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国中铁(601390)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公司动态 | 控股股东--中国中铁“A+H”上市十五载,从“国内领先”迈向“世界一流”

http://www.chaguwang.cn  2022-12-19  中国中铁内幕信息

来源 :中铁信托2022-12-19

  十五年前,中国中铁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鼓励国有企业整体上市号召,于2007年发起设立并分别于当年12月3日和7日以国内首家“先A后H且H股定价高于A股定价”的创新发行模式登陆沪港两地资本市场,以破茧成蝶之势开启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2007年12月,中国中铁登陆沪港两地资本市场。

  十五年星霜荏苒,中国中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始终秉承“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积极围绕国家战略谋篇布局,在“交通强国”“制造强国”等诸多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勇当“开路先锋”,逐步成长为集设计咨询、工程建造、装备制造、特色地产、资产经营、资源利用、金融物贸、新兴业务于一体的综合型建筑产业集团,不断朝着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坚实前行,为中国国企改革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贡献了中铁智慧、中铁方案和中铁力量。

  

  中国中铁2022年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34位,较2007年的第342位上升308位;在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中连续9年获得A级、连续5个任期考核获得A级;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评价中连续14年获得A级(优秀)。

  栉风沐雨、勇于跨越,匠心铸造“世界一流综合型建筑产业集团”

  作为民族工业的先行者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开拓者,十五年来,中国中铁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跨越,中国中铁主要经济指标屡创新高。2021年,中国中铁营业总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704.2亿元,约是2007年的5倍,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4%;扣非净利润更是从2007年的不足9亿元,增长约29倍至26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7%;基本每股收益从2007年的0.24元增长到2021年的1.04元,约是2007年的4.4倍,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1.2%;新签订单从2007年的不足2500亿元至2021年末实现新签订单2.7万亿,约是2007年的10倍,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8.7%。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中铁营业总收入、扣非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新签订单分别为8481.8亿元、211.61亿元、0.87元、1.98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45%、9.48%、19%、35.2%,全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2020年7月1日,由中国中铁设计施工的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建成通车,标志着世界公铁两用斜拉桥主跨迈入“千米级”时代。

  十五年来,中国中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不断推动从承包商向“投资商+承包商+运营商”的转变。面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中国中铁精准发力,统筹承包经营与投资经营,积极创新商业模式、优化产业布局、做强全产业链品牌。巩固传统业务领先优势,将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三大领域锻造得更优更强,并在智能高铁、智能高速公路、智慧城市、长大桥梁、地下空间等方面,突破了一大批前沿关键技术,不断刷新以中国路、中国桥、中国隧、中国高铁、中国电气化、中国盾构等为代表的69类“中国纪录”和“中国名片”的新高度。与此同时,中国中铁积极开拓城市更新、水利水电、水务环保、清洁能源等“第二曲线”市场,布局转型升级新赛道,培育新兴业务板块增量。目前,中国中铁已有包括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水务环保、市政道路、产业园区、地下管廊等多种类型的基础设施项目进入运营期,中国中铁投建营一体化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1年12月3日,由中国中铁设计施工的中老铁路全线通车运营。

  十五年来,中国中铁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勇当“大国重器”技术策源地。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从2008年国产首台盾构机下线到如今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中铁盾构机研制事业走出了一条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逆袭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中铁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聚焦行业“卡脖子”难题,大力攻关、久久为功,不断向世界最大、世界最小、世界首台发起挑战,打破了无数个“不可能”,现如今隧道掘进机订单超过1500台,实现了盾构机产销量连续十年全国第一、连续五年世界第一,铸就了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名片。同时,中国中铁不断巩固在桥梁钢结构、钢索塔,铁路客运专线、高速铁路接触网器材等众多工业产品市场占据绝对的领先优势,自主研发了“简统化”接触网、智能牵引变压器、“贯通式同相供电系统”等科技产品,形成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高铁牵引供电系统技术体系;自主研制的模块化恒张力放线车、动态检测车等系列化施工装备,提升了轨道交通建设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十五年创新成果丰硕,累计荣获国家科技奖55项,其中特等奖2项;荣获中国专利奖25项,其中金奖2项、银奖2项;获奖总数在国内建筑央企排名首位;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7位,行业领军地位进一步稳固,科研攻坚能力进一步提升,企业总体科技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2020年5月,由中国中铁参与研制的首批国产化6米级盾构主轴承、减速机通过试验检测并顺利发布。

  十五年来,中国中铁牢牢把握“一带一路”机遇,打造全球建造新典范和国家形象新名片。作为中国铁路、桥梁、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轨道交通建造方面最先进技术水平的代表,中国中铁充分发挥自身全产业链优势,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打造了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亚吉铁路等重点工程,加快了中国铁路、中国城轨成套技术等中国标准“走出去”的步伐。通过推动海外经营体制改革,构建“一体两翼N驱”海外发展新阵型、“大区+国别+项目”海外经营管理新体系,加快了国际化发展步伐。如今,已为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在海外建成了一大批精品工程,铸就了亮丽的“中国建造”国家名片,“中国高铁”“中国大桥”“中国隧道”“中国装备”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国际知名品牌,为推动世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锐意进取、追求卓越,不断深化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从千亿到万亿,从国内领先到迈向世界一流。中国中铁始终与时偕行、怀揣改革进取之心,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症结上、在长期存在而久治不愈的复杂问题上、在严重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上,系统谋划、聚力攻坚、全力破局,激发并保持了充沛的发展活力。上市以来,中国中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市场变化,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圆满完成“三去一降一补”、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等改革任务,擘画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综合型建筑产业集团的改革蓝图,不断推动企业从由债务驱动发展向积累和创新驱动发展转化、由传统生产经营向资产经营和资本运营转化。

