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由钛金属加工而成。美国化学家亨特于1910年首次分离出了钛元素。钛的重量和铝相当,强度却是它的三倍,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军工和医疗器械等领域,被誉为21世纪金属材料。
钛合金除了强度高之外,价格也居高不下,远远高于铜、铝等材料,是名副其实的贵金属。但事实上钛在地壳中的储量丰富,为什么储量丰富的钛合金价格会如此昂贵?或许可以从有“中国钛谷”之称的陕西宝鸡找到答案。
“钛合金贵在哪?一是海绵钛的提炼,工艺比较复杂,成本也比较高;二是钛合金在后期的加工的时间长,成本高。”宝鸡市永盛泰钛业有限公司”(下称“永盛泰”)副总经理王朝星介绍,钛合金材料比较硬、不好加工,所以给人一种感觉,认为其成本非常的高,但从价值工程角度来讲,平均算下来用钢使用期限约5年,钛合金可以用20年。
作为技术顾问,从业多年的王朝星,对于钛合金是如何从一颗颗小小的海绵钛加工成产品的全过程如数家珍。
在加工车间里,王朝星拿着一块小石子大小的海绵钛进行展示。先把合金加到海绵钛堆里,经过混料、拌料,然后进行压制,就会压成一块113公斤的电极。压好的电极块装入真空焊枪,焊成一个电极柱,再一起放进熔炼炉中,经过6至8个小时的熔炼,就形成了半成品钛锭。
熔炼车间熔好的钛锭会被运到锻造车间中,经过加热、锻造和打磨,最终完成钛合金产品的锻造生产过程。最后,锻造完的半成品材料会进行冷却、抛光、打磨和精加工。至此,海绵钛完成了从原料到成品的蜕变。
钛合金产品主要用于哪些场景?王朝星以钛管举例,这一款产品主要用于法拉利车的弹簧(避震器)材料。另外还有空客公司机载设备(飞机)配套的蒙皮产品、军用飞机铆接件方面的零件,都大量运用了钛合金材料。
王朝星所在的永盛泰成立于1992年,是宝鸡当地集钛制品的研究开发、加工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陈炳豊于2008年加入永盛泰,这些年靠着自己和团队的努力,在宝鸡一众钛加工企业中杀出了一条血路。“最早的时候是从销售开始干起来,当时接触国外客户比较多一点,我们在交流过程中,感受到中国产品当时跟国外差距还是很大,我很想把这个产品做好,做到跟国外一样,这也是一种情怀。”谈起公司10年来的发展,陈炳豊感慨万千。
陈炳豊说:“其实永盛泰在最早的时候,发展还是挺难的,对新产品的开发也交了很多学费,真的就是从头到尾反反复复地学习,反反复复地实验,为了一个很简单的标准,我们可能会付出很多,但也是通过这样学习,我们一点点把技术给做实。”
据介绍,钛产业是宝鸡支柱产业,钛材生产加工量占全国的65%。宝鸡之所以能被称为“中国钛谷”,是因为产业化和集群化的优势,相关配套设施完善。
“宝鸡现在有600多家钛材加工企业,我们永盛泰应该属于前列的。”陈炳豊指出,永盛泰最早的时候,是以外贸为起家的,外贸占比达到80%。同时,永盛泰也是法国空客和美国通用电气的材料供应商,这两家企业对品控的要求很严,永盛泰的质量管控是敲开它们大门的关键。
“前几年公司发展最快的过程中,扩展太快了,资金链一度出现了问题。”回忆起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艰难时刻,陈炳豊谈到,当时正因为邮储银行,才渡过资金周转的难关。邮储银行的工作人员会经常询问是否遇到困难,并到公司来帮忙解决。在他们的帮助下,公司解决了燃眉之急。
作为战略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领域,钛合金行业近年来展现出良好发展态势。邮储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围绕该类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助力钛加工专精特新企业驶入“快车道”。
截止2023年6月末,邮储银行宝鸡分行涉钛企业310余户,贷款结余6.53亿元(含公司贷款),2023年上半年投放贷款3.11亿元。
展望未来,陈炳豊表示,“永盛泰现在在建新厂房,后期可能会建一条新的产线。现在宝鸡钛合金行业偏前端和粗加工,我希望把我们的产品更往下游延伸一点,通过技术、设备,来为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做出贡献。”
在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中,新材料工业作为一支重要力量,正以无限的激情和创新为整个产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在此过程中,不断涌现出的专精特新企业重新定义了产品性能、使用寿命和环境友好度,逐渐成为产业的中流砥柱。
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商业的成功,更是一种感人至深的情怀,一份为国家发展贡献的使命。中国制造的振兴之路,因此充满了更多的情感和温度,成为了鼓舞人心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