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著名的“石头沙子”实验,通过将大石头、小石头、沙子和水依次装入瓶子来探讨空间利用的重要性。首先,一些人尝试先放水,再装沙子、小石头和大石头,最终失败。而换成先放大石头,再放小石头、沙子和水,则成功地将所有物品都装入瓶中。
胜马财经注意到,前不久,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表示,“现在信贷的优质资产竞争非常激烈,近几个月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比较疲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一个方向——寻找市场的缝隙。”
他进一步表示,邮储银行想通过加大寻找“缝隙”的能力,找到量价险平衡的资产,为此推出了“十大缝隙”,指导全行寻找量价险均衡发展的客户,已经初见成效。
事实上,就如同在瓶子中成功装入所有物品的策略,邮储银行的“十大缝隙”方案强调了在信贷供给侧改革中,必须优先关注客户核心需求,精准识别急需综合服务的企业。通过将大石头(优质客户)放在首位,再依次配置小石头(细分市场)、沙子(创新产品)和水(灵活服务),银行能够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量价险的均衡发展,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多项业绩指标行业领先
当下,银行业普遍面临LPR下行、净息差持续下滑等不利因素,有的银行靠开拓非息收入,有的靠降本增效,也有的转变经营思路度过艰难时刻。邮储银行在近期披露的2024年中报则显示,该行自2024年实施的“提能力、谋创新、强管理”来积聚发展的内生动力,启动了一系列变革,平衡“量价险”实现高质量增长,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胜马财经注意到,邮储银行今年上半年资产总额稳健增长4.37%,达16.41万亿元,在存贷款两端均实现超过6%的增长,在反映银行核心盈利能力的净息差指标方面更是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邮储银行上半年实现净息差1.91%,远高于商业银行1.54%的行业平均水平,也比四大行平均值高44个基点。
反映在经营业绩上面,邮储银行上半年实现了营业收入1767.89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和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分别增长1.83%和1.54%,在国有大行中保持领先地位。
网点是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前端触角,半年报显示,邮储银行目前已经拥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服务个人客户超 6.6亿户,定位于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依托“自营+代理”的独特模式和资源禀赋,加速向数据驱动、渠道协同、批零联动、运营高效的新零售银行转型。
就像刘建军在业绩发布会上所言:“邮储银行具有自己的独特基因,第一个是4万个网点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区域,覆盖了99%的县市;第二个是邮储银行在农村地区享有很高的品牌声誉。无论是我和农户交流,还是和村主任和村支书交流,他们都对于邮储银行服务三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我们的品牌在乡村地区非常好。”
胜马财经注意到,截至报告期末,邮储银行AUM16.2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967.75亿元。个人存款13.2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72万亿元;个人贷款46,876.1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73.69亿元。
此外,零售VIP客户25500.3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84%;富嘉及以上客户562.4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3.34%。公司金融拓户增效,“1+N”经营与服务新体系3取得新成效,客户分层分类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打造“SPREAD”4数智化闭环营销工具。
另据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客户新增16.01万户,公司主办行客户较上年末增长 48.08%。FPA(公司客户融资总量)5.1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48万亿元,增长10.26%,同业客户价值突显。
这意味着邮储银行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凭借其灵活的经营策略和稳健的风险管理,成功实现了资产规模的扩张与业务结构的优化。其在零售和公司金融领域的持续发力,反映出其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锐洞察及应对能力,尤其是通过“自营+代理”的双重模式,进一步巩固了与客户的深度链接,提升了整体竞争力。
小“缝隙”的大价值
邮储银行之所以能在逆势中实现稳健增长,这和该行对于金融服务中“缝隙”空间的理解有很大关系。
纽约市的“空中花园”项目获得过很多设计界大奖,它利用建筑物之间的空隙,创建出绿化空间,提供了社区休闲的场所,促进了生态平衡。这些缝隙的转变展示了看似不起眼的空间如何被充分利用,从而带来显著的环境与社会效益。
事实上,在各个领域中,缝隙往往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利用。
在当前信贷需求不足的背景下,邮储银行意识到,优质资产的竞争不仅需要数量,更需要通过精准的服务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通过明确优先级、聚焦核心客户,并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邮储银行正逐步探索出一条量价险均衡发展的新路径,为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实现突破奠定了基础。
胜马财经注意到,在业绩说明会上,不止一位高管提出了挖掘市场缝隙的说法。邮储银行副行长徐学明也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我们要在保持风险控制能力的前提下,细分市场和客群,力争在市场缝隙和局部领域构筑经营特色,坚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这也是邮储银行建行以来一直探索的路子。”
之所以关注缝隙,和邮储银行经营管理层实际调研中的观察密切相关,“我们通过调研发现,信贷需求的不足很多是因为金融供给侧做得不够好,有很多跨行业、跨资本、跨区域等这样一些企业,他们迫切需要得到银行更综合、更贴合的服务方案,所以我们想通过加大寻找缝隙的能力,找到量价险平衡的资产。”刘建军表示。
五大差异化增长极
本质上来讲,邮储银行“寻找缝隙”的战略思路,也是打造差异化竞争力的思维。更为具体的表现是,该行近年来确立的打造“五大差异化增长极”,即“三农”金融、小微金融、主动授信、财富管理、金融市场这五个特色鲜明的发力方向。
在“三农”金融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2.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9%,约占客户贷款的四分之一,占比居国有大行前列。
在普惠金融方面,截至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4%,占客户贷款总额比重同样处在国有大行靠前水平。
在主动授信方面,邮储银行已经可以通过大数据智能风控模型,精准预判风险,挖掘优质客户,并提供“秒批秒贷”的线上信贷服务,名单库规模现已超1.2亿人,贷款余额超2400亿元,展现出速度快、成本低、体验佳、质量好的强大潜力。
在财富管理方面,截至6月末,邮储银行AUM(管理个人客户资产)达到16.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近万亿;中邮理财产品规模超过9,500亿元,以23%的增速居同业前列。
在金融市场方面,邮储银行自2023年2月推出“邮你同赢”平台以来,注册客户数超2,400家,实现银行、保险、证券等同业客户类型全覆盖,累计交易规模突破3.5万亿元,托管规模首次突破5万亿元。
胜马财经注意到,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邮储银行的投资利息收入702.31亿元,同比增加24.69亿元,增长3.64%,主要就是源自于该行聚焦打造金融市场差异化增长极,积极把握市场机遇,科学制定业务策略,金融机构债券、政府债券等金融投资平均余额增长所带动。换言之,五大差异化增长极已经切切实实的对邮储银行的经营带来的莫大的益处。
正如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业绩发布会上谈到的那样:“上半年邮储银行构建健康均衡的发展模式,不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在把目光投向经济所需、客户所愿的同时,持续打造独有的竞争优势,在“五大差异化增长极”的带动下,发展动能逐步强化。”
胜马财经认为,邮储银行通过精准识别市场缝隙与客户核心需求,成功实施了以“十大缝隙”为核心的战略,彰显了其在信贷供给侧改革中的前瞻性与灵活性。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中,该行不仅稳健实现了资产规模的扩张,还通过“五大差异化增长极”增强了竞争力,推动了量价险的均衡发展。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邮储银行注入了新的内生动力,也为其在行业中的持续领先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