  

  中国中铁召开深化改革三年行动工作推进部署视频会议。

  十五年来,中国中铁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公司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中国中铁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全力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以《公司章程》为纲领的“1+5+N”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更加成熟。中国中铁积极探索国资央企上市公司的最佳公司治理实践,成为国资委监管的第一家圆满完成将党建工作纳入上市公司章程的境内外整体上市中央企业,相继在“双层董事会”模式、高管考核、董事会提案管理、授权管理、子公司治理、分拆上市、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面实践并总结出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案例,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和证券监管机构以及资本市场的认可和好评;多次走上国资委“国企改革讲堂”,为提高央企上市公司整体治理水平提供“中铁模式”和“中铁实践”。

  

  中国中铁公司治理经验与成效。

  十五年来,中国中铁持续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效能力。通过全产业链联动经营并举推动商业模式创新,项目群管理和专业化管理推动生产组织模式创新,大力加强三级工程公司建设,全面推行大商务管理,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效能力;通过组织机构变革,理顺“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工程公司”各管理层级功能定位,系统推进“瘦身健体”,压减管理层级,提升组织运行效率;通过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全面深入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试点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重塑二级单位和工程项目考核分配体系,强化以业绩贡献决定薪酬水平的导向,不同层级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13 家科技型企业实施岗位分红激励,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通过开展处僵治困及“压减”、亏损企业治理、清理处置低效无效资产等专项工作,实现优质发展资源向主责主业聚集,提高资产运营质量。

  

  中国中铁召开2022年大商务管理暨项目管理效益提升推进会。

  十五年来,中国中铁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主业突出、相关多元的发展战略成效显著。中国中铁充分发挥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着力向文旅、康养、TOD、会展等多业态、多产业、多功能一体的综合开发领域稳步拓展,以“地产+产业”模式投身城市群、都市圈建设,成功塑造了“中铁生态城”“中铁世博城”等产品品牌;通过“资源财政化”“资源换项目”和收购等方式,获得一批铜、钴、钼优质矿产资源项目,保有储量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矿山自产铜、钼产能已居国内同行业前列;坚持以服务内部金融需求为基础、以促进建筑主业发展为中心、以创造价值为导向,逐步构建了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类金融”机构服务体系,强化了“多元”对“主业”的反哺能力。稳妥利用市场化并购、内部重组、分拆上市等多种方式,围绕推动制造业“三个转变”重组工业板块并实现中铁工业上市,围绕水务环保和城市投资运营重组成立中国铁工投资,围绕新兴业务并购重组中铁水利院、中铁长江院、云南滇中引水等,围绕数字化转型新设中铁信科,围绕打造科创平台分拆高铁电气至科创板上市,持续提升了企业整体竞争力。

  

  中国铁工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揭牌。

  基于一系列改革管理创新举措,中国中铁先后斩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入选“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相继获得了“最佳企业管治”“最佳上市公司董事会”“最佳上市公司”等多项资本市场重要奖项;旗下子公司相继获得“管理提升标杆企业”、优秀“科改示范行动”、优秀“双百企业”等荣誉。从母公司到子公司再到具体项目,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体现了中国中铁优秀的治理能力和改革的发展活力。

  胸怀天下、彰显担当,全面建设“ESG治理”标杆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中国中铁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以成为ESG管治和披露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引领者为己任,致力构建科学、规范、系统、有效的ESG管治体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快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不断为社会创造和积累优质物质财富,为国内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作出了中铁贡献。

  

  中国中铁参建的嘉兴2号海上风电场。

  十五年来,中国中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全面践行央企初心使命。中国中铁坚持奉献精品工程、精良产品和精益服务,全面对接交通强国、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布局,投身京津冀、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推动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参与建成了京沪高铁、京广高铁、京张高铁、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等一批重点工程,拉动地方经济促进生产要素流通,为助力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中铁设计承建的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

  十五年来,中国中铁立足绿色低碳发展,生动践行“两山”理念。中国中铁高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旗帜,把绿色发展融入公司发展规划各方面,建立了以节能技术创新为支撑、以节能管理和能源资源利用为中心、以提升风险防范和污染应急响应能力为保障的工作体系,以技术创新推动节能减排,开展低碳技术研发、绿色施工科技攻关,注重地源热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开发应用,真正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至项目评估、规划、施工、运营的全过程,从根本上最大限度降低项目建设对生态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中国中铁还积极发挥资本优势,主动参与污水处理、海绵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等环保产业,统筹布局双碳领域、抢抓低碳经济机会,努力实现商业与环保的共赢,积极保卫蓝天碧水净土青山。

