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保险行业转型仍在爬坡过坎阶段。整体而言,业内财险公司经营趋于稳健,寿险公司转型阵痛依旧持续,核心指标仍处低位。
老牌上市险企中国太保(601601.SH, 02601. HK)上半年经营情况与行业趋同。以旗下两大核心子公司为例,太保寿险“长航行动”二期全面启动下,净利呈现两位数下滑,新业务价值虽有较大涨幅依旧承压;太保财险净利体量和增速在财险老三家中“吊车尾”,综合成本率仍然高企。
01
净利下滑8.7%,寿险拖累明显
中国太保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保险集团,拥有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养老、健康、农业保险和资产管理等在内的保险全牌照。其中,太保寿险、太保财险分别为国内第三大人寿保险公司和第三大财产保险公司。
2023年上半年,中国太保实现营业收入1755.39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归母净利润183.32亿元,同比下降8.7%。
分业务模块来看,虽然寿险、财险业务的净利润均处于下滑趋势,但集团的业绩滑坡主要缘于核心子公司太保寿险拖累。
2023年上半年,太保寿险实现归母净利润140.23亿元,同比减少12.5%;太保财险实现归母净利40.41亿元,同比减少3.8%。太保寿险净利呈现两位数下滑则主要由于保险服务业绩及其他、投资业绩同比下滑所致。
同期,中国太保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340.64亿元,同比增长7.39%。其中,太保财险保险服务收入占比超6成,实现保险服务收入893.2亿元,同比增长15.1%。太保寿险实现保险服务收入428.65亿元,同比下滑6.5%。
偿付能力方面,中国太保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0%,同比减少16个百分点;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9%,同比减少18个百分点。
其中,太保寿险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7%,同比减少21个百分点;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2%,同比减少20个百分点。太保财险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8%,同比减少4个百分点;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46%,同比减少20个百分点。
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统计,2023年第二季度末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8%,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2.7%。财险公司、人身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24.6%、178.7%,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93.7%、106.5%。
不难发现,中国太保旗下两大核心子公司偿付能力均有所下滑,且太保财险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太保寿险偿付能力虽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下降幅度远快于财险。
2023年上半年,权益市场震荡,中国太保投资端承压。集团投资资产虽在增加,部分指标仍在下滑。
截至2023年6月末,中国太保投资资产21186.55亿元,同比增长8.29%。集团投资资产综合投资收益率为2.1%,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集团投资资产总投资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均为2.0%,分别同比减少0.1个百分点。
02
寿险新业务价值仍处低位
太保寿险作为中国太保核心子公司之一,为客户提供人身保险产品和服务,“长航行动”二期工程已全面启动,执行效果如何,引发关注。
2023年上半年,太保寿险实现规模保费1695.74亿元,同比增长2.5%。虽然近些年,经历了多次主动或被动的代理人队伍清虚,代理人渠道依旧是创造保费的基石。2023年上半年,太保寿险月均保险营销员21.9万人,同比减少近3成;期末保险营销员21.6万人,较上年末减少10.4%。
其中,除团险渠道保费同比减少10.5%降至137.33亿元,代理人渠道和银保渠道保费均有所提升,分别同比增长3.2%和7.7%,增至1335.37亿元和221.45亿元。
分业务类型来看,受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分红型保险规模保费434.15亿元,同比下降27.3%;万能型保险、税延养老保险、短期意外与健康保险规模保费则同比分别下降10.7%、2.6%、11.0%。相较而言,传统型保险则表现突出,规模保费同比增长近3成。
不过随着预定利率上限3.5%等传统寿险产品的停售以及监管对于银保“报行合一”要求,部分保险公司不合规产品纷纷下架,其中也不乏太保相关产品,后续太保寿险业务品质能否继续保持还是未知。
行业人士普遍表示,受此影响,保险公司保费很大可能会出现阶段性下滑。
这样的言论似乎也得到了验证。2023年8月,A股上市五大险企单月保费收入884.87亿元,较7月有所收窄,环比下降14.39%,较2022年同期下降1.87%。
从寿险业务核心指标来看,2023年上半年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73.61亿元,同比增长31.5%;寿险新业务价值率为13.4%,同比攀升2.7个百分点。其中,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3.32%,新业务价值占比同比下降12.97个百分点。
尽管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有较大幅度增长,但相较于2019年-2021年期间新业务价值动辄上百亿而言,目前仍处低位。
03
财险综合成本率偏高
中国太保主要通过太保财险、太平洋安信农险为客户提供财产保险产品和服务,太保财险作为财险业务的核心子公司,身处“财险老三家”之列。
从净利来看,2023年上半年“财险老三家”净利润呈现“两升一降”格局。其中,平安财险和人保财险净利分别为92.85亿元和192.3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4%和5%。仅太保财险净利同比减少3.8%,降至40.41亿元。
由此可见,太保财险无论净利体量还是增速均处“吊车尾”,与竞争对手仍有不小差距。
2023年上半年,太保财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37.03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机动车辆险保费同比增长4.4%,占比48.95%;非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4.1%,占比达51.6%,健康险、农险、责任险则分别同比增长26.3%、33.9%、35.1%。
同期,太保财险承保综合成本率为97.9%,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其中,承保综合费用率27.5%,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承保综合赔付率70.4%,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综合成本率作为衡量财险业盈利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准,综合成本率越低说明财险公司盈利能力越强。也正是由于综合成本率的上涨,压降太保财险承保利润,同比大幅下滑12.0%至18.38亿元。
究其原因,中国太保表示随着出行的恢复,车险出险率同比有所增加,承保综合赔付率同比上年有所上升,直接影响太保财险综合成本率的增长。
具体到险种,太保财险各险种普遍面临承保综合成本率较高的难题,均在95%以上。
其中,太保财险车险承保综合成本率为98.0%,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其中承保综合赔付率70.8%,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承保综合费用率27.2%,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非车险业务整体承保综合成本率97.9%,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农业险、责任险、企财险承保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8.1%、99.4%、95.3%。
但需要注意的是,健康险承保综合成本率已经超出100%盈亏线,高达101.2%,也正是过高的综合成本率,导致健康险承保利润为-99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