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金融界2024-09-21
9月21日,在北京文化论坛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上,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就文化出席并发表演讲。他认为,文化的创新与未来,是新业态、新场景,也是新质生产力。
文化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
霍学文指出,文化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金融创新点燃了“新动能”。
从技术层面看,文化产业拓展新质生产力“新空间”。近年来,文化产业成为人工智能、AR/VR、大数据等前沿数字技术应用的“试验场”,“产学研用”在文化场景中实现深度融合和价值闭环。未来,文化服务需求的升级和文化消费市场的增长,将持续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潜力释放。
从产业层面看,新质生产力开辟文化繁荣“新路径”。数字出版、可穿戴设备等新质生产力赋能下的文化新业态,成为文化产业中增长最快、最为活跃的领域。最近,《黑神话·悟空》在全球出版界再次印证了新质生产力的魅力和影响力,这也将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从金融层面看,文化与新质生产力融合指引文化金融“新方向”。文化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文化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支撑。文化金融服务文化新质生产力,既是优化客群,也是培育高质量客户群体的内生需要,金融机构离不开客户,离不开客群,客群在哪儿,金融服务就在哪儿。因此,文化优质客群也将为未来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价值创造空间。
二、顺势而为,打造“新模式”
霍学文介绍,北京银行主动拥抱文化产业变革浪潮,在“抓变量、扩增量、活存量”中,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
一是抓住“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文化新质生产力表现为先进技术在文化领域的新应用、新质态,北京银行围绕专精特新这一科技创新的关键群体重点发力,坚定不移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
二是扩大“人才赋能”的最大增量。文化人才是文化产业的最大资产,高质量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北京银行深耕人才金融,打造“成就人才梦想的银行”,针对文化领军人才和文化专业人才,定制一揽子专属金融服务。
三是激活“文化金融”的优势存量。北京银行是国内最早实现文化产业系统化服务的金融机构之一,目前已经打造了“文化领军贷”“剧影e贷”“文旅e贷”等多款文化金融服务专属产品,北京地区文化金融市场份额位居前列。
三、向“新”而行,提“质”升级
文化金融是北京银行鲜明的特色品牌,将“做金融圈的文化人、文化圈的金融人”。霍学文表示,北京银行将坚定以服务文化新质生产力为目标、为方向,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一是以“文化初心”陪伴企业“每一步”。当前,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推动了文化创新技术矩阵,对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北京银行将以发展眼光挖掘文化价值,为企业提供针对性、成长性、陪伴式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二是以“投行思维”提升金融“匹配度”。面对文化新质生产力技术壁垒、专业壁垒,北京银行将坚持以投行驱动作为破题之策,推动股债联动等服务和产品创新。今天,北京银行将在现场发布“添翼计划”股债联动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按企业成长阶段与VC/PE机构、文化产业基金创新联动,助力文化企业展翼飞翔。
三是以“生态聚合”打造文化“朋友圈”。北京银行建构了“三位一体”,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机制:一是构建起文化金融创客中心;二是搭建起文化企业客户间的市场;三是建构起文化创客生态联盟。
霍学文表示,通过共建文化朋友圈、广交文化合伙人,以文化场景串联北京银行儿童金融、成长金融、创业金融、家庭金融、财富金融、养老金融,让文化始终伴随着每一个人,伴随着人的全生命周期的成长。