  

  中国中铁投资建设运营的唐山花海项目。

  十五年来,中国中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深入践行央企责任担当。中国中铁深度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助力国家精准扶贫,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一县一策,定点帮扶的3个贫困县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以教育帮扶“拔穷根”、就业帮扶“增收入”、产业帮扶“活源头”、消费帮扶“促致富”、文化帮扶“塑新风”的系统性方式,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中国中铁常态化组织志愿服务,积极主动参与抗震抗汛救灾和捐赠帮扶,在疫情最严重时期参与完成武汉火神山、雷神山以及吉林、上海等多地的抗疫用房援建工作,成为抗疫战场上的“最美逆行者”。

  

  中国中铁在云南省会泽县扶贫搬迁安置点捐资建设了3所幼儿园。

  中国中铁已经连续14年向境内外资本市场发布ESG暨社会责任报告,积极展示公司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所做的努力,并获得MSCI ESG评级B级,中指指数ESG评级AAA级,均为国内建筑与工程公司最高级。中国中铁也相应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入选“全球500绿色企业”“央企ESG先锋50指数”,ESG管理做法被评为“中国上市公司ESG优秀实践案例”。

  共创典范、共享价值,助力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2007年9月中国中铁由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独家发起设立,于当年12月3日和12月7日先后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以国内首例当年发起设立当年上市、“先A后H且H股定价高于A股定价”创新发行模式亮相沪港两地资本市场,昂首屹立在又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十五年来,中国中铁严格遵守国资监管和沪港两地证券监管要求,着力打造规范透明高效的央企上市公司形象。中国中铁不断探索国资监管与沪港两地证券监管政策在央企控股上市治理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尊重境内外股东的知情权,注重法定信息披露与自愿信息披露的结合,加强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与信息公开、新闻宣传的协调,不断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信息披露合规率始终保持100%;树立“立体投关”“大投关”理念,坚持全方位多渠道与境内外投资者保持沟通交流,主动将境内外证券监管的要求、资本市场不断完善的需求和广大投资者的诉求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之中,形成资本市场与企业管理者的良性互动,有效推动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上市以来,中国中铁所做的积极努力和探索也得到了境内外监管机构和资本市场的认可,连续14年在沪市上市公司年度评价中均为A级,投资者关系管理经验做法先后入选上海证券交易所A+H股、A股上市公司优秀案例,业绩说明会实践入选中国上市公司优秀实践案例,被评为亚洲区“最佳投资者关系企业”、连续多年获得《新财富》“最佳IR港股上市公司”等奖项。

  

  中国中铁荣获的部分荣誉展示。

  十五年来,中国中铁高度重视市值表现并不断挖掘多层次资本市场机会,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IPO、资产重组、并购、分拆上市等方式,构建了中国中铁境内外主板、深交所创业板和上交所科创板的多层次融资平台;通过将“股价变动率”纳入董事会对高管考核指标、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引导和激励高管层和全公司骨干关注股价表现、提振为股东创效热情;通过IPO、定向增发、并购配套募资、市场化债转股、发行境内外债券等方式累计获得750亿元权益性融资和近1000亿元境内外低成本债券融资,优化了企业资产结构,为中国中铁的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保障。与此同时,中国中铁致力将每一个资本运作项目打造为“精品工程”,一定程度提振了证券监管诸多新政的落地效果,也为中国资本市场贡献了多个经典案例,为其他上市公司提供了有益借鉴。2015年定向增发和2019年完成的市场化债转股两个项目先后获得了《新财富》“年度最佳再融资项目”奖, 2017年完成的中国中铁工业板块与中铁二局资产重组并配套融资项目获得《新财富》“最佳资本运作奖”;2021年完成的高铁电气分拆至科创板上市项目,成为科创板新股发行定价新规第一股,中央企业分拆上市第二单,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了新路径。

  

  2021年10月,高铁电气在科创板上市。

  十五年来,中国中铁不断提升盈利水平,与境内外广大投资者充分分享中国中铁发展红利。中国中铁始终将“为股东提供投资回报”视为上市公司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不断完善利润分配政策和股东回报机制,在持续提升经营效益的同时回馈广大投资者。自2009年度开始坚持每年实施现金分红,现金分红比例不断提升,现金分红额度伴随企业的盈利水平提升不断提高;上市以来累计向股东派发现金红利超300亿元,现金分红绝对额由2009年度的13.5亿元提升至2021年度的48.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1.2%;2021年度A股和H股股东的股息率分别达到3.44%和6%,向境内外资本市场彰显了企业的投资价值,也为中国资本市场倡导和构建价值投资体系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0年12月26日,由中国中铁设计施工的我国首座跨海公铁两用桥、世界最长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投入使用。

  新征程勇担新使命,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部署,系统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使命在肩的中国中铁,将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赋予国企新的战略定位,继续弘扬开路先锋精神,厚植爱党爱国爱企情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不断加快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努力以科技创新缔造更多“大国重器”、以治理现代化推动更优价值创造、以高质量发展擦亮更强中国品牌,为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积极实践,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