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日,中国太保正式推出为期五年的“长航行动”,作为寿险转型的主要路径,秉持长期主义,擘画其在行业新发展格局中的全新蓝图。2022年1月,太保寿险开启以新基本法为基础的个险转型18个月路线图,目前已行至过半。
至今,中国太保“长航行动”进展如何,成效几何?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可以给出有力的证明,直观衡量其改革进度。
前三季度,中国太保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246.47亿元,同比增长7.7%,实现净利润202.72亿元,同比下降10.6%,较上半年23.1%的降幅明显收窄。从三季度单季来看,中国太保实现营业收入1053.06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净利润69.71亿元,同比增长29.5%。更为难得的是,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增速延续逐季向好趋势,三季度单季新业务价值增速已率先转正,表现亮眼。
“我们对寿险不是局部改变,而是蜕变式的变革。”太保寿险总经理、首席执行官蔡强在三季度业绩交流中表示,总的来看,中国太保“长航行动”转型已经初见成效。
队伍优增优育显成效,
寿险单季新业务价值增速转正
今年前三季度,太保寿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897.39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新保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0%;新业务价值增速延续逐季向好趋势,前三季度实现新业务价值75.48亿元,其中,三季度单季新业务价值增速率先由负转正,在头部寿险公司中,可谓表现亮眼。
在谈及业务表现时,蔡强坦率指出,今年1月1日起,太保寿险以新的基本法为驱动开启个险转型18个月路线图,系统化实施八大转型项目集,对寿险不是做局部的改变,而是做了一个全面性、根本性以及蜕变式的变革。
通过9个月的时间,太保寿险的“长航行动”有序落地,转型效果有所显现。数据显示,太保寿险队伍质态进一步优化,月均核心人力占比、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保险业务收入、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均同比提升。
队伍稳定、队伍质量提升也带来了业务品质的提升和改善,个人寿险客户13个月保单继续率达到88%,同比提升7.5个百分点,继续率、赔付率、费用率管理成效明显。
产品方面,太保寿险持续丰富产品供给,持续打造“产品+服务”金三角来满足客户需求,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作为衡量寿险业务的重要核心指标,太保寿险单季新业务价值的增速率先由负转正,主要得益于新基本法驱动了整个队伍的转变,大幅提高产能,总人力企稳。截止三季度末,太保寿险总人力25.4万人,其中核心人力占比达到近两年新高,同比增长7.2个百分点。据悉,下阶段太保寿险个险代理人队伍将继续加快职业化、专业化、数字化升级,驱动个人业务发展模式转变。
“总体而言,我们在业务方面,新单保费持续高速增长、单季新业务价值增速率先转正,趋势向好;队伍方面,队伍规模逐步企稳、队伍质量显著改善,优增优育初见成效;业务方面,业务品质大幅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渠道结构逐步改善。”蔡强总结,“可以说长航转型初见成效。”
不过,蔡强也强调,尽管目前太保寿险的转型初见成效,但整个转型过程是一个新旧模式的转换,需要长期的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逐步积累、逐渐加速的效果,当前业务改善并不意味着马上会出现“V”形反弹,而是更应期待“U”形的成效。
券商亦看好中国太保的长期发展,在经历前期调整相对困难的阶段后,会看到各种积极信号的不断涌现。瑞信发布研报称,由于加强了市场营销力度和低基数原因,中国太保新业务年化标保增长势头有望领先行业。同时,三季度太保寿险销售队伍下降速度放缓可能标志着公司队伍规模接近探底,一旦市场需求回升,更为稳定的销售队伍能够为强劲的业务反弹铺平道路。
聚焦价值银保,
未来将形成个险银保“双支柱”形态
作为寿险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多年来,银保渠道发展起伏,当前的银保大生态已与十年前完全不同,在联合的监管情况下,银行和保险公司面临着统一平台、统一合规、统一监管等情况,更多地专注客户需求,整体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银保渠道的再度启动,也成为太保寿险新保业务收入的驱动力,带动其业务强劲增长。前三季度,太保寿险银保渠道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20.56 亿元,同比增长827.9%,大幅领先行业,期缴占比逐季稳步提升。其中新保业务保费收入207.61亿元,同比增长1071%,续期业务保费收入12.95亿元,同比增长114.4%。
这也得益于太保寿险对该渠道的深入认识——“重回银保渠道,并不意味着走银保老路”。
相对个险渠道,银保渠道的经营要素更多,经营链条也更长、更复杂,既要满足客户的需求,也要兼顾银行的特点。
为此,太保寿险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银保”策略,打造全“芯”的业务模式,从客户和银行两个方面实现转型升级。从客户角度,建立与银行融合协同的分客群经营模式,满足银行客户多元化、一站式的高品质保险保障与服务需求。从银行渠道角度,遵循银行经营的基本规律,花力气深耕银行网点,使银保渠道成为公司多元赛道的重要构成、价值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我们觉得新银保是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对太保来讲,‘芯’银保模式是重要的战略支柱。既然要做重要战略支柱,那就不只是为了规模而规模,而是真正要创造价值。”蔡强表示,按照既定的策略,太保寿险第一季度重新启动银保,是有规模和趸交的资源支持来获得网点。获得网点之后,每一季度跟战略银行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可以看见,太保寿险期缴的规模、占比都有很快的成长,也领先同业。相信银保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增量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多元渠道亦是中国太保“长航行动”的重要内容,未来太保寿险将形成个险银保双支柱的形态,实现“两条腿跑步”。
太保产险承保盈利水平提升,
综合成本率持续改善
业绩方面,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太保实现归母净利润202.72亿元,同比下降10.6%,较上半年23.1%大幅收窄,从单季度来看,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了29.5%的正增长,取得了较好的表现。
业绩交流会上,中国太保总精算师、财务负责人张远瀚对前三季度净利润降幅收窄做出了解释。张远瀚表示,集团净利润降幅收窄主要有四大原因:首先是因为前三季度持续疫情影响,造成产寿险的赔付有一定延迟;其次,是因为中国太保加强成本管控,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由于去年三季度台风等灾害性天气较多,产险的综合成本率较高,今年三季度产险的承保利润和寿险的营业利润同比均有所提升;第三,今年外汇汇率的阶段性波动带来一定的利润贡献,拉动了前三季度利润降幅的收窄;另外,中国太保投资的长久期国债占比上升也带来税率的下降。
就产险业务来看,得益于业务品质管控,太保产险承保盈利水平取得较大提升。前三季度,太保产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38.85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车险业务收入717.08亿元,同比增长7.8%;非车险业务收入621.77 亿元,同比增长18.5%。综合成本率97.8%,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赔付率70.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综合费用率27.6%,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在投资业务方面,今年以来,A股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市场利率维持低位震荡。中国太保坚持基于负债特性保持大类资产配置基本稳定,坚持在战略资产配置的引领下积极配置长期固定资产,延展资产久期,同时灵活进行战术资产配置,把握市场机会。
截至三季度末,中国太保投资资产达19628.6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前三季度投资资产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4.1%,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4.1%,投资收益保持基本稳健。
“我们在权益投资方面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仍然坚持以大类资产配置为投资的基准,同时在比例上下一定的范围内变化”,张远瀚表示,“从整体的投资策略来说,我们将保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稳健投资的投资理念,加强对市场的分析,特别是加强对权益类资产的主动管理,积极把握结构性机会,在战略资产配置的引领下,灵活进行战术的资产配置,力争实现全年的各项的投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