”2.0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平台、银行端供应链金融平台、司库管理信息系统之间数据贯穿与功能联动,使得中国中车产业链金融业务线上化开展具备了物理条件。
李铮称,依托信息数字化及数据贯通优势,战略合作银行建立供应商画像及信用评级,更加科学地判断供应商自身信用能力,更加精准地投放金融资源,打破了传统供应链金融单纯依赖核心企业信用的模式,通过“链”式金融产品满足供应商在生产经营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以产融合作新模式,促进协同发展。
就供应商融资难、晚、慢、贵的问题,李铮表示,利用中车特色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链长企业或核心企业仅需确认合作真实性及历史合作数据,战略合作银行建立对供应商智能风控模型及信用评级,供应商即获得以自身信用从银行融资的能力。
其次,供应商与核心企业签署订单后即可向银行发起融资申请,融资时点大幅前置,解决供应商垫资生产问题;供应商通过平台向战略合作银行线上提交业务申请及交易数据,融资申请实时审批,放款资金实时到账。
李铮表示,中国中车提出“以立新服务实现产融结合新突破”,就是借助数字化平台建设能力,联合战略银行金融资源优势,打造制造业产业链特色金融合作新模式,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效降低产业链成本,保障产业链稳定,进一步推进产业链资金链数字化转型和融通建设。
就共链行动,中国中车董事长孙永才2023年10月31日在株洲举行的轨道交通装备与清洁能源装备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大会上表示,中国中车已经建立了重大专项工作统筹推进机制,将举全集团之力落实共链行动。
孙永才表示,目前,轨道交通装备与清洁能源装备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已经进入由“规划图”转为“实景图”的新阶段。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中国中车将坚持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一体打造,发挥装备龙头和场景牵引作用,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协同验证、协同产业化,加快推动“双赛道双集群”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中国中车总裁马云双也称,推动产业链融通发展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于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国中车的发展体会是,欲突破产业链薄弱环节,就要强化供需结对攻关,联动“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生力军,串珠成链。“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要取长补短、互利合作。”
供应商提供的轮对产品堆放在中车浦镇生产线上,等待列车加装。路炳阳/摄
中国中车轨道交通装备与清洁能源装备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是国务院国资委和工信部联合推动的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之一,目的是发挥好中国中车的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通过搭建合作交流对接平台,探索建立大中小企业有序竞合、融通发展的新格局。
据了解,共链行动旨在引导推动中央企业更好发挥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搭建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融通平台,打造产业链生态圈战略合作,有效促进大中小企业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实现供需匹配、协同创新、成果共享、生态共建,共同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