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乡村振兴
优秀实践案例
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如期高质量完成了第一个“百年目标”,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作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为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事业中,众多上市公司扭住发展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总钥匙这一关键点,以地区资源禀赋和自身特点能力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摸索出了切实有效的上市公司帮扶模式,为脱贫地区拉动投资、促进就业,优化营商环境,引入市场化经营理念,带动产业发展壮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在各地上市公司协会的支持下,发布了《上市公司乡村振兴最佳实践案例》收录了111家上市公司在巩固脱贫攻坚和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好的经验和做法,期望通过《案例》的发布,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更加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做出更大的贡献。
积极响应全力施为
工行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深化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为深度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做好金融支持与综合服务,工商银行将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着力实现金融供给水平、绿色金融服务、融智服务效能、金融科技支撑、助农惠农能力等“五大提升”,推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行动举措,全力支持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
一、改善农民人居环境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人口数量多、农民单户散、污水收集难等原因,导致农村污水得不到妥善处理、水体环境不断恶化,对农民群众安全饮水造成巨大隐患。工商银行通过与政府联合,引入专业化经营公司,投入长期限的资金支持,有效解决污水治理领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以及缺乏专业化长效经营管理的难题。
“天津武清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是国内最大的农村污水处理项目之一,政府、社会资本方、工商银行共同出资,以项目建成后运营收入作为还款来源。该模式将资金回报率低的公共服务类项目,通过延长贷款年限的方法缓解每年的还款压力。以时间换空间,高效解决天津武清区农村污水处理和供水节水难题,使11万户农民受益,为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供了“工行方案”。
(一)从运行效率上看,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遴选社会资本方共同出资,并引入银行长期融资,缓解了政府短期内大规模集中投资压力,降低了财政负担,以时间换空间,使项目得以快速启动实施;运营方是一家致力于农业农村水资源专业化的民营企业,已发展为集节水灌溉材料研发、制造、销售与工程设计、施工、服务为一体的行业龙头企业,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拥有水利全行业设计乙级资质。“由专业公司干专业的事”,大幅提高了项目运营效率。
(二)从企业获益上看,政府根据项目建设投资、运营维护、融资成本及必要合理回报确定项目年化投资收益率为6%。另外,本项目上游供应商及建设总包公司均为运营方成员企业,从原料采购到项目建设产生的收益均纳入集团合并综合收益,收益可观。且项目采用政府付费方式,有政府信用背书,收益稳定。
(三)从农民获益上看,项目改善范围覆盖天津市武清区12个村庄配套污水管网工程、289个村庄污水处理及旱厕改水厕、道路恢复工程、配套电力工程等,解决了天津武清区301个自然村的污水处理和供水节水难题,使当地11万农民喝上放心水,大幅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
二、助力乡村治理提升
伴随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提上日程,如何监督为数众多的集体经济组织成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而农村三资管理涉及面广、项目多、管理难度大。针对农村集体资产家底不清、资产要素供需信息难以流通匹配、村务公开不够规范以及农民群体融资难等问题,工商银行自主研发推出向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乡村振兴管理部门、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民等三农全场景客户,免费提供涵盖党务、村务、政务、财务、金融服务的“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助力明晰农村产权、激活农村生产要素、促进资产增值保值。
“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一窗受理”方式,免费向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乡村振兴管理部门、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民等三农全场景客户,提供涵盖党务、村务、政务、财务、金融服务的“五位一体式”服务,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穿透。具体服务包括智慧党建、数字政务、阳光村务、三资管理、产权交易、惠农补贴管控、宅基地管理、普惠信贷、农产销售等,可较为全面地满足乡村数字化建设需求,实现综合金融服务“一触即达”,有效帮助数量众多的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农村集体资产。上线以来,工商银行已与18家省级农业农村厅签署“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战略合作协议,与610家市县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达成信息化合作,覆盖全国31个省、181个地市及8.3万个村集体。创新涉农信贷场景近60个、通过信贷资金支持农户1.5万户,融资余额近50亿元,在明晰农村产权、激活农村生产要素、促进资产增值保值、金融支持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贡献金融力量。
