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金融行业反腐工作仍在持续推进。近日,长沙银行因18项违法违规事实,被中国银保监会湖南监管局开出770万元罚单,并没收违法所得的8993.55元。
长沙银行本次被罚所涉及的18项违法事实,主要体现在贷款业务和理财业务违规方面,包括存在违规提供土地储备融资且接受地方政府兜底;贷款资金违规用于购地;违规向公立医院提供融资且接受地方政府兜底;违规向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形成不良;固定资产贷款三查未尽职形成风险且五级分类不准;违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理财投资管控不审慎;贴现资金管控不到位;向融资人转嫁押品评估费,以及监管数据报送存在质量等问题。
今年以来,长沙银行因违规行为已多次受到监管处罚,违法违规行为涉及大型融资项目、不良资产、资产贷款等多个方面。而此次遭受处罚的因由,让长沙银行资产质量的真实性备受质疑。这也不禁让业内疑惑,这家城商行“优等生”在内控管理方面,缘何漏洞百出?
客诉与罚单双高,内控管理漏洞百出
公开资料显示,长沙银行是湖南省最大的城商行,上市短短五年的时间资产规模已突破一万亿元,成为中部地区首家A股上市资产过万亿元的城市商业银行、A股第八家万亿级城市商业银行。
但就是这样一家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内控管理方面却当不起“优等生”的名号。不仅投诉量居城商行之首、频吃监管罚单,还屡次“踩雷”企业。
据银保监会网站公布的《中国银保监会湖南监管局办公室关于2022年辖内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2022年长沙银行以高达533件的投诉量,在城市商业银行(含民营银行)中位于榜首。
通报显示,2022年湖南城市商业银行投诉量中位数为68件。而长沙银行的投诉量超过中位数7倍,并且占该地区总投诉量的59.49%。其中,有332件投诉因为信用卡业务,占长沙银行投诉总量的62.29%;个人贷款业务投诉量有117件,占长沙银行投诉总量的21.95%;本/外币储蓄业务投诉量有38件,占长沙银行投诉总量的15.76%。
而据银保监会今年上半年披露的数据,长沙银行依旧凭借315件投诉量霸占湖南省内银行的榜首。其中,长沙银行有两项业务投诉量均排名第一,分别是信用卡业务和本/外币储蓄业务,贷款业务投诉量排名第二。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与长沙银行相关的投诉超过1000条,客户投诉内容大多为信用卡恶意催收、套路贷款、高额利息、无故冻结银行卡、无理由私自扣费等问题。
除了客户投诉量高居,长沙银行还因多重违法违规问题频吃监管罚单。
近日涉及“18宗罪”被罚770万元并非该行领到的首张罚单。早在今年年初,央行长沙中支披露了2023年的首批罚单,罚单名单里赫然出现长沙银行及旗下消费金融公司长银五八消金。
其中,长沙银行因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及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被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罚款80万元,并对相关负责人处以罚款。与此同时,长银五八消金也因存在未经同意查询个人信息的违法违规行为,被央行罚款75万元,两公司合计被罚155万元。
虽说如今银行吃罚单并非新鲜事,但细数长沙银行被罚原因,可以说是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了多次。
在此之前,长沙银行就曾因身份不明的开户申请人开立账户并提供账户身份信息验证服务、账户可疑交易监测不到位、线上正常开立的II类户中部分账户留存影像资料不完整等被处以警告并罚款80万元,还屡次因反洗钱而收到罚单。然而受罚后,长沙银行不仅没有效调整洗钱风险管理体系,反而评价自己:“洗钱风险管理体系运行平稳,洗钱风险整体可控。”
无独有偶,6月20日,因员工异常行为排查不到位,长沙银行收到一张40万元的罚单。过了三个月,该行又因未按规定进行执业登记和管理和未对销售过程关键环节以现场录音录像的方法予以记录,再度被罚。
对此有业内人士评价称,作为地区城商行,长沙银行的绝大部分业务都在湖南省内。在“大本营”客诉量居高不下、而且远超辖区内其他银行,2年来也并未有明显改善,可见该行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对客户服务的要求。而因违法违规频繁被罚,也反映出该行在内控管理方面问题比较明显。
贷款业务多次“踩雷”,资产质量仍有待提升
据长沙银行披露,截至2023年8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0097.56亿元,资产规模成功突破万亿元大关。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长沙银行业绩增速表现较好,资产规模迅速上涨。如今,长沙银行资产总额较2018年上市之初的5266.3亿元直接翻倍,实现了13.9%的高年复合增长。
从净息差方面来看,在17家城商行中,五年内净息差维持在2以上的银行有五家,分别为江苏银行、南京银行、长沙银行、贵阳银行和郑州银行。其中长沙银行2023年中报披露的净息差为2.34%,位居城商行的首位。
虽然净息差高有益于银行利润规模的稳定增长,今年第三季季度,长沙银行实现营收61.28亿元,同比微增1.57%;实现净利润为18.83亿元,同比增长6.37%,与去年同期相比营收、净利润增速已明显放缓。
虽然净息差、贷款减值损失等数据良好,但近年来贷款业务方面多次“踩雷”,导致长沙银行不良贷余额猛增,资产质量指标承压。
财报显示,2012年至2022年长沙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从3.51亿元到49.37亿元,十年上涨14倍。截至今年3季度末,长沙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至56.6亿元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长沙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由2012年的0.72%上升至2022年1.16%。
自2022年以来,长沙银行先后“踩雷”新华联石油、中国恒大及恒大汽车、金旺铋业等企业,这些企业分别逾期金额达2.65亿元、18.14亿元、9.10亿元。仅上述几家企业,长沙银行的涉险金额就达到了22.79亿元。
2023年,长沙银行又将新华联文旅和宜华健康诉至法院。其中,宜华健康逾期贷款本息约2.55亿元,其中本金近2亿元,拖欠利息计5479.4万元。这笔借款始于2019年,本于2021年6月底到期,宜华健康无力偿还。
此外,在2020年初,长沙银行望城支行向长沙铜官窑国际文旅开发公司”放贷4.1亿元,期限10年,双方就贷款偿还存争议。长沙银行望城支行起诉新联文旅,请求未偿还贷款立即到期,长沙铜官窑国际文旅开发公司立即偿还贷款本金4.1亿元及相关利息;抵押房产优先受偿等。
或许受上述遇险企业贷款逾期影响,长沙银行的信用减值损失也呈上升趋势。从2020年至2022年长沙银行信用减值损失从56.91亿元增至74.41亿元,同期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从57.19亿元增至74.56亿元,亦处于上升趋势,这些减值都已经超当年净利润规模。截至2023年9月末,长沙银行信用减值损失为63.01亿元,同比增长12.48%;资产减值损失则上升至63.02亿元。
从资产端看,近几年长沙银行一直保持着双位数的总资产增幅,可是近五年其核充率一直在8-10%之间徘徊,没有超于10%。截至三季度末,该行核充率为9.33%,相比去年末下滑了37bps。如果考虑到2.5%的逆周期资本要求,可见长沙银行的核充率表现并不优秀。
总的来说,虽然长沙银行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但内控管理水平和资产质量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风险控制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