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人事mini
9月27日,邮储银行公告,注册资本变更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该行注册资本由人民币约923.84亿元增加至人民币991.61亿元。这是2020年以来,邮储银行第三次注册资本变更。
半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国邮政集团为邮储银行控股股东,直接持股62.78%,2022年末这一比例为67.39%。
今年3月29日,邮储银行公告称,本行450亿元定增最终落地,中国移动全额包揽本行非公开发行的67.77亿股股票。完成发行后,中国移动成为邮储银行第三大股东,持股6.83%。
邮储银行前十大股东(截至 2023年6月30日)
此外,今年3月31日,工行原副行长郑国雨任邮政集团总经理。据媒体报道,郑国雨还将出任邮储银行董事长。
邮储银行此次人事变动,也有从大股东邮政集团调任的。
据银行人事汇总,本轮调整涉及邮储银行综合支撑、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等多个总行直属部门。
详情如下:
邮政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葛晓丽,拟任邮储银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总行信用审批部处长徐杰,任总行信用审批部副总经理;
人力资源部高管管理处处长李文遐,拟任数据中心副总经理;
党建工作部综合处处长李景辉,拟任办公室副总经理;
合肥基地处长王彪,任总务处副总经理。
此外,银行人事还了解到,邮储银行授信管理部处长袁媛,任中邮消费金融纪委书记。
据半年报介绍,中邮消费金融成立于2015年11月19日,注册资本人民币30亿元,邮储银行持股70.50%。截至2023年6月末,中邮消费金融总资产533.16亿元,净资产56.38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2.94亿元,实现净利润2.50亿元。
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邮储银行共有人员191,453人。其中,合同制员工176,300人(含控股子公司1,692人),劳务派遣用工15,153人。此外,邮储银行上半年应付职工薪酬202.47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73.12亿元,同比增长16.95%。
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员工费用285.19亿元,同比增加13.96亿元,增长5.15%,主要是本行持续深化人才开发与培养,打造核心人才竞争优势,人力资源投入增长。
在8月31日召开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行长刘建军介绍了邮储银行机制体制变革的相关举措。
一是人力配置更加优化,运营管理更加集中。人才配置从数量增长转向了人均效能提升,截至2023年6月末,邮储银行分行增员计划近60%优先投入到了人均EVA(经济增加值)较高的10家高效能分行。近3年间,全行销售类人员占比从不足27%提高到30%。
同时,人力资源配置也向核心业务进行倾斜。IT人员规模连续翻番,总行IT队伍从2016年的387人增长到目前的4400多人,全行科技队伍已经超过6500人。
二是加快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进程。这几年邮储银行通过校招、社招引进很多高素质人才,全行年龄结构、学历结构都发生很大变化。全行40岁及以下员工占比接近70%,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到84%,总行本部硕士及以上人员占比85%,总行的平均年龄34.6岁。
三是持续推动体制机制市场化改革,以组织变革来推动效能提升。邮储银行启动了二级分行机构改革,把二级分行打造成营销服务、开拓市场的主阵地。通过精简部门和优化人员配置,二级分行机关能释放约3600人,充实到业务和经营一线,目标是打造哑铃型组织架构。
四是建立了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邮储银行通过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激活组织活力,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强化刚性约束。要求管理人员既要完成经营目标业绩,也要达到综合考核的要求。加大绩效考核结果的强制分布,从去年9月到今年6月末,全行“下”的干部一共有34人。
刘建军强调,“未来我们将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起强大的内生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