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1经济网2024-04-02
4月2日,邮储银行在北京举办2023年业绩发布会。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姚红、副行长徐学明、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杜春野、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牛新庄、零售业务总监梁世栋等邮储银行高管出席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刘建军展望2024时表示:“总的来说,我们的目标是努力保持我们的息差水平优于同业。”
邮储银行高管层提出采取将更多信贷资源配置在五大差异化增长极上、调整储蓄代理费率等措施来保持邮储银行的净息差领先优势。
将更多信贷资源配置于五大差异化增长极
受市场利率下行、让利实体经济、负债端成本下降难等因素影响,银行业息差持续承压。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3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季度)》显示,截至2023年末,商业银行重要指标净息差下滑至1.69%,首次跌破1.7%关口。
在此背景下,邮储银行2023年全年实现利息净收入2818.03亿元,同比增加82.10亿元,增长3.00%。其中,规模增长带动利息净收入增加302.61亿元,利率变动导致利息净收入减少220.51亿元。净利息收益率和净利差分别为2.01%和1.99%。
刘建军表示,在银行业高度同质化的情况下,邮储银行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五大差异化增长极带来的经营成果。
据了解,五大差异化增长极是邮储银行根据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禀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制定的关键战略,分别指“三农”金融、小微金融、主动授信、财富管理、金融市场。
刘建军介绍,从资产端来看,首先,“两小”贷款创历史新高,小额贷款和小企业贷款分别增长2570亿元和1302亿元,在新增贷款当中的占比超过四成;其次,邮储银行按揭贷款增量居行业首位,结余2.34万亿,净增762亿;第三,消费贷款有效恢复;第四,零售信贷主动授信模式余额突破1500亿元等。从负债端看,邮储银行进一步巩固付息成本优势,确定价值存款口径,考核评价均按照价值存款管控,促使各分支机构将精力放在吸收做强价值存款上。同时,积极管控存款付息率。
刘建军表示,以上工作支撑邮储银行资产负债的良好表现和净息差优势。并称,2024年要把更多的信贷资源配置在五大差异化增长极上,保持贷款的适度增长。在负债端,巩固付息优势。通过强化财富管理、AUM的综合考核让客户留存更多活期存款,设法提高活期存款占比,并对中长期存款进行一定管控。
调整储蓄代理费率保持净息差领先优势
持续发力五大差异化增长极只是邮储银行巩固净息差优势的措施之一,此外,邮储银行已经着手新一轮储蓄代理费率调整准备工作。
邮储银行除自有营业网点开展商业银行业务外,还委托邮政集团及各省邮政公司利用其下设的经批准取得金融许可证的网点作为代理营业机构,代理部分商业银行业务,这种“自营+代理”是邮储银行独具特色的运营模式。
依托此模式,邮储银行实现了近4万个金融网点覆盖99%的县(市),服务个人客户超6.6亿户。其中县域地区的网点以代理为主,这些代理网点为邮储银行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深度下沉的客群,构建了邮储银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据了解,代理网点的收费依据邮储银行与邮政集团及各省邮政公司通过签订《代理营业机构委托代理银行业务框架协议》。储蓄代理费的定价调整分为主动调整和被动调整,邮银双方可根据实际经营需求等因素主动调整分档费率;同时根据邮银双方协议约定,在未来利率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将触发被动调整机制。
自2016年9月7日委托代理银行业务框架协议签署以来,邮储银行和邮政集团未曾主动调整储蓄代理费分档费率。时隔6年,2022年首次触发了被动调整,随之邮银双方及时地对代理费率进行了调整,同时还打出了AUM为纲和压降存款付息率的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
对于上轮调整的评价,徐学明表示,“去年代理费率同比下降3个BP,个人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9个BP,是六大行里唯一一个净息差保持在2%以上的银行,总的来看,上一次费率调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随着利率快速下行和同业净息差的快速收窄,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又着手进行了新一轮调整的准备工作。”徐学明表示,目前我们已经研究多种方法、进行多轮模拟测算,本次调整将坚持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商业可持续原则。要充分吸纳各方的意见,确保我们的定价科学、公允。二是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特别是要充分挖掘代理网点强大的资源禀赋优势,进而促进实现自营和代理“1+1>2”的效果。同时,希望通过科学的定价进一步推动存款结构优化,降低付息成本,稳住息差,保持净息差领先同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