(一)从产权制度上看。针对农村集体资产家底不清、处置不当等问题,平台通过“AI+大数据”技术,搭建农村集体三资数据可视化系统和全链路的数据采集平台,辅助清产核资工作。全面摸清集体家底、界定成员资格、集体和个人产权归属,明晰“产(权)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的农村集体产权关系,协助政府部门建立阳光透明、触手可及的闭环监管体系,助力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二)从资产信息上看。针对农村资产要素供需信息难以流通匹配、土地流转价值估计偏离、签订合同缺乏有效规范等问题,平台通过省、市、县、乡、村五级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发布,为农户、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涉农企业等提供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农业生产设施设备使用权及农业类知识产权等农村产权交易和网络销售渠道,以数据驱动乡村高质量发展,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
(三)从村务运营上看。针对村务公开不规范、民主管理执行不到位、村级行政权力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平台围绕村民事项决议、村级账户流水、收入、支出、收付款合同等村务财务情况以及村民迁入迁出等信息,构建公开、透明的共建共治共享智慧政务体系。村集体可在平台上公开党务、村务、财务信息,接受村民和监管机构监督。同时,村民也可在平台上录入意见建议,供村集体施策参考,对于提高乡村施政的公平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四)从金融服务上看。针对农村贷款难、贷款贵、贷款繁的痛点问题,平台运用“农业大数据+金融科技”,建立数字尽调机制,开展涉农场景建设,即利用平台上农民群体的数字化信息为贷款投放提供数据支撑。根据农民群体不同场景融资需求,提供“信用+产权抵押+供应链”多样化融资产品,有效扩大普惠助农服务半径,打造新型农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服务延伸到农业产业链末端。
三、促进农业发展升级
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助推乡村振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迫在眉睫,但因前期建设投入成本较高、财政资金补贴有限,项目经济效益不明显、银行融资介入较难等问题,高标准农田建设往往面临资金缺口难题。江苏盐城市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作为江苏乃至全国的农业大市,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700万吨以上。与此同时,盐城市仍有很多地区存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分散经营,经营规模小、低产低效等问题,农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以及土地碎片化、种地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显突出。
工商银行践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积极支持国家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盐城当地龙头农业公司建设的50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有效解决建设资金缺口问题,助力盐城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该项目规划粮食种植总面积达50万亩,打造万亩以上现代化连锁农场30个左右,采取合伙制经营模式、引入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实现粮食种植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签约流转农田32.46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约16万亩,建立(连锁)家庭农场9个。一方面,在土地规模化经营改造过程中,农民可获得农业公司支付的土地租金收入,同时,通过雇佣农民进行生产劳作,带动农民获取务工收入;另一方面,通过亩产提升、品牌溢价为参与合伙经营的合伙人带来分红收益。该项目克服了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缺陷,通过(连锁)农场一体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提升品质和价格,增加农业供给及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为企业经营该项目带来分红收益。
(一)从项目运作上看。该项目租用50万亩农田经营权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并配备农事生产设备设施和应用物联网技术的自动管控终端。项目建设期2年,2020年规划建设20万亩、2021年建设30万亩,预计将全面打造30个面积为1-2万亩的现代化连锁农场,集中解决土地碎片化及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目前,项目已在盐城市建湖县上冈镇、亭湖区盐东镇等7个镇区选址并启动,所打造农田以种植水稻和小麦为主,按每年一季水稻、一季小麦进行轮作,一年两茬产出优质粮主要供国家收储,部分对外销售。
(二)从经营模式上看。农业公司下设30个连锁农场,实行“五统一分”合伙制经营模式。“五统”指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植保防治、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品牌销售,“一分”指各农场分别(连锁)运营,每个农场在农业公司的统一管理下设独立经营管理层,引入30个合伙人进行合伙加盟。合伙人与农业公司公司签订连锁合伙加盟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合伙人按约定标准向农业公司公司支付土地租赁费,同时,农业公司公司与合伙人按一定比例对农场盈利后的经营利润进行分红。已加盟的合伙人主要为农机/农经站的退休人员、有农场经营经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盐城境内临海及滨淮等国有农场的职工三大类人员。该模式下,一方面,通过规模经营,解决当前种植大户规模小、标准难统一、品质难保障、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等诸多现实问题,有效加快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并带动项目区农民就业及增收;另一方面,合伙人支付农田租金参与经营,与农业公司公司共担盈亏,提升了合伙人主人翁意识,更有助于降本增效。
(三)从资金保障上看,农业公司自筹项目资本金,工商银行独家为农业公司提供项目贷款,由控股股东龙头企业提供全额保证担保,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缺口问题。从项目盈利能力来看,根据项目可研报告,50万亩高标准农田全面建成投产后,每年预计可实现净利润超1亿元。以2022年为例,预计总经营收入13.86亿元;预计总成本费用12.78亿元,可实现净利润1.08亿元。产生的利润由农业公司公司与合伙人按合伙协议进行分红,农业公司公司所分得的利润即为本项目的主要偿债来源,偿债来源充足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