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被提出后,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日益完善,行业标准逐步落地。而保险业作为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一环,在助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6月11日,在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绿色金融平行论坛上,中国太保总裁傅帆表示:“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是金融企业践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保险通过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等核心功能,积极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是绿色金融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作为双碳目标的重要践行者,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早已嵌入中国太保的基因里。该公司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探索绿色保险,近年来更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ESG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制定了2023-2025年ESG发展规划等。
如今,中国太保绿色保险领域的实验成果涉及太保碳普惠、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等多方面。中国太保称,其将持续强化专业能力,努力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引领者,为全球低碳绿色发展贡献太保力量。
持续加码创新,推出行业首个碳普惠平台
碳金融是绿色金融的组成部分,是应对气候变化、服务低碳发展的重要机制,也是绿色金融的重要发展方向。在碳金融的发展过程中,险企通过产品及服务降低碳市场风险,为行业绿色转型与发展提供依托和保障。
6月11日,在碳博会上,中国太保旗下中国太保产险围绕太保碳普惠、服务清洁能源、助力绿色交通、践行大型活动碳中和、推进减污降碳、保护生态环境、金融企业低碳运行等方面展示中国太保在绿色保险领域的实践成果。其中,首次亮相碳博会的太保碳普惠平台格外引人注目。
太保碳普惠平台是国内保险业首个通过用户授权、单一用途的,对客户低碳减排行为进行测算和激励的碳普惠平台,是中国太保产险在碳金融生态领域的又一项重要保险创新。
据了解,太保碳普惠平台依托微信小程序开发构建,在获得用户授权的前提下,将用户内外部碳减排行为数据进行可信共享,基于科学的方法学算法和数据模型,量化用户的碳减排量和碳积分。其基本模式是:用户通过参与平台上的各类低碳场景获得碳积分,并利用获得的碳积分兑换各种低碳奖励,进而激励用户持续践行低碳行为。
太保碳普惠平台目前推出了绿色出行和绿色保险两个方面的八类场景,包括新能源车行驶、新能源车置换、行走、自助投保、自助报案、自助查勘、电子保单、电子发票等。后期,该平台还将持续围绕“人、车、生活”构建更多的低碳场景。
用户获得碳积分后如何进行兑换?据悉,用户在完成低碳任务获得碳积分后,可以在太保碳普惠平台的兑换专区兑换充电服务、陪驾服务等在内的新能源车特色服务,而该平台的兑换奖励也在不断扩充中。
太保碳普惠平台的搭建,拉近了中国太保和用户之间的距离,提升客户经营与践行社会责任有机黏合,将公司发展规划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驱动形成保险业的绿色低碳生态圈,实现了新时期的低碳转型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太保碳普惠平台的搭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推出碳普惠项目前,中国太保曾试行员工碳积分,推出了“碳险家”平台。碳普惠机制也是零碳办展理念的扩展,在服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等大会期间,中国太保就已进行“碳普惠”相关实践。
例如,2021年,中国太保产险创新设计开发“大型活动‘全面风险保障+碳中和’的综合解决方案”;2022年第五届进博会上,中国太保产险在2021年进博会期间采取的碳配额购买方式基础上,发布“零碳进博、零塑办博”的创新方案,全新引入“碳普惠”机制;同年,在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中国太保产险通过购买碳资产抵消中和、提供碳中和保险兜底中和的创新方式,确保会展碳排放全部中和,实现零碳物博目标等。
拉长时间来看,碳中和作为新型的环保方式在多年前的国际大会及体育赛事上就已颇受青睐,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2006年德国世界杯、2014年中国APEC北京峰会、2017年G20 杭州峰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活动也均实现了碳中和。相信在中国太保的示范效应下,碳资产价值将得到强化,碳市场机制作用将充分发挥,全民低碳意识将得以提升,我国碳普惠体系的建设也将更上一层楼。
践行ESG理念,绿色保险创新产品已近45款
近年来,中国太保全面践行ESG发展理念、深化产品服务创新,绿色已成为该公司发展的鲜明底色。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中国太保已然走在了行业发展的前列。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太保的“前”体现在该公司产品、服务、管理等多方面。
据悉,中国太保产险是财产保险行业首个明确提出可持续保险战略规划并体系化进行创新实践的公司,在服务清洁能源、助力绿色交通、推进减污降碳、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产品超120款,其中创新产品近45款。
以生态碳汇保险为例,中国太保产险在2022年推出一系列行业首创碳汇保险产品,在包头落地全国首单草原碳汇遥感指数保险,在厦门落地全国首单茶园农业碳汇保险,在广西探索全国首个单株碳汇“乡村振兴+碳普惠”模式等。截至2022年末,已为3.5亿亩各类林地提供2200亿元的风险保障。
此外,中国太保还推出了巨灾保险、清洁能源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截至2022年末,该公司累计向社会提供巨灾风险保障约7000亿元,累计为280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超2万亿元保障,累计为约7000家企业提供环责险保障超1.2万亿元等。
除产品端外,中国太保还在投资端、运营端等多个维度持续践行ESG理念。
绿色投资方面,中国太保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产业基金等形式,直接参与到清洁交通、清洁能源、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污染防治等绿色项目投资建设中。截至2022年末,累计绿色投资超过1500亿元。
企业低碳运行方面,中国太保产险于2022年10月启动低碳运行机制建设,首创建立了公司标志性重点资产“实物+财务+碳排放”一体化管理模式,碳指导税等降碳促进机制,并推进低碳运行配套技术平台建设,推动实现低碳运行的绿色和“四化”量化目标。
以“实物+财务+碳排放”一体化管理模式为例,中国太保针对碳排放相关的六大类标志性重点资产及运行,即车辆、职场、IT设备、重要小额固定资产(三农无人机、办公家具)、重要办公用品(复印纸张、硒鼓墨盒)、商务差旅和通勤,以降低碳排放为核心出发点,通过制度完善、流程规范、系统支撑、闭环跟踪、机制创新等手段在不同资产和运行的差异化组合运用。
在绿色倡导与公益方面,该公司自2020年来持续规划建设三江源公益林,共捐款3330万元,先后完成三期三江源公益林建设,共造林2000余亩,植树近12万株。针对水质保护方面,中国太保还创新推出了“水质无忧”保险,针对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治理费用这一痛点提供事前有预警、事后有赔付等环境风险管理服务。
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中国太保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2021年云南亚洲野象北迁引发广泛关注,而早在十多年前中国太保就已关注到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2009年,该公司开发了全球首款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连续十余年承保普洱地区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有效缓解野生动物保护与当地群众生产活动的矛盾,降低野生动物肇事对当地居民造成的损失。
2023年2月,中国太保还与中金公司签署了目标募集规模达100亿的绿碳科技基金合作协议,并同步发布了首份《应对气候变化报告》。
近几年,中国太保围绕着双碳目标,积极落实绿色发展战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过,ESG需要长期践行,只有将ESG融入到公司发展的长期战略中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早已深谙上述道理的中国太保,在2022年就已制定了未来三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太保《环境、社会及治理规划》(2023-2025)显示,公司将围绕应对气候变化、构建韧性社会、实施绿色运营、发展绿色金融、完善客户经营、保障员工发展等重要议题,持续完善公司治理架构,全面塑造可持续发展文化,推动形成与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相关利益方和谐共生、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提升公司ESG发展水平等。
傅帆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我们在坚定道路上的持续耕耘。”如今,坚定地以国家双碳目标为导向、聚焦研究创新、持续为经济增长和绿色发展贡献力量的中国太保,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或将开创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